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的被试在善良人格维度上的特点。1276名被试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善良维度上的分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差异,其中尤以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最大,年龄和职业的交互作用明显,而且婚姻状况会明显影响个体1的重感情倾向。文中还讨论了善良人格维度差异的意义以及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VI):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人格维度包括宽和与热情两个次级因素,反映的是对待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该研究依据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人格维度及其两个次级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均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女性比男性对人更宽和,男性比女性对人更热情;年龄越大,人际关系分数越高;行政管理者比工人农民与和教科文卫人员人际关系分数更高,而婚姻状况也与年龄和性别一起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倾向。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人格维度包括宽和与热情两个次级因素,反映的是对待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该研究依据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人格维度及其两个次级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均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女性比男性对人更宽和,男性比女性对人更热情;年龄越大,人际关系分数越高;行政管理者比工人农民与和教科文卫人员人际关系分数更高,而婚姻状况也与年龄和性别一起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倾向.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结合中国特殊教育行业特征,编制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初步揭示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人格现状。以特殊教育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专家访谈方法,经项目分析与修改,最终确定包含7个维度36个项目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进一步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具备较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的测量工具;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总体发展较好,在不同性别、年龄、教龄与职称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西超  徐晓锋  车宏生 《应用心理学》2005,11(4):318-324,329
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对1555名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职业枯竭的各维度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发现: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水平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位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各工作压力源中,除人际关系外,可分别预测职业枯竭的三个维度,其中对于耗竭维度的预测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考察环境因素与认知发展的关系.采用问卷和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21名21~80岁成人被试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变量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基本认知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环境测量的环境维度因素方面仅出现年龄差异,而环境测量的休闲维度因素方面却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双重差异;多项环境因素与基本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老年人基本认知能力低于年轻被试,且环境因素对认知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母亲教育方式问卷探讨了440名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亲在教育方式各维度上的表现倾向各不相同,其中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着地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而在忽视维度上得分非常显着地低于其它维度的得分。本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年龄与性别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母亲的教育方式还因其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不同有显着差异,而家庭经济状况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显着。  相似文献   

8.
崔红  王登峰 《心理学报》2006,38(3):414-421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西方外向性人格维度的内涵。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 PI-R的Extroversion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西方的外向性(Extroversion)维度由6个因素构成,其中3个因素与中国人的外向性维度内容相似,其它的3个因素则与中国人的外向性无关,而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善良、才干、行事风格和处世态度等维度有关。文中还讨论了中西方外向性人格维度差异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庭居住与机构居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5位家庭居住和92位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为样本,采用Sherbourne和Stewart的MOS社会支持问卷和自编社会支持问卷调查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比较了家庭居住与机构居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1)家庭居住和机构居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支持、行为支持、活动支持等维度上,机构居住的老年人显著高于家庭居住的老年人;而在感情支持维度上家庭居住的老年人显著高于机构居住的老年人。(2)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3)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健在兄弟姐妹数量等人口统计变量对不同居住背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虽然许多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性别差异是否影响第二语言的水平和学习能力尚存在争议,相关研究较少。Stroop范式是语言研究的经典方法,它利用颜色信息和语义信息的相互干扰推论被试心理词典的表征结构。本研究利用此范式探讨不同性别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言语表征上的差异。结果显示被试性别与文字材料、性别与刺激类型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不同性别被试在第二语言表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研究采用实验法,将192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风险情境中,并完成善良人格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任务。结果表明:(1)善良人格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我控制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之间起中介作用;(3)情境风险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直接路径以及自我控制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因此,善良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作用,该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信息的性质对内隐社会印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爱保 《心理科学》1999,(6):516-520
