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可谓中国经济文化强省,近年来在民间美术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江苏民间美术在海外的传播不但有一定的范围广度,而且有一定的水平高度;二是在对外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创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交流是促进中外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江苏民间美术与海外的传播与交流将会为中外文化的共同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论晚清侨务政策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晚清侨务政策的转变杜裕根晚清是中国侨务政策转折的重要时期。中国海外侨民具有悠久的历史,晚清以劳工为主的海外移民高潮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根源。晚清政府面对近代开放的世界与中国社会剧变的形势,为了维护与巩固其封建统治,曾提出与实施了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文集《理论·视角·方法——海外道教学研究》(待出版)的前言。近现代海外道教学是海外汉学(Sinology)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海外汉学的开展而形成与发展的。海外道教学历经百年,早已成熟,值得赞叹,令人敬畏。海外道教学研究作为中国道教学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并介绍海外道教学成果和学者,认识各国道教学的方法论特点,编写海外道教学史,进而阐述产生海外道教学成果的。“文化语境”和作者的心灵,以揭示包含于这些成果中的外国文化。外国道教学者的生活和心灵与我们存在着共性;外国学术界普遍重视翻译;外国道教学者善谈中国周边国家的道教。朱越利,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中秋节刚刚过去,巴塞罗那传来噩耗——旅居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玄裔全真龙门派第24代传人、中国道教海外传播使者田诚阳道长,于2016年9月18日仙逝于巴塞罗那,享年51岁。田诚阳道长为中国道教在海外的传播,为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的接轨,为加深与各国的友好交流,默默耕耘,守护着道教文化在海外的萌芽、成长。如今,仙人归去,本刊谨以此文回顾田诚阳道长对于道教文化传播的贡献,沉痛悼念田诚阳道长。  相似文献   

5.
隋朝以前,琉球列岛与中华大地已有密切往来。明初,请求封敕正式进入汉文化圈之后,琉球更如饥似渴地汲取包括道教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明清锁国,琉球不仅是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中转站,在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过程中,琉球"万国津梁"的意义也应引起世人重视。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和大家一样,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参加庆祝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成立10周年座谈会。10年来,两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自立图强的发展道路,成为国内宗教方面的重要文化和宣传机构。10年来,两社在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反映丰富的宗教生活,弘扬优秀宗教文化,促进学术理论研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特别是贯彻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团结和引导着国内信教群众,也影响到海外宗教界,对大家了解中国宗教的真实情况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在发展与港澳台宗…  相似文献   

7.
各位道长,各位先生: 在西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西安八仙宫、西安市道教协会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的积极筹备下,“西安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此次“研讨会”表示祝贺,并祝愿学术果实穰穰,圆满成功;向远道而来的海外专家学者和国内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向一贯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热情协助陕西道教界兴办道教文化事业的西安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反帝国主义运动与美国新扩张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春龙 《学海》2004,(6):54-59
美国反帝国主义运动具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性质,是美国走向全球扩张过程中统治集团对外政策分歧的产物。帝国主义者激烈主张推动海外扩张,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扩张特性。反帝国主义者虽然反对海外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但他们支持走经济渗透与和平征服的海外扩张道路。因此,反帝国主义运动推动美国走上了一定程度上拒绝战争和领土兼并的和平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9.
萍踪海外30余年间,张大千坚持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探索与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不论是题材和技法还是气韵,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画传统特色;二是在世界各地介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三是以古为基础,开创泼墨泼彩技法。张大千在海外时期对中国画传统的坚守与创新,成功开创了中国画现代变革的新形式,在国际上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张大千的成功之道对当今中国画学习者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海外回族一般指迁居在海外各国的中国回族后裔,他们基本上保留了祖先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在这方面讲,生活在中亚三国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的东干人是最大的海外回族社群,人口有12万之多,其宗教文化生活和中国大陆的西北地区,如陕西、甘肃、青海、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发展迅猛,民营企业后来居上代替国有企业成为引领海外并购的先锋。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取联想集团成功并购IBM-PC业务的事件展开案例研究,期望通过对此次收购涉及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为中国企业今后的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何明 《天风》1997,(10):35-37
近年来,海外有些教会和教会团体,无视西藏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对中国肆意低毁,他们无端指责西藏没有宗教自由,中国政府实施“文化灭绝’等等,为澄清事实,本刊记者随爱德基金会丁言仁副秘书长,中国基督教海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阚保平牧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是一种具有时代要求、中国特色、亚洲特征、国际影响的"全球文化意识"。它作为一种文化对话与合作的路径,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和平发展奠定文化精神资源,塑造一个和谐共享的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以人间佛教的社会姿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与海外相关地区的佛教信仰体系展开不同形式的对话与合作,从而在倡导国际文化新秩序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等华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海神——妈祖及其信仰,随着华人的海外工作或移民得以流传海外,与各地文化激荡交融,影响甚广。传至日本的“天妃信仰”就与当地“弟橘媛信仰”发生融合,本论藉由日本茨城县矶原海岸附近的“天妃庙”——弟橘媛神社为研究案例,自其历史渊源与信仰演变进行分析,试 图说明中日文化与异文化信仰习俗的融合情形。  相似文献   

15.
何明 《天风》1997,(10)
近年来,海外有些教会和教会团体,无视西藏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对中国肆意低毁,他们无端指责西藏没有宗教自由,中国政府实施“文化灭绝’等等,为澄清事实,本刊记者随爱德基金会丁言仁副秘书长,中国基督教海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阚保平牧师——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8)
正佛教是一种世界性宗教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续性,强烈影响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它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适应与改造自然状况的映射~[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深深地嵌入了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位民众都是佛教文化的承载者。随着中国民众向外移居,汉传佛教也随着带到海外,传播范围随着中国移民移居地域的扩大而扩大,正所谓有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7,(1):134-143
自今年起,继施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开始实行了一个新的人口政策。这篇文章以日本及韩国的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新"二孩"政策的影响。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具有社会文化共通性,且在不同时期也经历过低出生率及人口老龄化问题。许多专家指出,中国的"计划生育"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但是独生子女政策在减少人口出生率的同时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中国限制人口增长政策和日本、韩国并不成功的人口增长方案中汲取经验,本文提出,中国应实施"二孩"政策,甚至完全开放的生育政策来取代之前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8.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风格独特,可谓是中国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扬州剪纸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并以其精美绝伦的技艺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张永寿、张秀芳、熊崇荣等剪纸大师们多次赴海外进行剪纸教学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代表。"国际剪纸班"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扬州剪纸的海外教学。扬州剪纸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和教学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邹相 《中国宗教》2018,(8):40-41
一、少林文化走进澳大利亚 20世纪80年代末,少林寺武僧团在海外各国巡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少林功夫、少林文化逐渐成为海外民众认识少林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1999年11月,澳大利亚咏春拳武术总会、澳大利亚澳中基金会先后到访少林寺,盛情邀请永信法师率少林文化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交流。鉴于少林文化的殊胜影响力,2000年初,澳大利亚当地政府邀请少林寺僧团前往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