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海》2017,(4):163-169
柏拉图将巴门尼德的"思与存在"的平行关系扩展为一种由思想、理性、智性与存在(所思)、本原、善自身的存在所构成的多维的平行关联。在超越论现象学的研究中,胡塞尔对思的辩证法进行了深层奠基,他不仅在现代数学理性的基础上重新激活了柏拉图对思与存在的建构,将它改造为一种具有双重交织、多维建基结构的能思—所思的先天的平行关系,而且凭借他对时间性和意向关联的深入考察,重新确立了数学理念化对绝对存在的构造作用以及本性之善相对存在所具有的建基地位。  相似文献   

2.
舍勒情感现象学的起点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所指向的是康德哲学 中的先天论。针对康德认识论中的“形式先天”,舍勒试图代之以“质料先天”;针对康德 伦理学中的“理性先天”,舍勒试图代之以“情感先天”。由“质料先天”与“情感先天” 主张所构成的新“先天论”,确立了舍勒情感现象学的基础。通过强调“情感先天”,舍勒 试图将伦理学建基于“情感”之上,以克服康德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倾向,实现 伦理学的精神转向。舍勒对康德先天论的批评昭示了伦理学理应充满对人的关怀,直面人的 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入揭示情感的本质和意义,并使人在情感活动中服从本心的召唤。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意"范畴及宋明以后出现的"主意"学说,与道家所言之"意"干系甚微.对"主意"学说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儒、佛两家对"意"之范畴的诠释与阐述.儒学的"意"范畴,既可从"毋意"说出发而作私意、意念之理解,又可从"诚意"说出发而作意向、志意之解读;既可基于工夫论而把"诚意"视为"欲诚之意",又可基于本体论而把"诚意"视为"已诚之意";既可使"意"与"志"相结合,又可使"意"与"念"相并列.明中叶后"主意"一词由工夫层面的"诚意"范畴提升为本体层面的"意根"范畴,这种转变,既有历史逻辑的承继关系,又有阳明心学之修正思潮的现实推动.  相似文献   

4.
与纯粹形式自我不同的是,超越论意义上的习性自我既具有形式先天的特征,又具有质料先天的特征。从胡塞尔建立现象学的精神科学的主题看,这种习得的"经验"不属于一种自然主义的后天经验,而是一种超越论现象学的明见性经验。因此,习性自我的引入对于超越论现象学的根基仍然具有最终的有效性。在引入超越论的发生现象方法之后,习性自我仍然属于"纯粹自我"。习性自我之所以能保持其自身的统一性,不仅基于时间意识体验流的自身构造,而且基于意志这种积极动机的引导。由于意志不仅具有自身规定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持续连贯的积极的自我意识行为,因此伦理人格就是意志塑造的理性自主的和具有自身统一性的习性人格。  相似文献   

5.
"意"与"心"、"知"、"性"、"情"一样,都是朱子心性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朱子对"意"的概念的阐发以及对其与"心、知、情、欲、志"等关系的讨论,也是朱子对《大学》"诚意"诠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朱子通过对以上概念的诠释和关系的梳理又成为朱子对"诚意"与"正心"、"致知"、"克己"、"立志"等各项工夫关系定位的理论基础,由此观摩了朱子整个工夫论的架构。目前学者对朱子"诚意"思想的研究多局限于其工夫本身的境域,且把诠释的重点放在"诚"上,较少单独对"意"作哲学上的探讨和概念上的分疏。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突破"诚意"之"意"的单向度,审视"意"这个概念本身,探讨朱子对"意"与"心、知、情、欲、志"的关系的把握,试图在以"意"为中心的探讨中重新认识朱子"诚意"的工夫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的意论经历了几次变化。其中,以平濠后至良知教确立的一段时期内变化最为精微。阳明良知教的确立说明阳明对知有一成熟的理解,同时,他对意以及意与知、物关系的理解有一新的进境。其主要的变化在于,对于知的理解从原先的心之已发转变为贯通未发已发,意由心之所发的表述转变为知之感应,由意定义知与物的学说在心知一体确立后转变为知决定意。不变的是,工夫始终落实在心之已发上。由此产生的问题有,知行不能合一,诚意与致知作为第一义工夫的不确定,心与意的脱节,意在心、知序列中的凹陷等等。最终,这些问题要求析出阳明意的两层含义,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海德格尔那里,现象学已从“先验现象学”转变为“存在论的现象学”,这就是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这种转向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三个重要发现”的存在论意义的揭示和生存论根基的追问上:1.胡塞尔把意识的意向性作为最后的根据,海德格尔则强调此在的生存论结构的超越性对一切意识行为和实践行为的意向性的奠基作用;2.与胡塞尔把感性直观作为范畴直观的最后根据不同,海德格尔认为无论是感性直观还是范畴直观都不具有源始性,因为它们都奠基于此在的“存在之理解”,都只有在生存论的“理解”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3.与胡塞尔强调本质或范畴的先天性不同,海德格尔把先天与后天的区别最终归结为存在与存在者的“存在论区别”。  相似文献   

