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整个先秦名辩逻辑的发展为背景,比较具体地探讨了先秦儒家在名辩思想特别在正名方面提出的理论见解及其贡献,并分析了先秦儒家未能在正名和名辩方面全面继承、发展名家和墨家逻辑思想成果的缘由。文章认为,孔子是儒家正名思想的开拓者,他最先揭示了名实必须一致的正名原则,突出了“思”的作用,提出了“举一反三”、“能近取譬”等推类方法。孟子也承认自己“好辩”,但又对名辩采取否定态度,因而很少有所建树。荀子是儒家正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正名思想,而且在某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名家和墨家的正名学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正名逻辑体系。其中尤以“制名之枢要”最具有创见的理论价值。文章最后指出,先秦儒家虽然为开拓我国古代的正名逻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终因坚持排斥名墨的错误立场,未能对名家和墨家在名辩学说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作出全面的继承,特别在命题和推理形式方面显得极为薄弱和不足,未能使先秦的名辩学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亚琼 《管子学刊》2016,(2):106-109
郭店楚简的圣人观处于孔子、孟子之间的过渡阶段。孔子推崇圣人而强调难以企及;郭店楚简首提圣人之性,指出圣人通过道德修养,正身而治世,能得以实现圣人之道;孟子降低了圣的高远性却广开了成圣之门。先秦儒家从孔子郭店楚简再到孟子,其圣人观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对社会生活领域内的不同角色提出了相应的伦理规范,并规定了人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应当履行的角色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角色伦理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角色伦理治理思想,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立场为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提供了形上学的依据。孟子的"亲亲"、"仁民"和"爱物"展示了儒家角色伦理治理由血缘家庭、国家、社会再逐步推衍到自然界的基本逻辑进路。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为先秦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指明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群己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从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荀子的"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都表明先秦儒者更加重视群体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就忽视个体生命以及个体利益,儒家实际上认为个体和群体在最终的利益和价值上应当是合一的。这样一种群己观,在与西方社群主义群己观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凸显出其理论特质,并呈现出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家名实论在先秦"名实之辩"的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先秦名实思想的第三种来源。道家的老子、庄子开创了先秦名实思想的另一理路,而黄老道家既吸收了法家政治之"刑名",又受到老庄开创的名实论的影响。道家既创立了作为根本之实的道作为政治与形名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弥补了儒家名实论的理论缺陷,影响了名家与法家,又站在道的高度反思、批判了"名"的作用,对名家的名实论进行驳难,从而在先秦名实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刘玉宇  任远 《现代哲学》2012,(3):108-114
公孙龙的《白马论》无论在汉语文献还是在西方汉学研究中都有丰富的诠释传统。本文意在指出白马论的要点不是逻辑学或本体论问题而是语义学问题,并结合先秦时期正名之争的大背景,试图论证《白马论》的名实观表明公孙龙运用了与西方柏拉图式概念不同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践形"观是其道德哲学的末端,更是其最高体现。在先秦身心观发展的背景下,孟子从个体内在最深层的"工夫"着手,层层扩充展开,得出内在道德达到一定程度会充斥于形相,表现出特定气度的结论。同时,孟子的"践形"观在后世也得到不断的阐释与发展,并在美学意义上建构起美的典型形象,促进了新的美学范畴的生发。  相似文献   

8.
孔子"正名"说虽然是为解决政治问题而提出的,但是,其伦理意义却更为突出,因为在"名"的客观的形态中承载着德性对于事物的规定。因此,表面上看,"正名"是要求事物名实一致,但归根结底是要求心意纯正。因为只有心意纯正才能真正充实事物之"名",也就是说,欲"正名"须先"正心"。在此理论基础上,所谓的"正名"既要求对事物之名进行内涵上的厘定,也要求仁心通过"成物"的过程贯注于伦理生活。所以,"正名"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德性生命自然且自由地呈现。  相似文献   

9.
<正> 孔门弟子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孔子死后儒家的分化是先秦儒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孔子与孟子间一个世纪儒学发展的空白,而且对探讨孟子和荀子为什么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孔子思想加以深化是有意义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孔门弟子发生思想分化,才有后来孟、荀从不同角度对孔子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语育哲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对先秦哲学中的语言哲学所关涉到的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研究,看先秦部分思想家考察了汉语言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为我们反思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孟子弘扬的儒家,不太涉及"公平"、"平等"这类权利观念。《论语·季氏篇》有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按,孔子这段话,是就季氏已占有鲁国二分之一的领土,还想伐取属于鲁国辅臣的颛臾的一小块土地而提出的批评。但因为孔子提升到"有国有家者"的普遍意义上说,也常被指认为孔子有"均贫富"(2)的思想。即便如此,孔子也只是对施政者提出的要求,无关乎个人的权利问题。孔子、孟子都不太有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孟子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人学,而且将孔子的“为己”之学发展为“自为”之学。由于孟子把人视作为自为的主体,因而把不为孔子重视的心的地位突出出来。张岱年先生指出;“孔墨老都没有论心的话,第一个注重心的哲学家,当说是孟子。”(《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页)张先生的话可谓卓识,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确实是孟子最先提出关于心的学说。“自为”之学和心说的提出,是孟子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一、从孔子的“为己”之学到孟子的“自为”之学儒学是在一种…  相似文献   

