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医学视阈下《醉花窗医案》中的反思现象,具有明显的"文学多维化"特征,且反思路径具有"多视角"特色。王堉通过汉语言修辞的运用,对文史学典故的援引以及对民俗文学体裁的融合等,实现了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医生自身、医生与患者、医患与社会"等各层面的叙事反思。多视角叙事反思的医事路径,主要呈现"医生与患者"视角和"医生与同业医"视角下的多篇典型医案中:前者以"医理共通和医患关系、诊疗依从性、知情同意、转诊及其影响"为路径关键词展开表述;后者聚焦对"妥善处理诊疗分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角色压力源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6所学校586份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表明,角色压力源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7所学校612份调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角色压力源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然后,利用7所学校612份有效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了角色压力源与教师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及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健康城市的建设走过了探索和实质性发展两个阶段.它以健康促进的理念为指导,以"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人群"为主线,成为了当前开展健康促进的典范.健康城市能呈现实质且快速发展的势头,政府主导是其重要的特点.它既符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和现状,也是以"上游策略"来解决全人群健康问题创新性举措.中国健康城市推行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为当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赋予了先进的内涵,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促进曼谷宪章"的核心精神是完全相符的,成为了引领中国公共卫生汇入国际现代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头兵.但是,它的茁壮成长仍需要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呵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求学经历1998年,我终于下定决心,为了尽快学会预测学,就是借钱也要去湖北找"大师学习预测学,以期能早日脱贫致富。我去的时候,走得比较急,忘了带上"大师住读班的地址。到了湖北省"市后,我向当地人打听"大师的地址,可当地人都好像没听说过大师,根本不知道大师是谁。我想大师的乡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关调查可知,关中地区因受到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等特点影响,逐渐形成独具一格文化形态,其中传统民居作为关中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其漫长演变进程背景下逐渐凝聚了当地人强大智慧结晶,在城市空间建筑日益丰富化发展环境下仍在大力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民居建筑文化,从而实现对其的有效保护的传承发展。文章主要对关中民居聚落的保护及创新措施展开深入化思考探索,从而便于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祯  管健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9):1657-1668
积极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的积极特质的描述, 以往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消极刻板印象, 却忽略了对积极刻板印象尤其是其消极影响的探讨。基于此, 分别从种族、性别和年龄这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积极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并阐述了其产生的条件, 包括积极刻板印象的微妙激活和明显激活、积极刻板印象的准确表述和极端表述、积极刻板印象阐述者的内外群身份、呈现积极刻板印象的文化背景等。未来研究可从集体主义文化、研究领域和对象, 干预方法和消极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医理论难以用逻辑语言进行现代化表述被归因于其以"象"表"意"的理论体系.从中医认知、思维和传承体系"意-象-言"的角度出发,力求厘清三者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现代化语言表述困难的真正原因,提出对"象"和"意"进行分类鉴别,提取出其背后蕴含的基础理论,运用新的语言对中医理论重新表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行走在世界上,打破了语言的障碍,表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陶瓷人物反映着时代的文化特征,在文化背景下,陶瓷人物带着时代的思想,从一个时代走出来,传播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寄托着时代下人们的精神追求。陶瓷人物是时代文化发展的社会反映,表达的是时代里是社会生活与民生动态,彰显的是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态势。  相似文献   

9.
厌食症作为一种精神和躯体疾病严重危害个体健康。已有众多研究者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型角度对厌食症进行了研究。厌食行为受到遗传基因易感性、中枢神经递质活性改变、人格特质、肥胖恐惧感、应激因素、"瘦"文化背景、家庭关系紊乱等的影响。未来应着力探讨神经内分泌与厌食症的因果关系并加强厌食症的预防、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一位酷爱户外运动的朋友说了一个故事:他在一个偏远山区徒步行走时,在一个当地人的村庄住了一宿。当地人对他热情招待,他却无以回报,就把背包里的一些铅笔送给了那里的孩子们。第二天早上他出发上路,看见孩子们站在路口,手里捧着大束刚从山上采下的鲜花在等着他……"我站在那里,看着孩子们,一直看着他们,说不出话来。他们手上的鲜花比最漂亮的女人都要美丽!"  相似文献   