8.
基于两个仿真行为实验,考察了互动博弈中行为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实验1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控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结果发现:接受高社会善念行为的被试体验到更强的积极情绪和更弱的消极情绪,且愿意在随后的公共物品游戏中贡献更多的资源;其中,积极情绪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操纵被试在"纸牌"选择游戏中需要对手提供帮助的程度来设置自主性需要水平,进而揭示自主性需要在社会善念增强积极情绪体验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除了证实实验1的结论外,积极情绪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而自主性需要对感知社会善念—积极情绪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相比于低自主性需要,接受者的高自主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低。据此可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是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中介机制,而自主性需要的满足是获取积极情绪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4):167-177
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三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内外、一天人的性质又决定了,一种真正的"意本主义"实际上也即一种"身本主义"。这种身本主义不仅使蕺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彻底地打并归一,而且使其学说最终实现了从宋明新儒学哲学的"意识知觉"范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行为"范式的理论皈依。也正是在这里,为我们豁显出了牟宗三中国哲学解读中的那种流于"康德主义"的理论误区,并使"超越牟宗三"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之真正光大弘扬的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共同善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公共与私人、共同体与自我之间的冲突常常会导致现实中面对"共同善"时难以回避的道德两难困境。对共同体与个人何者优先的不同回答,会导致对"共同善"概念的不同理解。若把共同善建基于个体自我关切的互惠互利,则容易陷入"单元论"的谬误;而在交互主体性的视角中强调共同体之优先性,虽在概念上更为完备,但同样难以回应多元文化"不可通约性"的诘难。因此,要回应这一诘难并为共同善进行辩护,其中一个方案是论证"共同体感"的先天价值,为共同善建构稳固的道德情感基础。而在实践中,共同体感的先天存在无法避免共同善所遭受的冷遇及不同个体在实践中所呈现的特殊性,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共同善的道德实践机制,这为激发道德感知与规范情感的道德赋能概念创造了理论和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1.
钟伟芳  莫雷  金花  徐贵平 《心理学报》2012,44(6):735-744
一般语言学理论认为, 在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 句子意义建构是基于词汇语义整合的, 其反映在N400之上, 开始于词语呈现后约250 ms。然而, 近年关于语义P600效应的研究却提示句意建构可能存在多通道或方式, 读者甚至可能在N400反映的加工出现之前就已建立了初步句意。为探明在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是否存在比N400反映的加工更早的句意建构, 以及如果存在这样的句意建构, 其是从何时开始的, 本研究开展了四个实验。实验1发现被试在句末双字词呈现200 ms后已将其联系到上文语义表征而建立了句意, 提示句意建构开始于N400反映的加工出现之前。实验2与3进一步发现, 读者开始建立句意的时间约在句末词呈现了150 ms之时。实验4排除了实验1~3效应的其他一些可能解释, 提升了实验1~3结果的可靠性。总体上, 本研究提示:在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 读者在句末双字词呈现了约150 ms之时就已建立了句意; 可能存在比N400反映的加工更早的句意建构。  相似文献   