13.
有关孔子与《尚书》的关系,传统学者认为关系密切,而现代学者曾受疑古思潮影响,否认传统的看法。当代学者运用双重考据法,认为两者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就先秦汉代儒家典籍《礼记》《尚书大传》《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孔丛子》有关孔子论《书》的一些内容,从三方面(论"高宗梁闇,三年不言"、《高宗肜日》"德之有报之疾"说、孔子阐发《吕刑》篇礼刑观)论述先秦汉代儒家心中的孔子的思想、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阐发,由此可见儒家内部思想的发展与差异。这在儒家阐释史上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名学说中的意义理论周云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中国古代逻辑曾被称作“名学”、“辩学”或“名辩学”等。其实,所谓的“名学”也只限于指中国古代的正名之学或名实之学(正名学),“辩学”才主要是指推理论证之学(论辩学),合正名学和论辩学而称“名辩学”,包含并代表了中国古代逻辑的全部理论和学说。正名学乃是整个名辩学的基础。无可否认,当代语言哲学及其意义理论是20世纪初才开始提出和创立的,因此无论在西方的古代还是在中国的古代,都还不可能有专门的语言哲学,更不可能有专门的意义理论或语义理论,自然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15.
子思与《易》有关。对易学"卜筮"知识、《周易》古经和《易传》,子思都学习而熟知。更值得注意的是,子思作《易》,其著作即帛书《衷》篇。在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中道"思想传承中,子思最能体会"中道"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故一方面从形而上层面阐发"中道",而作《中庸》;另一方面在孔子所开创的经学易学上,凸显孔子所"观"、所新诠的易学"中道",专门辑录孔子有关"中道"的论述,而作《衷》篇。子思在先秦儒家易学传承中应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子的逻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对逻辑问题进行自觉考察的一位学者,他提出的一些逻辑思想,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他对正名论和思维方法的提倡。自孔子提出正名论以后,先秦各派学者尽管立场观点不同,但几乎无不谈论正名。战国晚期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集其大成,建立了全面系统的正名论逻辑体系。孔子的逻辑思想同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和整理、研究、传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始于孔子对道家学派和儒家自身的批评;孔子也批评了早期法家、名家和"小说家"的某些思想因素。孔门"七十子"及其弟子的学术批评,基本发生在儒家内部,其中以子游、子夏、子张间的学术批评和世硕、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相与论性情,"皆言性有善有恶",影响最大。战国中后期儒家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除孟子对杨、墨和荀子对"十二子"的激烈批评之外,对诸子学派最著名的学术批评,是孔子七世孙孔穿对名家公孙龙的批评和孔子九世孙孔鲋及儒者董无心的"诘墨"等。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反映了原始儒家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一老子朴素辩证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关系老子是春秋末年楚国人,他与孔子,少正卯,邓析等大概都是同时,并且与他俩在关于名实问题上也有过论争。孔子特别向老子问过“礼制”的名实问题。据庄子天运篇说:老子与孔子还论过“道”的问题,老子认为“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他告诉孔子说“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这话与孔子所说的“君子疾殁世而名不称焉”的名实观念,恰是相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杨朝明 《管子学刊》2011,(3):34-39,2
孟子对孔子之道的把握和继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对孔子与《春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孟子深受子恩思想影响,而子思则受孔子、曾子思想影响殊深。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言必称尧舜”。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建立在总结历史与反恩现实的基础上。孔子作《春秋》,深蕴了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孟子进而表彰、称颂之,表现了他与孔子之间一脉相承的特性。孟子的《春秋》观,关乎儒家“道脉”。  相似文献   

20.
从根本上讲,孔子思想学说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存在的生命哲学.“天命”观、仁论、政治一文明史观、正名知言说是支撑起孔子生命哲学大厦的四大支柱.孔子“天命”观把人的政治生命活动和政治生命存在作为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存在最高的和理想的形式.孔子仁论探讨了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本质上的分裂性和辩证地复归于整全的可能性,仁本身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存在既分裂又统一的矛盾性特征.以“文质彬彬”为理想社会目标的政治一文明史观,是孔子“天命”观和仁论的中介,也是使二者成为可能的历史一现实基础.孔子从人的政治生命活动和政治生命存在现实中经验到和体悟到的、并且理性抽象而来的正名知言说,是孔子生命哲学的归宿,并且使孔子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高度重视语言对于存在的意义的哲学家.对《论语》中孔子言语的理解,关键在于解读者个人的本己性体悟,引经据典式的解读不能激活孔子生命哲学、从而使其具有此在当下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