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起来"像一条金线贯穿于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也渗透在毛泽东的农业合作思想中.作为毛泽东农业合作思想有力的通俗表达方式,"组织起来"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有着背后的政治逻辑."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了农业生产,支援了工业化建设,但是,基于那个时代的局限,经验的有限与实践的复杂,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凸显出理论、利益及制度方面的困窘,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农业合作实践中遭受挫折和失败.今天,面对亿万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农业合作思想再次呈现其广阔的前景和张力.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从我国革命实际和农民处境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权利发展与解放道路的革命思想。这些思想是我们党关于农民权利认识链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踏着人生和社会的实际"解决农民基本生存权利、农民拥有改变国家命运的革命权利、要尊重农民"最大的革命民主派"政治地位与权利、在推动农业合作化中发展农民脱离"永久的痛苦"的经济权利等。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丰硕成果,作为其理论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经过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推进作为中共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是中共开展政治动员、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和扩大理论影响的需要.<解放日报>为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提供了组织保障、主体条件、中介形式和补充路径四个前提,呈现出"破"与"立"、"理"与"情"、"管"与"用"、"繁"与"简"相互结合的大众化传播特点,既推进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传播了指导革命实践的思想方法,促进了全党思想理论的统一,也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对中共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所谓平民性设计,是针对历史上的贵族设计和现代所谓精英高端设计而言的,它是以平民百姓的利益为基准,为大众服务的设计。平民性思想是现代优秀设计的理论精髓。平民性设计思想借助工业大机器生产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方式,真正登上了现代设计的历史舞台。1907年,德国工业同盟成立,而真正开始了平民化大众设计的实践,包豪斯学校则使之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20世纪下半叶,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设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以及设计门类的扩展,体现"平民性"的大众设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面进一步拓宽。设计思想已经基本过渡到直接与经济挂钩的大众化设计,人性化、个性化的主题使平民性设计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革命文艺的摇篮"的延安"鲁艺",不仅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谱写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更为抗日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既是当时为了抗战培养文艺干部的需要,更与毛泽东早期革命美术思想的形成密不可分.纵观毛泽东革命美术观念的确立及其态度的转变,会发现毛泽东在青年时期还未能意识到美术的政治功能,但随着革命事业的深入及其革命经验的积累,毛泽东逐步认识到了美术在革命宣传中的功能,进而确立了他在延安时期要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周易》辩证法与马列主义辩证法在二元或三元、转化对称或不对称、一条或三条基本规律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毛泽东的辩证思想与马列主义和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辩证法的明显差别也正是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并且这两种差别有着高度的对应性和契合性,这说明毛泽东的辩证思想受到了《周易》辩证法的影响,《周易》辩证法也是毛泽东辩证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也能够从毛泽东成长的文化环境和有关论述中得到证明。正是这些影响使毛泽东的辩证思想禀赋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规划文件,蕴含着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目标,是在合作化高潮基础上制定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全面布局,也是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建设和计划体系之中的重要步骤。这种以"组织起来"为核心、农业生产发展为基础的战略布局包括三方面:1.传统农业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改造;2.属地合作式的农村全面治理;3.农民生活方式的改进。毛泽东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质在于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农村的属地全面治理,《纲要》的内容体现了毛泽东全面振兴中国乡村的目标、途径和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其形成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影响。但若论其民族文化渊源,则不能否认湖湘哲学对毛泽东哲学的深刻影响。这一点突出地体现于他的实践观上:湖湘哲学知行观关于"力行践履"、"以知导行"、"知行统一"等思想为毛泽东实践观提供了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毛泽东实践观关于实践的决定性、认识的能动性以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思想烙下了湖湘哲学知行观的深刻印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分析中国文化问题,认为近代以来面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和教条主义等错误的文化思潮,中国人迫切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毛泽东从文化的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和生活化等角度,对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如何可能"问题给出答案。毛泽东关于文化自信的丰富思想启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由曾端祥撰写、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决策思想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以其创新的学科体系和严密的理论分析,阐述了毛泽东的决策思想,填补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综览全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开创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理论)这门新的学科体系。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决策思想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毛泽东决策艺术、方法、技巧等实践层面上,对其理论、思想没有作为一门学科来系统研究。本书作者以很大的理论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潜心研究,创立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理论)这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新的分支学科。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廉如鉴 《学海》2014,(3):69-80
冯仕政、周雪光、蔡禾相继发表的四篇文章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中国国家运动(或曰运动型治理)的起源、机制、弊端,分别构建了三个理论解释框架。但是这四篇文章都忽略了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与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存在一个根本差别: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不外乎采用激励、惩戒、竞赛等方法实施社会动员,属于"普通型运动";毛泽东时代的运动除了这些常规化方法外还采用"发动一些人斗争另一些人"的方式,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斗争式运动"。"斗争式运动"的社会动员效力远非"普通型运动"可比,它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深刻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斗争式运动"的动员效力来自于它的三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明确的运动目标、高强度内斗争,其中第三个特征最具决定性。"斗争式运动"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存量社会资源以完成某一革命目标,缺点是会不可避免地破坏社会资源的积累和培育,最终降低社会动员效力。它的优点使它在毛泽东时代被一再发动,它的缺点使其难以为继,在后毛泽东时代被放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博览过许多中国古代优秀的兵书,如《孙子兵法》等。这些兵书中蕴藏着丰富的军事心理思想。通过毛泽东的军事实践得到了理论升华,构成了毛泽东的军事心理思想。它不仅渗透在毛泽东的军事论著中,尤其表现在他的军事斗争实践中。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一颗明珠,有待人们去探求。  相似文献   

