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国各报上展开中医大讨论,袁宗军等提出:“拿什么拯救中医。”符少花等提出:“中医路在何方。”杜治政综合出四大问题及十个小题,指出中医争论已一百几十年了,也许还要继续一、二百年。他希望这个争论在短期内达成共识,发表了《以理性思维看待中医》长文,其中他反对“中医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中医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中医美学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十分重视医务人员的美德修养,并将中医美容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注重环境美对人体美的影响.他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医现代化的内涵“中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中医现代科学化”。这一内涵中包含有下列要素:(1)“中医现代化”是一个实践过程。中医理论最初形成时的开放性和内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显著的社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现代科学体系,否则,只能滞后中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医现代化”将是一个不断地发生量变质变的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发展。(2)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现代科学思想。但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是宏观的,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4.
近代共识的中医属性是以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为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以治疗慢性病和调理平衡为特点.但对医史的重温,却见中医曾经遏制烈性病的传播、曾经有过启迪性的医学发现,更有近年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使中医得到医学界褒奖.中医属性与这些史实的矛盾提示中医遗产不限于其理论体系,需重新审视中医并调整中医的挖掘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不断,但困惑也不少。在世纪之交,对中医现代化研究进行思索,既具有战略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1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它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定位,“现代化”在词典上的定义为“使其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现代化,也就是说让中医具有现代科...  相似文献   

6.
未来中医发展途径的双向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医存在形式多样性的深入分析,提出未来中医发展方向包括对经典中医的不断深化研究和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中医的某些层次进行深入开发、应用,认为掌握、领悟经典中医和开发利用中医并不矛盾,都是中医生存发展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科学化是指在坚持中医主体地位和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内在要求,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完善、发展中医的过程.科学化是中医自我完善和现代发展的需要.“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科学化的两大实践,促进了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中医的科学化要在保持中医主体地位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人文文化特点与中医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人文文化特点与中医现代化大连市中医医院(116013)白长川一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作为伟大的宝库加以发掘并提高,不仅仅是指中医科学技术的本身,而且包涵了丰富的中医人文文化史。中医人文文化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预防疾病、诊治疾病的方法与实践,而...  相似文献   

10.
刘完素学术成就给我们的启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00015)于玲列为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以他的独创精神闻名于世,其创立的学术思想,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卓越贡献,从而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学习刘氏的创新精神,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发展中医事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中医学界都把整体观作为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之一。但是 ,作为特色和优势 ,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中医的特色与优势 ,应该是指与西医相比较而言的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异。这才能真正称得上特色和优势。是否真的如此呢 ?今以第六版中基教材上关于中医整体观的阐述为基础 ,对中西医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对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些新的认识。1 整体观念并非中医独有1 1 首先是就中医整体观的医学内涵来看 :“中医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 ,不可分割 ;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 ,彼此为用 ,在患病时 ,体内的各个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百年来中医药曲折的发展史和今天中医现代化的呼声,留给中医药工作者极大启发。1现代中医的概念陈镜合认为[1]现代中医不是指中医学西医或西医学中医,而是以中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既不同于不懂西医的传统中医,更不同于以西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是源于传统又超出传统,来自中医又超出中医;以“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为指导,按“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原则,进行临床、教学与科研的当代中医师。陆明等认为[2]现代中医可分为:传统中医,占中医的极少数;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医教育的重心在继承--再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教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批能主要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医疗和保健问题的专门人才。但是 ,目前的状况非常不尽人意 ,其表现是我国大大小小的中医医院和中医科研部门中 ,中医毕业生不能主要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诊治疾病 ,使中医乏人乏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尚有少数老中医支撑着中医院的门面 ,再过几十年 ,真正信中医、懂中医、业中医的人就更少了。如果真的没有了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从事实践并创造效益的思维着的庞大群体 ,中医就只有其名 ,而无其实了 ,“中医”这个珍宝也只能像其它中国传统文化一样 ,以古籍的形式存入“宝…  相似文献   

14.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应通过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1 中医特色说的演变特色或特点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的发现。中医特色必然是相对于西医而言。19世纪末 ,学者对中西医的评价是 :“中医失于虚 ,西医泥于实” ,中医长于内科 ,西医长于外科[1] 。到 2 0世纪初 ,这种评价升华为 :西医长于形迹 ,中医长于气化。最先提出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是早期汇通医家唐容川。他说 :“问曰 :神农尝药 ,以天地五运六气配人身五脏六腑 ,审别性味 ,以治百病 ,可谓精且详矣。乃近出西洋医法全凭割视 ,谓中国古人未见脏腑 ,托开空配药不足为凭 ,然欤 ,否欤 ?答曰 :不然。西人初创医法 ,故必剖割方知脏腑。中…  相似文献   

16.
借鉴库恩的“范式”理论,在分析中医“范式丢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范式丢失”是引起近现代中医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范式丢失”后的中医在管理层面上失去了话语权,并直接导致中医教育、研究的去中医化,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医自身的发展。寻求中医的“范式”回归是现代中医发展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7.
基因组学对中医证候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中医证候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几十年来 ,国内外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学者们把中医证候现代化的研究作为中医研究的重要方向 ,力图通过该项研究揭示中医学的奥秘 ,使中医证和辨证施治更加科学化、客观化。他们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和方法 ,如生化学 (酶学 )、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功能形态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以及分子生物学等 ,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初步证实中医证候具有现代病理生理学基础 ,并部分地阐释了其中医理论的某些细节及其科学性 ,对中医证进行了各种客观指标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沈…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误区山东针灸科学研究所(济南250014)陈少宗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研究也就是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证是中医对患者病状所做出的临床诊断,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证的诊断缺乏客观化的标准,这使得经验成了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游灵”,让人难于把握。...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 2 1世纪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选择。各行各业都在为本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战略。今天的中医不仅仅是在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化土壤中生存与发展 ,而且又是处在高科技时代、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涌进来的极烈竞争的夹缝之中 ,如何在夹缝中拓宽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中医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势在必行。而当务之急是排除影响中医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净化中医发展的环境。1  2 1世纪中医———打开天窗说亮话打开天窗 ,就是打开思维之门 ,转变观念 ,跳出中医看中医 ,跳出中医看社会。打破中医的超稳…  相似文献   

20.
构建开放型的中医保护政策上海黄浦中医医院(200003)陈波导师王浣尘一、问题的提出中医事业的发展面临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是中医学科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中医政策和中医组织、中医人的行为问题。而学科的发展需要中医政策的保障和中医组织及中医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