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步与人生     
一天,一辆汽车开进了偏远的小山村。这可是件新奇事,全村人都围了上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人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2.
一天.一辆汽车开进了偏远的小山村。这可是件新奇事,全村人都围了上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人窃窃私语。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堂励志课上,有人问励志大师,怎样才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你们说说看,人生之路的路是怎样写的呢?"励志大师问。"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字。"台下的一位年轻人回答。"这位年轻人说得很对。"励志大师说,"人生之路在哪里呢?正如这位年轻人所说,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人生之"路",不在遥远的天边,而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为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  相似文献   

4.
正公司请来的大牌美国人力资源专家在员工培训班一开始,先问了十几个参加者一个小问题:"你们说,开车的人进了加油站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开车的人进加油站还能干什么呢?"加油!"超过一半的人都这样回答。从老师略显失望的眼神里,大家看出这显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所以又补充了"歇会儿"、"买吃的"等几个答案,甚至"上厕所"都替人家想到了。我对美国人的思考方式略有了解,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加一"绝对  相似文献   

5.
向前看     
正一次,我问一位励志大师:"一个人如何来激励自己呢?""不断地向前看。"励志大师说。"向前看?是用前面的目标和希望来不断地召引自己、激励自己吗?"我问。"这只是其一。"励志大师说,"不断地向前看,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你在向前看时,才知道自己落在后面。落后的压力,会驱使你不断地向前赶、  相似文献   

6.
正曹植七岁那年中秋节,曹操带着妻儿们在后花园饮酒赏月,曹操见皓月当空,就一时兴起问孩子们说:"你们说月亮与外国比,谁近谁远?"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月亮远了。曹操点了点头又问一直未作声的曹植:"你说呢?"只见曹植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月亮近,外国远。"大家都呆住了,曹植解释道:"因为月亮看得见,外国看不见。"大家听了觉得曹植的答案很新奇,曹操也很高兴,连夸曹植是可造之才。第二年中秋,有外国使节来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工作室招人,一个小姑娘来应聘。看了她的作品,很不错,我问她:"你想面试哪个岗位呢?"她说:"剪辑师。"我挺想聘她,但是我们剧组的剪辑师既刻苦,能力又强,而且预算又不够,矛盾中,我问:"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她说:"我不会啊。"我说:"那你还会什么?"她愣了下说:"我剪辑很不错,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当时我  相似文献   

8.
正那是我人生的冬天。怎样战胜人生的冬天呢?我去请教一位曾教过我的教授。"是不是我还不够勇敢,行动还不够有力?"我问教授。"不。对付人生的冬天,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教授说。"什么也不做,怎么可能去战胜人生的冬天呢?"我不解地问。"你知道水是怎样对付冬天的吗?"教授说,"水对付冬天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北部贺兰山下有着一个名叫下营子的村庄,这里的村民大多信仰天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对这个小村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的  相似文献   

10.
正前段时间工作室招人,一个小姑娘来应聘。看了她的作品,很不错,我问她:"你想面试哪个岗位呢?"她说:"剪辑师。"我挺想聘用她,但是我们剧组的剪辑师既刻苦,能力又强,而且预算又不够,矛盾中,我问:"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她说:"我不会啊。"我说:"那你还会什么?"她愣了下说:"我剪辑很不错,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当时我非常矛盾,因为她确实很优秀,可是工作岗位已经满了。优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围绕"人生什么最重要"这个主题,进行了调研。心理学家来到一家孤儿院,问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觉得什么最重要呢?"爸爸妈妈最重要!"孩子们齐声回答。心理学家走进一家敬老院,问老人们,人生什么最重要?"生命最重要!"老人们说。接着,心理学家又到了一家医院,问躺在床上的病人,人生什么最重要?病人们叹了一口气,说:"平时没病的时候,没想到健康是多么重要啊!"心理学家走出医院后,遇到了一位漂泊的游子,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游子仰望天空,凝视着一轮明月,说:"回家最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1829年的圣诞之夜,有一个贫寒人家的孩子,接到父亲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是一本叫《伊里亚特》的书。那个小孩如获至宝,一下子就扎进了书中的故事里,他看到了几千年前的一场战争,还有一个叫"特洛伊"的地方……而这个小孩并不是把书看完就算了,他总在想,那个传说中的特洛伊城在哪里呢?那是个什么样的城堡呢?他问父亲、母亲还有老师,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这只是个传说而已。  相似文献   

13.
闲时看花去     
正唐代有位从谂禅师,主导过一桩有名的公案——吃茶去。据说,当时有两个和尚不远千里跑来见他,请教何为禅道。从谂禅师问其中一个和尚:"你以前可有来过这里?"和尚回答:"未曾。"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回头他又问另一个和尚:"那你呢?"和尚回答:"我曾有幸到过这里。"从谂禅师道:"如此甚好,吃茶去。"这一通操作,别说这两个和尚,连寺院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6,(9):63-63
不得要领“救人!救人!!”电话里传来了紧急而恐慌的呼救声。“在哪里?”消防队急救部门的接话员问。“在我家!”“我是说失火的地点在哪里?”“在厨房!”“我知道,可是我们该怎样去你家嘛?!”“你们不是有救火车吗?!”  相似文献   

15.
你们来看     
王敏 《天风》2006,(13):2-3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约1:38-39)  相似文献   

16.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17.
一个老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接着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老和尚继续问:  相似文献   

18.
进窄门     
路加福音中记载:耶稣经过城市乡村,随处施教,朝着耶路撒冷走去,一个人问他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回答他说“: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路13:22)那个人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因为当时犹太人的观念以为天国只有犹太民族的份,而外人只能留在外面,然而耶稣坚定而清晰的回答无疑的对他们是一个惊醒,一个打击,耶稣的答案是“:你们应由窄门进去!”在这里,耶稣同时也给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直接重要关系的答案,那就是:一,他愿意所有人都得救(弟前2:4)。二,而且给出了得救的条件就“是进窄门”且“是竭力进窄门”。进窄门:就是天主…  相似文献   

19.
正那年,我高考落榜,父亲带我去看黄河。那时,黄河已进入枯水期,看着干涸的河床,父亲问:"这河要流向哪里呢?""河水都干涸了,它还能流向哪里呢?"我说。"不,它在流向大海。""河水断流了,它怎么流向大海呢?""虽然河水断流了,但它的河道改变了吗?没有,它还是指向大海;它的目标改变了吗?没有,它的目标还是大海。一条河,只要它流向大海的方向不变,只要它流向大海的目标不变,它的枯水期,它暂时的停滞,它所走的弯路,它所遭遇的坎坷和挫折,都是  相似文献   

20.
正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人们常说,脑袋决定口袋,思路决定出路,都强调的是思维的重要性。那么什么叫逆向思维呢?一教士问他的上司:"我在祈祷时可以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严厉拒绝。另一个教士也去问这个上司:"我在抽烟时可以祈祷吗?"他的请求得到了允许。同一问题,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个教士直来直去,是惯常思维;后一个教士倒过来说,是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