11.
正90后何康是安徽庐江矾山镇人,他窝在竹林里大半年,把白酒种在竹子里,不光让竹子的身价翻了100倍,还让当地村民一起跟着发财致富。2014年的夏天,何康去广西安吉旅游,看到当地人往毛竹身上"种"生态酒,他觉得很好奇。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个行业前景广阔,于是他决定辞掉稳定的工作,回老家创业。父母得知他要把待遇不错的工作给辞了,坚决  相似文献   

12.
医学人文作为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领域,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显得鞭长屋窄。健康人文虽有更自主、立体的理论建构和观念自洽,但多元化的概念表述,却显得鞭长不一。大健康人文是对人的健康境遇和生命过程优化中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或群体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健康促进及凸显人性的关怀。它是一个比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在严格意义上更好的概念阐释;是后二者的拓展和未来,更富有包容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是一个本土化概念,一个中国特色概念,可以打造成"健康中国"和全球建康中的标识性概念。  相似文献   

13.
蔡襄为北宋初年著名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四家".他提倡晋、唐古意,对扭转北宋初绮靡的五代书风起了重要作用,使书法艺术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被欧阳修引为复古同道.本文以蔡襄所处的文化背景为出发点,阐述他的书法艺术、书学理论以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儒毛奇龄提出,《太极图》的第三层图,窃自于《周易参同契》之"三五至精图"。这一说法目前无法从版本学的角度予以验证。对此问题,我们试图从比较《太极图》与《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这三部著作对于"三五"思想的不同表述入手做出回答。我们认为:首先,毛奇龄在论证《太极图》与《周易参同契》在"三五"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时,误将《悟真篇》的表述等同于了《周易参同契》的说法,论证极不严谨。其次,《太极图》的第三层图对五行思想的表述,与《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对"三五"思想的表述,均有所不同。再次,《太极图》的第三层图与《太极图说》中"五行一阴阳也"的表述一致,从而体现出相当的原创性。从这个角度判断,我们认为《太极图》当出自周敦颐本人之手,与道教思想并无直接性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错误论和非事实论是用语义方式表述的两种不同形态的非实在论,当中涉及"真"、"假"、"指称"、"真值条件"这样的语义概念。布高西昂认为,针对真值条件内容概念的错误论和非事实论是内在地不一致的,从而可以先验地予以拒绝。本文详细分析布高西昂的论证,揭示其论证的缺陷,以及分析布高西昂与其批评者达维特之间的争议,消除他们对用于表述非实在论的语义概念的误解,尝试为真值条件内容非实在论给出一致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在近期出版的Medical Decision Making上,Valerie V.Reyna博士对医学决策和健康决策中的模糊痕迹理论(fuzzy trace theory)做了综述性的介绍。模糊痕迹理论是Reyna等于1991年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其核心是信息的要点表述(gist rep-resentation)和细节表述(verbatim representation)对于认知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野调查法,在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状元纸坊进行深入实地考察,通过采访抄纸匠人,了解抄纸工具中簾床的组成、设计与使用的过程,进一步探寻当地人的生产智慧。  相似文献   

18.
服务提供者交际活动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金献  谭文娟 《心理科学》2007,30(5):1239-1242
对Koermer的"服务提供者交际活动量表"(Service Provider Sociality Scale)修订以形成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服务提供者交际活动量表,根据顾客忠诚的研究编制了顾客忠诚量表,顾客忠诚包括对服务提供者的个人忠诚及与服务提供者所在组织的组织忠诚。先后对684名被试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服务提供者交际活动有三个因素构成——礼节性交际活动、社会性交际活动、私密性交际活动。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性交际活动是顾客忠诚的最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精神病学哲学是对精神健康与精神疾病进行哲学探讨的一门学科。在精神病学哲学研究中,学者们对于目前通行的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有效性展开争论,而对于这一争论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如精神疾病是否等于大脑障碍,是否可以对精神疾病诊断的有效性作出形而上学承诺,以及在伦理学意义上,精神"正常"与"不正常"区分意味着什么等问题进行哲学分析,不仅有助于推动精神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也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病学哲学的建构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0.
成玄英在对《庄子》一书中的音乐思想进行疏解时,在以"和"为美的文化背景中,基于重玄道学心性论,提出了"动乐音以和性"的音乐美学主张,并且认为琴是实现这一审美主张的重要媒介。他的这一美学主张,丰富了"和"这一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