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侃身处佛学风行的时代,其涉佛的思想可以提供一个管窥六朝儒学的独特形态、了解彼时经师如何巧用外来异质思想实现儒学的重新定位和自我调适的良好视角。佛学对皇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诠释方法上,透过经文来体察圣贤的境界,并尝试用玄理与佛理来呈现其内在世界,与玄学一同促成了更为内向化的诠释思路。在诠释内容上,不同于传统经学叙事从政教风化来理解教化,皇侃用“应机作教”的佛语勾勒夫子的人师形象,意在促成儒学由政而教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等命题。展现在"性""情"关系上,皇侃虽然借鉴了王弼"性其情"论,但已不再是玄学式的以本体之"性"去支配经验之"情";而是注重阐发人性中天然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在现实中基于这种合理性而去恢复人的自然真情。因此,皇侃性情论可视为南北朝时期玄学流宕氛围中的儒学奇葩。  相似文献   

3.
皇侃立足于传统儒学"用气为性"的思想,有效地将仁的本质、工夫、效用相贯通,即从人性的共性出发,认为仁为人性中生而即有的品性,但由于每个人所禀之气存在厚薄之分,不同的人其仁性也存在差别,并在彰显时自然表现为"恻隐济物"、"恩爱"等利他行为,此即"行仁"。基于仁性的个体差异,展现于现实生活中的仁功也存在圣王、圣师、君子之别。皇侃仁论彰显了南北朝时期儒学逐渐摆脱玄学束缚,向传统气性论回归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语义疏》的玄学倾向引人注目,引发的玄儒关系问题至今仍存争议。仁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以《论语义疏》仁论为考察视角,可从哲学层面窥测玄学对皇侃经学思想的实质性的影响。皇侃会通玄儒,在仁的内涵上以儒家"仁者爱人"的传统观念为价值取向;在仁性主张上则以玄学本体论及性分说为哲学依据,并将行仁为用、仁性为体的玄学体用观融入、贯彻在其仁论之中。仁非全德,仁性圆足的体仁者虽可达到仁的至高境界,却难以企及体无的圣人之境。  相似文献   

5.
皇侃的《论语义疏》作为六朝《论语》注解的集大成之作,塑造了一个与汉儒和宋儒理解均不同的独特孔子形象。一方面,随着皇疏将孔子定位为有别于前代圣王的"圣师"角色,《论语》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了对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之迹的记载,因此,孔子在《论语》中呈现为一个深入凡俗世界的行教者形象。另一方面,皇疏中的孔子还表现出了另一种形象,即超凡绝俗、学不可至的圣人本体,借助"隐圣同凡"的说法,皇侃将孔子的两种形象统合于一。而透过这一独特的孔子形象,得以窥见汉学向宋学转向的一丝端倪。  相似文献   

6.
汉魏之际,经学开始酝酿一场变革。《论语集解》把汉代四家大儒的《论语》注汇集到一起,又采入魏初三家注释,并加上编者自己的注解,以此来改革汉代经学,缔创魏晋新学。此后,晋代李充、江熙等人相继仿效何晏《集解》体制,不断集结当代各家《论语》注释,使《论语》融入到玄学的大潮中。南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则充分利用前人集解成果,集六朝《论语》注疏之大成,书中的主体思想反映了魏晋六朝儒道会通的主题,是玄学背景下《论语》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以来,随着中国士人“自我”意识的逐步强化,加之政治变故的频仍,学术的发展也明显表现出反叛传统的趋势。汉武以来儒学一统的局面已经逐步为“异家”学说所取代,一批思想活跃,观察敏锐,敢于标新立异与传统观念对立的文人士大夫,靠当时不断发  相似文献   

8.
传世典籍中,对于六朝民间信仰的记载不多,然而关于民间圣火崇拜的记载却值得注意。六朝文化遗存中的圣火崇拜印迹为六朝社会信仰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六朝圣火崇拜虽然延续着华夏民族圣火崇拜的历史轨迹,然其背后蕴含着极为明显的异域宗教因素。六朝圣火崇拜的信仰模式杂糅了佛教、祆教等异域宗教中以"圣火"崇拜为核心的宗教礼俗,极具六朝文化的时代特质。  相似文献   

9.
周炽成 《现代哲学》2007,1(4):63-68
文章通过回顾陈荣捷和杜维明对儒学世界化所作的贡献,讨论了在儒学研究世界化过程中儒学的"原汁原味"与"新的色香味"的关系问题、儒学的独特性问题等,试图以点见面,从个案研究中窥视儒学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汲取儒学的智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学当代价值;继承儒学核心思想,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承袭儒学重德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播儒学和谐理念,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汲取儒学教化方法,充分体现知行统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引领儒学研究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