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中,有这样几句话:"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寒头暖足,补虚泻实,这是中医临床治病的重要原则,也是历代养生保健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寒头与暖足虽然在古医书中分别有所涉及,但是真正将"寒头暖足"四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立论者则是马王堆帛书的首创.此一命题的提出,无论在临床治病或摄生保养等方面,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病证关系的科学反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临床学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因证确定治疗方法 ,随证变化加减方药。正是由此原则 ,中医学才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之说。治病强调“证” ,选择治法和遣方用药必须以“证”为依据 ,这是中医学的鲜明特点 ,它有很大的灵活性 ,适用范围几乎不受限制。然而 ,这一临床原则是否完全符合临床实际 ,能否切中疾病本质呢 ?危害人类健康的是各种疾病 ,而任何疾病都必有致病原因和病理 ,治疗为什么不直接针对疾病原因和病理 ,却强调“证”的表现呢 ?病和证究竟是什么关系 ,怎样处理这一关系才能符合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心理疗法起源于我国古代,它的指导思想是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人体生命整体观”,所以,古人提出的“上医医心,中医医形,下医医病”是符合治病求本原则的。一、怒胜忧思法  相似文献   

4.
据说,有位大师有“运气帷幄,治病千里”奇功——他可以通过自己强大无比的意念,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病人治病。而且居然能“意到病除”,也不管患者患的是什么顽疾绝症。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是“心理按摩”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奇效。什么是“心理按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手法”,对那些出现“心理疲劳”、“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暗示、开导、说服和矫正,以让其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西方法学理论中有个极重要的提法,叫“热炉原则”。 其意主要有二,一是烧得通红的炉子总能让人一目了然,正如一目了然的法律条款,这叫“示警在先”!二是谁碰到热炉谁就会立刻受到惩罚,这叫“决不宽容”!自然,根据这个“热炉原则”,一切犯法者皆被视为“有意”,也“理  相似文献   

6.
“门徒会”借用圣经上的话“祈求就得着”,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针对一些地方人们无钱治病, “门徒会”宣扬信“主”能治病,不断编造大量祷告治病的虚假“见证”来吸引人。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医是科学的”这个命题 ,有人支持 ,有人反对。支持的人自然有其理由 ,这便是“中医治病有效” ,而且这点也是中医得以存在并有所发展的重要理由 ,也是反对者不可否认的。但反对者也有其理由 ,这便是“中医的理论是不可检验的 ,它没有试验基础”(请注意 ,这里的试验是指隶属于中医体系的试验 ,而非现代研究中的那种验证性试验 )。以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 ,当然也都有其片面性。首先要搞清楚“科学的”一词的含义。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作为定语或表语 ) ,其含义就是“符合客观真理的”。而科学则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蹴鞠”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蹴者,踢也;鞠者,球也。《说文解字》二下《足部》释“蹴”云:“蹑也,从足”;同书三下《革部》释“鞠”云:“蹋鞠也,从革”,又云“鞠或从”。《汉书》卷五一《枚乘传》颜师古注“蹴鞠”云:“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为物,蹴蹋为戏乐也。”又同书卷五五《霍去病传》颜师古注云:“鞠,以皮为  相似文献   

9.
道教符咒治病术的理性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教符咒治病术是道教医家常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带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道书文献往往将其所内含的一些“医疗”功能渲染的玄之又玄,竭力宣称是符咒本身的神力所致。本文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道教医用符咒系统及其功用作了深入的理性批判,剖析了道教符咒治病术暗含有借助药物和精神心理因素来治疗疾病的一些“合理内核”,从而破除了道教符咒治病术的神秘性。本文研究对于识别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伪科学现象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读了今年第2期新观察刊载的《且说“厚俸养廉”》一文,有些疑义,提出来与该文作者舒展同志商榷。我也还记得舒展同志说的“两年前的一场令某些理论家不愉快的争论”,舒展同志推崇“厚俸养廉”的命题大概同于浩成同志推崇“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命题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我以为“厚俸养廉”(或“衣食足而知荣辱”)或许有某种唯物论的因素,却不是辩证唯物论,更不是历史唯物论。  相似文献   

