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劲松 《天风》2003,(4):25-25
耶稣被钉十字架是他受难的最高峰。他被钉死,他没有怨恨,因为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他是实现父神的计划。这计划就是以他的死、以他的受难来实现人与神的和解。  相似文献   

2.
李保乐 《天风》2005,(12):20-21
圣经上说:耶稣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  相似文献   

3.
对他,好些人非常羡慕,因为他的成功、他的风光、他的大方、他的奢华。从物质角度讲,他确实是成功的:经营着好几家公司,据说,资产上千万。我和他认识是在参加他做东的一次聚会上。此公极通人情世故,笑着,挨个轮流碰杯,说着很得体的话。他烟瘾大,一支接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金岳霖老师创造了他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了本体论与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缺憾     
他,是历史学家和旅行家,毕生游遍中国的历史名城,却把西安放在了最后,他说,西安是历史名城之首,他要把最甜的葡萄留到最后吃。然而,他吃不成了,一场车祸让他瘫痪在床,床,成了他今后唯一的土地。亲朋都在他面前回避西安二字,他自己却笑着常常提起,他说,今生无缘西安是缺憾,但正是这缺憾,越发丰富了他对西安的遐想,越发提升了西安的神韵,越发使他的精神有所依托,以至于西安成了他的图腾。秦始皇的暴虐绝决、吕布的骁勇无敌、秦琼的忠义贤良、武则天的威仪天下、杨贵妃的百媚千娇……都会在他心中不停地重演,足够他余生享受的了。他说,缺憾是一种美丽,比起圆满和完美来,缺憾之美更加富饶、深广、经久、耐品,人,应该学会享受缺憾。  相似文献   

6.
马克·罗斯科是美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纽约画派色域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绘画中突出的是颜色、构成、比例、几何形、平均、空间等形式元素。他一生忠于对宗教的信仰,他的绘画包含了精神信念与哲学思想,表现了人类戏剧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卡尔·雷蒙德·波普尔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维也纳。他于1994年9月17日在伦敦的克罗伊登逝世。他的父亲西蒙·西格蒙德·卡尔·波普尔博士是位有成就的律师,他还积极从事社会工作,对哲学和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并有一个与之相关的藏书室,他的儿子很早就得益于这些藏书。他的母亲珍妮是一位有才华的钢琴家。波普尔对音乐的喜爱首先应归功于他母亲的影响,他一生都在从实践和理论上研究着音乐问题。父母双亲都放弃了犹太人的信仰。 他的生命的头33年主要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他16岁多时就决定离开他一直就读的中学而去上大学。在大学他学习了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和音乐理论等课程,他是以后才补上中学毕业考试的。  相似文献   

8.
曼殊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长,却能精通中、日、英、法、梵诸种文字;绘画、诗、文、小说造诣都高,名倾一时,为清末民初一代名士所推崇。他的成就,除了天才成份之外,主要靠的是勤奋好学。他虽然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却时刻不忘学习,几乎是到处虚心向朋辈求教。他经常在给朋友的信中谈起过去“对床风雨”的情况。1903年他刚到《国民日日报》社时,就拜陈独秀为师,请陈教他写诗,他写的诗文都请陈修改。其后到东京,他又虚心向章太炎和刘师培请教,他的诗文又多请章太炎修改。他第一次南游暹罗(泰国),就向乔悉磨长老学习梵文,此后一直坚持自学梵文。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画、  相似文献   

9.
第一端耶稣诞生,便开始实行他决定生于贫穷、死于贫穷的计划。耶稣基督是天主圣子,天地万物的主宰,世界上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他原可以诞生在富贵荣华的家庭中,似乎那样的环境,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更适合他后来传教救灵的使命,因为他降生来世的目的是为号召众人来到他身边,服从他的法律。如果他地位显赫,富贵荣华,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追随他。至少当时犹太人心目中的默西亚救世主是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个怪人,程朱理学帮助他走上仕途,后来,他站在理学的对立面,向传统的儒学礼教挑战;他辞官不做,归隐园林,过起亦僧亦俗,僧俗不二的居士生活。人们以他为“异端”,他以“异端”自居。他是谁?他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  相似文献   

