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论作为一种修辞形式,可有效解释人如何突破有限性通达无限性。对于目的论这种泛灵论的世界观,马克思一向是极力反对的。但有证据表明,马克思仍在《资本论》中不自觉地运用着目的论修辞。当马克思引用黑格尔的带有目的论结构的论断——理性的狡猾——来支撑不假于此便无法言说的观点时,他也就发出一个讯息:他是在目的论解释框架中说明问题的。而当马克思冒着风险把历史或人类诸如此类的范畴隐喻化为超级主体时,他也就在运用着目的论修辞,与此相关的是无意示人的目的论图景的显露。事实上,马克思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实际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严格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根本上进行了重新认识。这是由于这一方法本身的任务改变了:这一方法是作为现实地研究具体的客体来运用,而不是作为从根本上“决定思维”的体系的笼统轮廓来运用了。作为认识的基础性因素的经验,可以在这样了解的思维任务的前后联系中加以考察。譬如,在思维的现有内容同经验方面相反的例子发生冲突的条件下,就必须从逻辑-方法论上分析行为的各种“狡计”的观点而言,情况就是这样。实现这类克服理论思维与经验知识的矛盾的“狡计”是《资本论》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所独具的特点(这正是“实事求是”地研究现实存在的客体的一种方法)。如果说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一种思辨思维的逻辑,那么,体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从早期准备稿开始,《资本论》构思经历了从"六本书计划"到"三卷四册结构"的发展,最后形成了《资本论》三大手稿。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1—4卷。详细考证《资本论》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过程,深入揭示《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资本论》,而且有助于重新定位马克思理论。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哲学逻辑上是有差异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自由;《资本论》则揭示出资本是一个结构化的形式体系,主体或者是资本的人格化,或者是资本增殖的工具。相比于作为主体的人来说,资本才是真正的主体,或者说是绝对客体,这是与劳动本体论完全不同的哲学构架。《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虽然有诸多的思想连续性,但在深层构架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5.
逻辑与修辞     
在自然语言中,不像在人工语言中那样,符号的单义性是所有情况下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符号的重新解释总是可能的,其结果,避免了通过形式标准来对论点是真还是假作一次了结的判定。法学和神学提供了大量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对法律和宗教的条文逐字解释是不能接受的。一个形式逻辑系统包括演绎的规则,它们使移转从前提到结论的性质(真值、概率、模态)成为可能。然而,前提具有的该性质的根据在哪里?经典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以人类的思想史为基础建构了思想的内涵逻辑的辩证法,从而实现了对辩证法作为内涵逻辑的理论自觉。黑格尔辩证法留给《资本论》辩证法的直接理论资源在于,提供了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历史原则,启示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追问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吸收了此一原则,通过经济范畴的辩证运动揭示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根基和内容,实现了《资本论》的历史的内涵逻辑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商品观的内容是经济的,但商品观的概念要素却牵涉不少哲学性问题。分析涉及内外空间性的财富表现问题、需要的满足问题、作为抽象结果的抽象人类劳动之被表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劳动时间之凝固及其异化问题,构成本文的基本任务。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抽象和简化之现实性和理论性特别值得重视。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商品观的理论结构将得到新的哲学评估,相关的方法论自觉也将得到新的学理阐释。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资本论》提出用全球累进资本税这一工具来解决资本主义长期悬而未决的分配正义问题,本文基于资本逻辑推动现代性发育这一视角,梳理资本成长和扩张的世界历史进程,对资本的本性、权力等进行哲学追问,探讨这一工具短时间内不能实施的缘由、中国如何应对公平问题及其未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研究需要从单纯基于资本逻辑的方法论(资本作为支配一切的绝对权力)转向引入技术逻辑的方法论(技术与资本共同作用支撑生产方式革命)。马克思指出,仅靠资本逻辑难以引发工场内部的生产方式革命。因此,只有理解和把握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及其科学化形态,以及技术与资本共同作用引发生产方式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制,才能真正把握资本、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才能深化《资本论》哲学思想的研究,并在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获得更多发现。  相似文献   