11.
我在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任外科主任,工作三十余年,我遵照《圣经》的教诲,以“爱”字为基点,忠实履行一个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按党和政府的要求,为群众排忧解难。我汇报的题目是: 一、救死抉伤。舍己为人做一名医生就应象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上勇挑重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应持的医德如同《圣经》上所说:“爱人如己”,这也是我从医多年的精神支柱。在十年浩劫中,我从不参加拉山头、闹派性的所谓“路线斗争”,走自己的“白专道路”,给病人治病。当时我们的老院长王琪同志被造反派打得骨折,造反派扬言:她是装相,逃避斗争,不准给她治疗!我顶着“爱憎不分”、“和走资派穿一条裤子”的罪名给她治疗,白天不行就利用晚上偷着给她治病。  相似文献   

12.
“一念三千”是智领大师受到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观”的启发,根据《智论》的“一心三智”和《法华经》的“十如是”及《华严经》的“唯心偈”创造出来的一个宗教哲学概念。它是说“一念心就具足三千世界的诸法性相,或者说一念心中就具足一切诸法性相”。其既有宗教、伦理、哲学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人们在现实生命中也会遭遇的种种疾病困扰相类似,《请观音经》中描述了毗舍离举国上下遭遇恶病的情况,最终经由观世音菩萨为众说咒治病,毗舍离国民恢复如初。但智者在《请观音经疏》中认为,毗舍离国民身体上的疾患只是表面的事相,根本性的病理是众生的“无明爱见”;佛菩萨为众说咒治病也只是恶病得除的外因,根本性的内因则是众生之“性具”。而在《观音玄义》中,智者将“性具”表述为“性具善恶”,在性具立场下,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个体与全法界之间的关系也被重新理解和诠释,救治自我、救治他者及救治世间现实的可能性与内在依据,也都在性具思想下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4.
“治病与致病”、“道德与利益”、“发展与风险”是药品安全的三大关系.这三大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治病与致病”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道德与利益”主要是对经营药物相关者的道德伦理要求,放眼整个经济发展,药品安全保障需得益于国家药业的发展.“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是药品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从“米规则”到“盐规则”──关于宗教伦理之重要性与统一性的思考何光沪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中,有一条基本的道德原则。它有两种典型的表述方式,一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①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发起并协助准备了世界宗教议...  相似文献   

16.
对四条原则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坚持四条基本原则,有个真坚持与假坚持的问题。因为第一,由于林彪、“四人帮”以及“两个凡是”在这些问题上制造了混乱,他们搞的一套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而又当作真马克思主义来讲。我们要坚持四条甚本原则,首先必须拨乱反正。第二,我们党是一贯坚持这四条基本原则的,但由于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因此,我们坚持这四条基本原则,如果简单地认为就是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拨乱反正,回到文化革命以前的情况去,也是不行的。第三,现在情况在  相似文献   

17.
公哭.~~,一一“法轮”有“功”马大不信“法伦治病”欺世害人“法轮”闹事l材功中袖野蘸公’i于巴达一法轮‘力破坏安定团绘喘一~~二瑞.露出狰狞宗教活动依法保护马大姊妹连环漫画(31)抵制邪说@颂恩  相似文献   

18.
衣食足     
“衣食足而知礼节”,这句话在《续日本纪》中也能看到,很早以前就在我国通用了。它的原本是《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意思是说,只要粮仓中贮存丰足的粮食,备足与人民的衣食相关的生活物资,一般社会中的礼法和节操就能够得到维持,每个人就会自然地具备廉耻之心。可以说,要使人民自觉遵礼守节,首先就得满足作为人的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对此,《孟子》也持相同的观点:“圣人之治天下,使有菽粟(豆类和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原则在疗效评判上的理论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与西医比较而言 ,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这三种手段中 ,中医比较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一个介于“病”与“症”之间的概念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自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此原则后 ,二千多年来 ,历代名医均奉之为上法 ,遵之不移。实践也证明 ,“辨证论治”原则以其具体、灵活操作等优点的确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出不可磨灭的作用 ,那些传颂千古的名医验案无不是以此为大法。在中医自身的理论体系中 ,此原则历经几千年…  相似文献   

20.
找乐     
据报道,有个治病的组织叫“找乐”,把一群患有疑难杂症的人聚集起来让他们笑,让其中一个人笑,受其影响,其他人也跟着笑,一开始是假笑,后来就变成了真笑,就这样大家每天都受好情绪的影响,开怀大笑,居然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