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文化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角度,其中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这是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本文试以“人格三因素论”为参考构架,对这个问题作一点初步考察。一理想人格设计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争的一个焦点文化有多种定义,笔者采用这样一种说法,即把文化分为“狭义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与此相应,文化与人格的关系也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考察。所谓“狭义的文化”一般是  相似文献   

2.
朱义禄所著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一书,以理想人格为探讨问题的中心,以分析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论为主线。力图依照历史演变与人格替代关系的大思路,为读者勾画出一幅清晰的人格画面。基于这种研究意图,他在三方面展开了自己的论述:为了回答何为健康人格而理清了人格论的理论线索;为了回答现代人格有无传统根基而详尽分析了中国传统人格论;为了回答建立理想人格如何可靠而研  相似文献   

3.
理想人格与成人之道--孔孟人格论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谦 《道德与文明》2004,(4):23-26,46
现代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与重建 ,离不开几千年中国文化的背景。“理想人格”的建构与“成人之道”的探索 ,始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核心内容 ,也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主题。孔孟的人格理论表现出对人自身的深切关注 ,对人的意义、价值的深入思考 ,对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和对崇高道德境界的不懈追求 ,其中不乏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史中有着关于理想人格的非常丰富的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明显的特色。对这些思想“五四”运动以来褒贬不一,极端的观点是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我认为根据科学的历史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和评论是比较合适的。下面将这些思想概括为三个问题,即理想人格是什么、理想人格是否可以培养、如何培养理想人格,加以简略的评介。第一,中国古代最高理想人格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古代主张三品说的颇不乏人,三品说的一种形态是性三品说,即主张人性中有善性、恶性与中间性,这在前面已有所介绍;另一种形态是人三品说,即主张人有三等,上等…  相似文献   

5.
论修养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修养传统及其现代价值李啸唐健在我国道德理论与实践中,理想人格一直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所谓人格,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在古代,格的原始意义指方形的框子,引申意为法式和标准。因而合乎做人的标准就称有人格,不合乎做人的标准就叫无人格。理想人格问题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对“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把“修身”看成是达到“国治、天下平”的重要手段;强调清廉对巩固政权的重要性,要巩固政权就必须清正廉洁,告诫统治阶级“天作孽,犹可逭;自作孽,不可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廉政建设与道德修养的问题,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与改造。1939年,当《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这部著作由刘少奇同志整理出版时,毛泽东同志批了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欧风美雨”开始袭击古老的神州大地。由“西学东渐”所引发的中西文化论争,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场中西文化论争始终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展开2时至今日,这场论争远未结束。从一定意义上说,本世纪8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文化热”,实质上是这场论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综观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论争的历程,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尽管众说纷法,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三种观点,即“中体西用”论、“西体中源”论和“西体西用”论。“中体西用”论…  相似文献   

8.
“仁且智”与孟子的理想人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崇高化取向为旨趣的孔子圣人观,也因固有的神秘化取向而存在一定的理论缺失。对此孟子扬长避短,认为理想人格之于每一个道德实践主体都有着逻辑的与现实的普遍平等性,而且内在根据即是作为仁义礼智四德之浓缩与升华的“仁且智”。就“仁且智”如何促成理想人格来说,孟子针对一般人在心性修养过程中懒于自我反思,所以特别强调了智之于仁的扶持作用,同时针对一般人在人伦实践中喜欢同流合污,所以将“仁且智”视为对理想人格的哲学界定。不是孔子的神秘化取向,而是孟子的普遍平等性,范导了中国古代儒学进程中的圣人观;更为重要的还有,对于现代人不懈努力的“仁智双彰”的哲学模型,孟子“仁且智”的理想人格论亦不无借鉴作用。从而,将“仁且智”的理论贡献还诸孟子,并使之发扬光大,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允熠同志在《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一书中超越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理解,力图探求或找出其“更为广博的思想渊源”观点新颖而大胆。笔者读后受到不少的启发,但感到该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方法论前提和逻辑推理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推敲。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脉渊承”的立论根据《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探求和找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学脉渊承”关系时,其主要的立论根据如下:第一,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  相似文献   