13.
杨颖奇 《学海》2007,(3):203-204
叶扬兵先生新著《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计70余万字,2006年6月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笔者拜读全书,颇觉这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不可多得的专著,所持学术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其突出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全景式再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既错综复杂又丰富多彩的历史原貌。对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学术界虽已有不少论著,但其中大多往往只着重考察领导层的决策活动和重大事件,却较少考察中共中央所制定的具体政策及其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亦较少考察中下层干部和群众的行为和动机,因而难能完整再现这一运动既错综复杂又丰…  相似文献   

14.
冯仕政、周雪光、蔡禾相继发表的四篇文章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中国国家运动(或曰运动型治理)的起源、机制、弊端,分别构建了三个理论解释框架。但是这四篇文章都忽略了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与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存在一个根本差别: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不外乎采用激励、惩戒、竞赛等方法实施社会动员,属于"普通型运动";毛泽东时代的运动除了这些常规化方法外还采用"发动一些人斗争另一些人"的方式,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斗争式运动"。"斗争式运动"的社会动员效力远非"普通型运动"可比,它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深刻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斗争式运动"的动员效力来自于它的三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明确的运动目标、高强度内斗争,其中第三个特征最具决定性。"斗争式运动"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存量社会资源以完成某一革命目标,缺点是会不可避免地破坏社会资源的积累和培育,最终降低社会动员效力。它的优点使它在毛泽东时代被一再发动,它的缺点使其难以为继,在后毛泽东时代被放弃。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主体性思想是以现代先进文化形态传承、凝聚、提升了的人类主体性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产物,又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过程的文化逻辑,具有坚实的真理品格、人文价值和历史影响力。毛泽东主体性思想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结构系统,其中,独立性逻辑是指历史主体对自身存在的权利、价值与尊严的自觉、肯定与捍卫,是主体实际地追求自身价值目标、实现价值诉求的文化形态;求真性逻辑是指主体对事物本质深入探究、理性把握的能动性特质;实践性逻辑是指主体将其价值目标付诸实际行动,进而转变为现实的历史创造性旨趣;超越性逻辑是指主体解构与否定既定文化模式和实践模式的创新性特质,其逻辑展开过程为总体性框架的转换与跃迁。以上四重逻辑之张力关系构成了内在于毛泽东主体性思想的逻辑架构。  相似文献   

16.
沈雁昕 《现代哲学》2006,7(5):46-53
笔者认为以农民民生为重要内容的惠农问题毛泽东早有论及。毛泽东的惠农思想对当前如何实现惠农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拟从惠农问题的重要性、惠农基本原则和惠农的措施三个方面讨论毛泽东的惠农思想。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单位陆续展开了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和讨论,就某些重要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整理介绍如下。一、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政治道德是政治行为的规范,是从政者的职业道德。毛泽东曾深刻地论述过无产阶级政治道德的根本原则、活动方针、道德作风和理想人格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毛泽东政治道德思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党和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作为一切政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相似文献   

19.
柳宗悦是20世纪初日本著名的民艺学家、美学家,他倡导和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日本民艺运动,被誉为"民艺之父"。他的工艺美学思想极为丰富,在其著作中对于工艺之美的目标、本质、意义、特色等作了深刻的论述。他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践,确立了关于工艺的一系列美之目标,包括"涩之美""平常性""健康性""单纯性""国民性"和"地方性"。这些工艺之美的目标非常切实,具有深刻的内涵,是柳宗悦工艺美论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柳宗悦提出的美之目标的阐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艺思想和民艺理论。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在较长时间内在党内负总责,他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毛泽东能否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闻天对"民族化"、"中国化"的强调,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铺垫。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又旗帜鲜明地呼应和支持了毛泽东的主张。但由于思想的局限,张闻天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引起了毛泽东的批评。张闻天虚怀若谷,到实践中"补课",以实际行动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