12.
"心"、"意"、"识"三者在佛教的概念和范畴中十分重要。它们既是佛教法相的核心名词,又是深入佛教法相的重要关口,对之进行贯通古今、综合教内教外观点进行诠释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说文解字》为主探究文字本义,说明佛教传统中赋予三者的内含是在同其本义相符基础上的引申;其次以玄奘法师所译论典说明传统佛教对三者的理解;最后以"体"、"相"、"用"分析三者,通过建立第九识而对三者进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疏理和分析《瑜伽师地论》关于时间结构的思想,并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时间结构进行简要的比较。瑜伽行派把客观时间还原为时间心识,它是一种属于心不相应行法的假有法,依于心识流中的种子流与现行流的生、住、异、灭四相而得以可能。四相显现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的灭相显现为过去,住、异二相显现为现在,生相显现为未来。时间心识具有三重三世的结构:种子三世、种现三世和现行三世。这三重三世是识体验的时间,是一种"能-所"相对的时间,是非本原的时间。瑜伽行派认为要超越识体验而进入智体验,智体验中的"离能-所"的时间才是本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王弼易学中的"象""意"理论,其学术渊源可溯及两汉乃至先秦。《易传》提出了"立象尽意"的"象""意"观。此"象""意"观由先秦传入汉代,成为汉代易学家治易的一条重要原则。王弼将此说改造为"意以象尽"。西汉新易学构建了宇宙生成论,提出了"理生象"的学术观点。王弼据此阐发了"象生于意"的"象""意"说。审视王弼易学"象""意"理论渊源可知,王弼并非否定卦爻象的作用,更不是舍"象"而不谈,他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整体总结、反思易象与易义之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献可认为火是性质纯阳的宇宙本体,为先天太极,人身中的先天太极为命门。他以“火(先天太极)—火水(太极)”取代了周敦颐宇宙生成论中“太极—阴阳”的阶段,以“命门(先天太极、先天之火)—相火真水(无形之火水)”模式诠释生命运行机制,完成了火本体在天人之间的贯通,并从宇宙根据义与能动义两方面对火之本体义进行了支撑。赵献可之火本体论发展了前代医家的火论思想,对后世亦有一定影响:医学层面,医界继承了以先天之火为生命根本的观点,将先天之火与生命过程进一步结合,并强调火所具有的推动力;哲学层面,方以智提出火—气一元论,对火本体论进行了深化。这两方面内容,均未脱离赵氏火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中的意识分析传统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分析传统,在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问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在现象学中,胡塞尔和舍勒在"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问题上产生分歧和对立。通过对佛教唯识学的"心-心所"说的重新考察和理解,作者在此提出一种立足于现象学直观的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的新的解释方案:"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不应被视作一个复合行为中两个彼此间有奠基关系的行为,而只能被理解或被诠释为一个行为的两个彼此间有主从关系的部分或要素。这里只有一个意识行为,它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感知的模式、感受的模式和意欲的模式。当其中一种模式起主导作用或发挥主导功能时,这个意识行为就表现为突显这种模式的意识行为,如感知活动、感受活动和意欲活动,而它们各自所构造的对象或客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存在一种"动态的奠基",一种不同于"发生的奠基"和"结构的奠基"的奠基关系或奠基秩序。  相似文献   

17.
刘美纯 《天风》2020,(1):18-19
"对圣经的理解与解释,须对教会的信仰负责。"^1这句话对每一个传道人都是很重要的提醒。使徒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信中特别劝勉提摩太:"你当竭力在上帝面前作一个经得起考验、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讲解真理的话。"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一个"尚意"的时代,对"意"的追求与崇尚体现在各个艺术领域,不管哪个审美范畴,都是注重对"意"的一种追求,而象、境、趣、匠等都是达到"意"的一种手段和形式,而"意"从渊源来讲与老庄及禅宗哲学有关,其中老子的"道"、"无为"和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及禅宗的"顿悟"说等都影响了"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道义论(义务论)伦理学虽然受到了美德伦理学的不合情理的无辜批判,但作为经典的伦理学类型,依然要对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论证时刻保持哲学的反省能力,对各种"批评"具有开放性对话的能力,从而让其理论与思想更加切合伦理生活世界,继续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详细梳理道义论伦理学的思想谱系,考察它为何不在古希腊而在斯多亚主义中才兴起的原因,它在西塞罗伦理学思想中的内涵以及义务和德性的关系、行为和行为者的关系,德国伦理学为何要采取义务论的形态以及康德义务论与德性论各自承担着怎样的使命与课题,可以发现,对人性的洞察、对美德的崇敬、对存在之天空与深渊的复杂而艰深的知识与领悟,哲学史上莫过于西塞罗和康德。他们的伦理学并非只有道义论没有德性论,而是他们更为深刻地看到:人的德性不是天生的,是在生活和行动中随同人将本身"自然未完成"的自我,造就为主体性的人而生长与"自我造就"的。德性之本性即自由,"德性"的自由塑造本身使它不可能作为伦理的第一出发点而被言说,因为伦理生活和行动本身对于行为者的品质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更具有在先性。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在《康德书》中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进行了存在论的解读。在他看来,康德从人类知识的有限性本质出发,在追问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存在论之奠基的进程中,达到了这一奠基的"根柢"亦即作为源始时间性的超越论想象力。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进一步将超越论想象力生存论化为此在的时间性结构。这表明基础存在论或者说作为此在的形而上学乃是出于此在之有限性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