10.
江雪松 《学海》2015,(2):9-14
《资本论》诠释劳工权益的核心是在政治经济学语境中展开劳动权的讨论。透过对商品价值形式与价值计量的辩证分析,揭示出劳工权益所蕴涵的劳动权,具体表现为劳动平等权与劳动报酬权。抽象劳动是劳动平等权的内核,劳动力价值计量成为劳动报酬权的基础,劳动解放是劳工权益的终极实现。《资本论》所诠释的劳工权益逻辑在于正确处理劳动力的产权化与人权化,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让劳动者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劳动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好的物质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是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侯外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观,运用文献学、社会史与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对中国逻辑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逻辑思想的载体、主题与发展动力方面发掘了中国逻辑思想史的特点,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资本论》在中国的命运与中国革命历程紧密相联。起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学习西方,在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同时引入马克思的《资本论》。资产阶级革命派借鉴《资本论》思想,阐述其革命思想和建国方略。在社会主义论战中,《资本论》被各派知识分子用来分析中国国情、探索发展道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资本论》的主力军。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运用《资本论》思想探索革命道路的成果,其合理性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所证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修辞与逻辑的关系,对于准确地理解逻辑和正确地运用修辞手法都有好处。本文拟就有关修辞与逻辑的几个具体问题,从一个侧面谈谈二者的关系。同语辞格与同语反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种压缩性的判断句,它的主语、判断宾语是用同一个词语构成的。例如: ①事实就是事实。②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③“我就是我”。这类语句,有的修辞书上称做同语辞格。同语辞格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谈到同语辞格,人们往往会想到逻辑  相似文献   

14.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颠覆了传统的资本概念,提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是资本收益率(r)经济增长率(g),此判断揭示了当今金融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显示了政治经济学传统的某种回复趋向,但著作显然不可同《资本论》同日而语。著作将技术摒弃于资本收益率之外,实是无视技术的资本化。著作提出的征收全球累进税与实现社会国家方案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不切实际且学理粗疏。著作对当下中国制度建设及其反腐行动做了有一定启发价值的分析,但其rg的判断无法解释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及其持续的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逻辑与修辞之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有些修辞现象,似乎不能从逻辑上加以解释,可以不受逻辑约束,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种“逻辑管不了修辞”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规定并不是马克思所作的假设,而是包含了在不同层次上展开的严格推理和严密论证。其中,对象化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规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则形成价值的本质规定。从其方法论基础来看,价值规定是一种思维抽象,处于本质层面,处于现象层面的则是价格。把握这一现象学方法,才能把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即价格规律、价值规律和价值决定价格规律区分开来,并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其实践意义而言,劳动价值论虽然不能为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提供具体的操作手段和计算方法,但可以为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和缩短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相伴生的各种问题和痛苦,提供深层的学理依据和支撑。内在逻辑、方法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资本论》的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将《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仅仅理解为一种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对辩证法理论的外在性理解。辩证法作为逻辑学,不仅是认识理念的逻辑进程,而且是实在主体自身的逻辑展开过程,是主客体相统一的逻辑。在与形式逻辑相区分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内涵逻辑"。思想运动的内涵逻辑处理的是思维领域的主客统一的逻辑,属于辩证法的低阶问题。社会历史领域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复杂的领域,求解社会发展的内涵逻辑属于辩证法的高阶问题。《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通过批判旧世界而发现新世界,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出来,它所处理的正是辩证法的高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的五十年里,我们已经看到逻辑的领域从语法学到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扩大。但是,仍然存在问题:我们如何从逻辑过渡到修辞?换言之,在形式系统的研究与言语风格和修辞手段的研究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作为逻辑学家,我对于人们在价值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这一事实很感兴趣。按照经验主义的逻辑实证论的观点,这种不一致的产生,原因就在于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从而是不能加以证实的。然而我却不能接受这一结论。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价值判断的逻辑吗?它们能通过推理被加以证实吗?  相似文献   

19.
晚年马克思的创作情况如何,他所作的大量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是怎样的?以劳伦斯·克拉德、诺曼·莱文、凯利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学者主要持“放弃中断论”,即所谓晚年马克思中断与放弃了《资本论》的研究和创作,回归并转向了经验人类学。凯利曾明确指出:马克思晚年已放弃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体现多方面的统一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专题研究,它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系统分析,它是一部哲学著作;作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规律的论证,它还是科学社会主义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