10.
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是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从逻辑起点出发,经过逻辑中介演绎,最终到达这门学说的逻辑终点,形成这门学说体系的基本结构。孔子的儒学体系是从对人的关怀出发,以“仁”作为其逻辑起点,通过积极人世的“伦理批判”以及“道德实践”中介,成就了“仁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逻辑终点——“大同世界”。孔子对人性的深切关怀、积极向上的道德批判和社会改造精神,人性与制度的双重提升的社会理想,使儒家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桥梁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先秦文化中孔子对文与质关系的阐述。这一哲学概念最初是用在人格的修养评判上,被作为理想的君子人格。随着中国绘画的萌芽、产生、发展和绘画理论的相继出现,文与质在绘画中也和人格修养一样成为一个评判标准。,孔子的“绘事后素”论,同样也是谈绘画中文与质的问题,“素”是质,“绘”是文,以文求质,以质载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 ,这样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为什么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国粹主义和采取全盘否定的民族虚无主义都始终不绝于世 ?怎样才能走出在“恢复传统”论与“与传统决裂”论两极之间跳跃的怪圈 ?针对这种情况 ,近些年来学术界进一步作了新的探索。由周安伯等同志撰写 ,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一书 ,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有价值的成果。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终成果 ,该论著的最大特点是从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和论述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论著在…  相似文献   

13.
把哲学视为人安身立命之本,这是中国古代哲人一个最根本的治学态度,由此也就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注重对理想人格的探讨。如果说先秦法家崇尚的“任其力,不任其德”(《商君书·错法》)的理想人格,仅是在“德力”关系中片面地强调了人格中“力”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一个ZO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浅绎》(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一文中,对冯契先生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作了初步的解说:主要探讨了这一做人理想与传统“大人理想”、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英雄人格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这一“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在当代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及其在中国的现实意义。由于当时只看到冯契先生发表在1995年第6期《学术月刊》上的《智慧的探索——(智慧说三篇)导论》一文,故对冯先生关于“自由”、“人格”等概念的界定皆不知。现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画将古老的哲学意趣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注重情感的表达与人格的体现。中国哲学所提倡的“写心论”、苏东坡曾提出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画论中所提出的“逸品为上”,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强调了这一个问题。历代画家的作品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回儒对话——天方之经与孔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回儒对话”是指讲汉语的中国穆斯林,在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主体的文化背景下,在了解伊斯兰教义思想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宇宙本根论中的道论、《易传》中的太极阴阳论以及宋明理学中的“理、气、心、性”等哲学范畴,辨析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思想观念与中国本土的传统哲学理论,试图凸显其殊性,又肯定其共性,并在两者之间找到相互补充的成份。这一历时千余年的思想活动最终形成了中国伊斯兰哲学特有的“以儒诠回”、“回儒共明”以及“回儒互补”的总体特征。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定在对明清时期的中国伊斯兰哲学的探讨与分析上。由于…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人格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影响人格发展。笔者以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为起点,详细评述了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历程,着重介绍了文化决定论、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探讨了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途径,为深入理解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内圣外王”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它虽出自《庄子》一书 ,但这一观念却非道家所独有 ,而是为各家津津乐道。冯友兰在《新原道·绪论》中曾说 :“在中国哲学中 ,无论哪一派哪一家 ,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与外王》 (云南人民出版社 1 999年版 )一书的作者崔永东博士由此思路出发 ,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格观 ,认为“内圣外王”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 ,各家各派均以此作为其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 ,但各家各派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大致说来 ,儒家、墨家和法家三家的“内圣”是从事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虞友谦 《学海》2002,6(5):14-20
经济、社会的发展 ,离不开人的发展 ,而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乃是造就高尚健全的人格。上个世纪初的文化“启蒙” ,即所谓“改革国民性”的任务 ,就是为了追求这一目标。一百年来 ,传统社会的外部形态起了巨变 ,然而“国民性格”的改造并未取得长足进展。面向新世纪 ,启蒙的任务更加紧迫了。但是今天 ,我们的国家 ,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有良好的内部外部条件 ,因此我们相信 :在物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国家领导、人文学者、广大民众举国上下的一致努力 ,在新世纪一定能完成“国民性”改造任务 ,实现全体国民从传统现实人格向现代理想人格的转化 ,从而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 ,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发表的汪信砚同志的《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一文(以下简称“汪文”)提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古老理想已经破灭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非经典认识论的首要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它以主体为轴心”。笔者认为,这一立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为自然科学,不论是近代的还是现代的、实验的还是理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