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本是树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村民相信,每一棵树都是有灵魂的,护佑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这里的孩子一出生,立即由父母亲为他种一棵树。今后,这棵树就与他不离不弃,一起变老。当这个人死了,村人就把这棵树砍下,小心翼翼地取其中段剖成4瓣,保留树皮,裹着遗体埋在密林  相似文献   

2.
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那棵树被青青的嫩芽所覆盖,充满了希望;那棵树繁花似锦,芳香四溢;那棵树果实累累,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其实,以上描述的"那棵树",本是同一棵树,只不过是同一棵树在四个季节中所表现的四种不同的景象罢了。  相似文献   

3.
和自己相遇     
<正>像孩子似的肆意涂鸦撒野,是成年人难得的机会。有幸参与严文华老师的涂鸦技术工作坊,我选取了感受深刻的几幅画与大家分享。姓名涂鸦——自我介绍在严老师的引导下,画一棵树来代表自己的名字。一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具体想要画的树的形象,只是用我最喜欢的颜色天空蓝跟随感觉涂抹出一些圆弧形线条,  相似文献   

4.
一棵树     
当一棵树来到这世上的时候,没有啼哭,也没人替它欢喜。它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温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内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一棵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种执拗的安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种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转变的因素相当复杂,但归纳起来,他们大约受到下列几种外在压力的影响:一、成就的追求:做父母的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就超过别人,或可以此炫耀人前。所以有些父母便送孩子去学琴棋书画、电脑或运动。却不了解他们本身的性向和志趣到底是什么?为不使父母脸上无光,孩子不断勉强自己去追求虚名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条宽阔的河里住着一头犀牛,它的不远处长着一棵高大的树,附近只有这一棵树,犀牛在这里生活得很自在。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只小鸟,在这棵树上安了家。小鸟在高高的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自由地飞来飞去,这让犀牛非常妒忌,再没心思做别的事了。它每天都抱怨自己是一头笨犀牛,一寸也飞不起来。小鸟  相似文献   

7.
一、要做什么 1、如果需要和可能的话,大量躯体接触:对孩子,此阶段,在这种情境下(仅限休克、急性反应期——在重大事件中,在几秒钟后或几小时内数月内),毫不犹豫地躯体接触。但如果孩子有拒绝,不要勉强。  相似文献   

8.
一生有过不少的梦想。上个世纪的 50年代,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的梦想。自我退休后领着孩子做个小买卖,还种着几亩责任田,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住上了新房子,装上了电灯电话,孩子们还配上了手机,有点事都  相似文献   

9.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养了一群鸽子,他定时给它们喂食。一只鸽子有几次正做逆时针旋转时,恰好碰上斯金纳来喂食。后来,斯金纳发现这只鸽子总在不停地逆时针旋转,好像发疯了似的。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不少的儿童具有像那只鸽子一样的不当行为。比如有个4岁的男孩半夜总要醒来并且大哭大闹;有的孩子非常挑食,只吃一两种菜肴;有的孩子对父母总是大  相似文献   

10.
友从故乡归来,闷闷不乐,问之,他说老家村庄的一棵古树被村里人卖了。他从小在这棵树下长大,对这棵树很有感情。现在这棵树没了,总感觉内心失落落的,故乡不再是完整的故乡了。我理解他对这棵树的感情。如果说故乡是他储存童年、少年记忆的仓库,那么这棵树,就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这个仓库的门。  相似文献   

11.
葛蕤 《天风》2007,(18):6-8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叫"彼得·潘"的现象。这种现象讲的是有的人不愿意长大、拒绝长大。这个名叫彼得·潘的孩子,是苏格兰作家,在1904年所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主人翁,他是个健健康康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觉得做小孩子真好,于是  相似文献   

12.
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幼儿画的非常整齐。第二组画的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像一棵树。第一组作品是孩子在教师示范下一步一步画的,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性”;第二组作品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孩子心中的树,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然而,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追求更有把握的顺利开展活动,会因“求稳”而采用前一种教法,但这样处理后又常常会感到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这天是星期六,是玛撤盼望已久的星期六,因为她爸爸答应这天带她去电影院看罗伊&#183;罗杰斯的新电影。可是,道格尔家院子里的一棵树被风刮倒了。道格尔请我丈夫去帮忙清理那棵树,并答应把那棵树送给我们。而我们冬天需要木柴,因此,我丈夫一大早就去他家砍树了。玛撒得知这个情况后,就变得担心起来。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也没顾得上安慰她。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曾经讲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某天她替朋友的孩子做心理咨询。这是一个被父母称为"极度叛逆、脾气暴躁"的来访者。孩子来后,便东拉西扯地聊网络、生活中的琐事。在整个过程中,毕淑敏只是简单"嗯,是"地回应,有时点头表示同意。可是经过后来几次这样"简单"的咨询后,孩子就变得懂事了,有耐心了,成绩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15.
乡间的草帽     
正草帽是田野里的花朵,从春末一直盛开到秋初。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到底盛开着多少草帽,没人能说得清楚。夏天万物繁盛,庄稼贪长,地里的活也就特别多。艳阳高照,农人们照样忙碌,草帽是遮挡阳光的必需品,谁也离不了。有时候带着幼小的孩子下地,孩子玩累睡着了,帽子就盖在孩子的脸上,挡阳光,也挡蚊虫。田间地头,绿油油的草丛间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儿,孩子躺在花香里,微风轻拂,几只蝴蝶围着熟睡的孩子翩翩起舞。在乡下,哪个孩子没有在草帽的遮挡下做过甜美的梦呢?  相似文献   

16.
黄书通 《天风》2003,(5):52-53
小安与小蝶忐忑不安地在每棵树下轮流巡察,不停地从一棵树跑到另一棵树,要观看查究是否每棵树都受到传染和损害,果然不出所料——  相似文献   

17.
正从前,有三棵树,它们都有各自的梦想。第一棵树想成为一只聚宝盒,里面装着金银珠宝等世界上一切珍贵的东西。第二棵树想成为一只雄伟的大船,上面载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第三棵树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一棵树,这样没有哪一棵树能比它离上帝更近。许多年过去了,来了一群伐木工。第一棵树被砍倒,伐木工说:"这棵树看上去很结实,我  相似文献   

18.
他侧耳而听     
《天风》2020,(8)
正读神学前,我在学校里做了几年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那时每到课间我就坐在教室里,常常有孩子围着我讲述他们的故事,尤其是七八岁的孩子,诉说的愿望特别强烈。"老师,我掉了一颗牙!"同时可爱地露出小豁牙给我看。"老师,我今天穿了新裙子!"然后转个圈儿展示她的新裙子给我看。"老师,周末我爸爸要带我去科技馆!"……有时候我会回应几句,有时候我只需要停下改作业  相似文献   

19.
寓言二则     
1、枯树一条清清的河从绿绿的草原中间静静地流过,河边稀稀疏疏地长着几棵树,树下的草地却是青翠欲滴。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有了世界就有了爱,这爱是一种天性,是天主赋予受造物的一种本能。人类中凡是做母亲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以致于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保全他们;凡是做孩子的也都给母亲一个回报;世间臻于爱的最高境界的,就是我们人的母子之爱。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描写曾子与其母的故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