11.
史瑞乔是美国一家小殡仪馆的老板,由于他待人热情、诚信经营,所以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同行是冤家。他的生意越火爆,留给竞争对手的份额就越少,同行处心积虑地想要击败他,特别是他斜对面的那家店。史瑞乔对这一切都处之泰然,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2.
孙冬 《学海》2012,(3):166-171
本文结合拉康和列维纳斯关于"他者"和"无限"的理论来分析南京作家赵刚小说中不可言明的欲望以及主体和他者之间冲突和紧张关系。拉康意义的"他者"在赵刚的小说中可以分为想象他者、象征他者和真实他者以及作为真实界残余的小他物。他们是提示主体内在匮乏的欲望客体、是无法穿透之晦暗之物、是他人和秩序符号等。赵刚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异变,这种异变也同样体现在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上面。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先生说:“他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学問家,他是有思想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如其说他是一个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改造运动者,那就十分恭維了。”梁漱冥先生是以思想自豪的,同时他自己認为他是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的思想和行动,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國文化要义”出版的时候,都是反馬克思列寧主义、反党、反革命、反人民的。梁先生在政治协商会議第二届全团委員会第二次全体会上的發言是值得我們欢迎的。他承認了他在階級問題上的錯誤,他表示了自从党領導建國以來,偉大的成就鼓舞了他,他要跟大家一起前進,梁先生的思想改造从此一定会很順利地進行。但他的哲学思想曾經長期地而且大量地流行过,它的殘余业还沒有肃清,所以这一思想底極端反动性应該揭露,批判它仍然是思想工作者迫切的任务。本文着重批判梁漱溟的直觉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在西方一样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根据这种意识 ,他人乃是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这是“你—我”这种本真的、健康的存在状态的异化。这种他者意识首先是与关于自我所属族类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因而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与其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 :异族的存在规定着本族的存在 ,进而族类的存在规定着自我的存在。于是 ,本真的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 :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 ,“你”是“在场的他者” ,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 ,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对20世纪的学术思想的影响,几乎没有一个伟大人物可与恩斯特·马赫相比拟。他影响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科学哲学以及纯(或思辨)哲学。他影响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詹姆士、罗素——这里只提及几个人的名字。马赫不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伟大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作为一个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持有我所同意的许多重要的和具独创性的观点。例如他在知识理论上、在心理学和生理学领域,尤其是在感觉的研究方面,是一个进化论者。他批判形而上学,但他对承认甚至强调形而上学思想必须成为物理学家甚至实验物理  相似文献   

16.
塞尚是印象主义的重要人物,他的信念与目标是拥有整个现实世界。他的一生都处于穷极的追求之中,追求着一种感觉的真实。他的绘画透过宁静感,展示着反省之情,他是个彻底孤独的隐居者。正是这种孤独,促成了他伟大创作的来临。他的生命是孤独、纯朴而执着的,正是这些成就了他伟大的创作,进而被推崇为"现代艺术之父"。  相似文献   

17.
波伏娃认为,他者作为一个次要者、相对者永远处于被异化、被塑造的位置上,深受男性的压迫和制约,是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在萨特、拉康、勒维纳斯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那里他者是与主体互为补充的,是积极意义的,如果没有他者,身份就无法确立。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更明确宣称,他者有种种优越性,女人的他者性使得作为个体的女人能够摆脱出来,对主导的男性文化力求强加给女性的社会规范、价值和实践做出批判与超越。本文拟从他者的相对性、他者的绝对性、他者的优越性等问题出发,探讨女性主义关照下的他者。  相似文献   

18.
且等     
正关于等,我最喜欢一个故事。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拾得禅师的回答多么精妙!是啊,耐心地等他几年,且看他的下场。《易经·系辞下》里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  相似文献   

19.
冀慎杰 《天风》2006,(17):6-7
约瑟是圣经中最完美的人,他的一生没有一点过失,他预表主耶稣。圣经中提到他是一个秀雅俊美的人(创39:6)。他不但有俊美的外貌,而且也有美好、的心灵;是一个秀外慧中、表里如一的人。一、以善胜恶是一种美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是雅各年老时生的,深受他的宠爱。约瑟17岁时与同父异母的十个  相似文献   

20.
神自古至今向人启示 读经:来1:1、2 神是启示的神。人说话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心意和情感的,神说话也同样是要表达他自己。因他巴不得人都能懂得他的心意、知道他的本性、晓得他在基督里所要为人成就的—切,以致于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与他联合。初信的弟兄姊妹在知道了读圣经祷告的重要真理后,还应立志一生中凡事按着神的心意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