为了考察信息的性质对社会印象的影响,通过语义差异法建构了具有六个维度的社会印象量表;采用2×2×8的混合设计,给被试提供自然信息和七类不同性质的社会信息(组内设计),考察了评价人和被评价人性别特征(组间设计)在社会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还测量了被试的外显性别态度。结果表明,在否定个人智慧、社会地位、性别特征和品质特征时,所形成的社会印象在被评价人性别特征上表现出了差异,并且男女被试都表现出了“好人主义”倾向;在外显性别态度上男女被试设有差异;此外,还分析了用语义差异法测量内隐社会印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恋爱决策中的内隐和外显线索的偏好差异。研究一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学生在恋爱决策中关注的十四条线索,并让38名男性和52名女性大学生对这些线索进行重要性评分,从而比较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线索重要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品行、个人修养、性格、职业、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和学历这些线索上有显著差异;研究二分别选取了男性和女性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前八条线索,并通过眼动仪探索被试进行恋爱决策时的内隐线索排序,与通过自陈问卷获得的外显线索排序进行比较,旨在探索被试的内隐与外显线索的重要性排序差异。研究二采用恋爱6个月以上关系稳定的眼动被试群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性别的被试,其内隐与外显条件下在某些线索重要性方面的排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被试的平均注视时间排序和对线索重要性排序在某些线索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的被试对某些线索上的平均瞳孔大小排序上也和内隐线索重要性的排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中国人人格量表(QZm与QZPS-SF)的常模,明确每一个因素的含义,为QZPS的应用做好准备。5000余名年龄在16∽55岁之间的被试构成了常模群体。将被试分为青年组(16∽25岁)、青壮年组(26∽40岁)和中年组(41∽55岁)后,比较了不同年龄、性别被试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两种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考察了6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大学生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刻板程度在性别、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在男女职业评价刻板印象上,男大学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刻板印象,女大学生的观念已有所改变。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这两种方法测量大学生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被试的性别变量上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善良特质在中国人人格修养中的重要价值, 本研究以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理论为模型参照, 设计了三项行为实验检验善良特质的导向性与内隐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1采用Stroop任务, 比较高低善良被试判断人际关系词颜色时是否受到色词内容的干扰, 结果发现, 高(vs.低)善良被试对人际关系积极词更敏感; 研究2采用情绪调节内隐联想测验任务比较高低善良被试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差异, 结果发现高(vs.低)善良被试更倾向于采用控制型情绪调节方式调节情绪; 研究3在诱发被试负性情绪条件下, 采用面孔表情视觉搜索任务间接考察高低善良被试在内隐情绪修复效果上的差异, 结果显示高(vs.低)善良被试搜索愤怒背景下高兴面孔的速度更快。三项实验结果一致地表明, 高善良特质利他重感情的行动目的性在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中具有内隐优势, 对积极的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年员工职业适应压力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某市20家企业146名青年员工的职业适应压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职业适应问题确实给青年员工带来职业适应压力,其中适应突发事件压力和职业前途压力较大;(2)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和企业类型的青年员工在职业适应压力的一些维度上差异显著;(3)逐步回归结果表明身体适应压力和人际适应压力对总压力体验有显著影响,身体适应压力、动态任务完成及创新压力对心理体验有显著影响,身体适应压力对情绪体验和生理体验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充满了道德色彩,研究以善良人格概念及结构为基础,编制了中国人善良人格量表。研究根据已有的善良人格词汇对应编写具体条目,经过分析整合后初步保留29个善良人格条目,在此基础上研究招募960名被试,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建构了善良人格的二阶四因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善良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国人善良人格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全国常模。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按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等人口学特征分层抽样取得容量为6433的成年人样本。在该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男性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优于女性;青年组自我概念清晰性低于中老年组,但悦纳性高于中老年组;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个人收入中等以上的被试群体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更高,不同民族被试的自我概念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20.
史冰  苏彦捷 《心理学报》2007,39(1):111-117
为进一步探讨儿童欺骗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一中,分别引入陌生的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同龄女孩、同龄男孩等四种游戏对手,探讨159名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对象的情况下外显欺骗行为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被试性别、对手年龄和对手性别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儿童更倾向于欺骗成年女性以及和自己性别不同的同伴。研究二采用儿童社会化量表进一步考察儿童欺骗行为和其它社会性特点的关联。结果表明隐蔽的动作欺骗和意志维度显著相关,外显的动作欺骗和好胜心维度显著相关,说谎和自我概念维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