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淄水泥厂出土玉器宋春霞1992年,为配合临淄水泥厂扩建工程施工,淄博市博物馆和齐故城博物馆联合对施工工地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在两座战国晚期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中,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银器、玉石器、漆器等随葬品达500余件,其中仅玉器就有53件,有璧...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汉代镜范开始一直到今天,临淄齐故城内出土大量镜范资料。伴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临淄齐故城作为汉代铸镜作坊的一个中心已经毫无争议。陈介祺作为晚清收藏大家,开镜范收藏之先河,其铜镜收藏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以临淄、青州为中心的齐国故地。通过对陈介祺收藏铜镜及镜范资料与临淄齐故城内出土镜范资料进行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这一观点。而陈氏所藏铜镜及镜范中的稀有种类也为临淄齐故城铸镜作坊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3.
谌中和  刘志生 《学海》2003,(5):128-130
铜器的最初出现 ,如果以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铜片为准 ,就有六千多年历史 ,但这块铜片是黄铜 ,学术界因此有些怀疑。不过 ,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则肯定地表明青铜器的出现至少已经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在此后的山东大汉口文化晚期 ,以及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诸多遗址中 ,都广泛发现了铜器。这些早期铜器的器形可辨别的主要是刀、锥、斧、凿等 ,大多明显地与手工工具有关。可见 ,青铜器并不是一开始就主要表现为礼器。这主要是因为铜器可以大大地提高石器和骨器的加工水平 ,使石器农具组合达到更高的水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  相似文献   

4.
错金银铜盒     
张越 《管子学刊》2008,(4):F0004-F0004
错金银铜盒,战国晚期青铜器。高12.4厘米,口径12.5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4厘米,盖径14.4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墓址地出土,子母口,口沿部有一对环钮。腹微鼓,平底,圈足。  相似文献   

5.
铜鸟柄灯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08,(1):F0004-F0004
铜鸟柄灯,战国时期青铜器。1992年临淄商王墓地出土,敞口,壁内弧,浅盘,平底略下凸,粗柄,中腰呈倒葫芦形隆起,喇叭形圈足,盘中央有一锥形烛柱。在盘底一侧伸出一圆柄,柄上铸一只小鸟,低首引颈,口衔灯盘,双翅合羽,尾部上翘并呈扇形散开。  相似文献   

6.
国子鼎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11,(4):130-F0004
国子鼎。春秋时期青铜器。此鼎通高33厘米,口径27.8厘米。1956年山东临淄尧王村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该器为子母口,盖面微鼓,盖中间置半环形钮一个。周边饰有三个曲尺形片状钮。直耳按于器口两侧,马蹄形矮足。腹微鼓较深。腹中部饰有一周凸弦纹。  相似文献   

7.
宋代金文著作中曾著录过一件公壶,系公为其女叔姜所作媵器。清代山东境内出土过王妇孟姜匜,也是国为其女嫁给周王时所作媵器,这个姜姓国和文献中的姜姓纪国是否一国,近代曾有争论。1969年烟台上夼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侯鼎和己华父鼎,器与己器共存于一墓的事实结束了已往的争论,证明、纪(己)确系一国。1974等莱阳一座墓葬中再次出土纪国铜器己侯壶。烟台市博物馆收藏一件纪侯钟,与清代寿光出土者铭文有别,传  相似文献   

8.
齐国是我国古代较早认识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国家之一,且特别重视科技的应用与发展。青铜器作为体现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在生活等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至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文章通过大量文献和出土的齐国青铜器实物资料,阐述了齐国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达的采矿业及成熟的冶铸技术,在青铜器制作中,针对不同使用环境和条件而精心设计,自然巧妙地将物理学、数学等科技元素融入其中,注重和强化其实用功能,从而赋予青铜器崭新的生命力,成为齐国青铜器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铜鸭形尊、铜汲酒器和铜餐具等经典之作。它们对于后世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秋,在齐国都城临淄今齐都镇大夫贯村西约300米处,从一座战国基葬中发掘出土了一套直甬编钟,共八件,形制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同时出土的还有伴随的两套青石编磬,每套八件,共十六件。此墓规模宏大,墓口达30米见方,有南北墓道和槨室墓室组成,在墓室四角有四个陪葬坑,西北和西南两坑为铜陶器陪葬坑,东北和东南两坑分别为殉狗坑和乐  相似文献   

10.
陶朴满     
陶朴满朱玉德朴满既为积钱罐,应为最早的货币储蓄器。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征集了陶朴满若干件,其中有详细出土地点的仅有三件,出土于齐国故城西北部晏婴墓东北1华里。B30012号,已残缺,内装五铢钱锈成一体。钱罐的形状很奇特,外形象人头盖骨,青灰色泥陶,...  相似文献   

11.
毕延铭 《管子学刊》2010,(3):122-123
1978年11月~1980年11月发掘的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的西汉齐王墓器物陪葬坑,发掘的五个陪葬坑共出土遗物约12100余件(木质箭杆未统计在内)。除了陶器、铁器、铅器、漆器、泥器、银器、骨器等外,青铜器统计数为6751件,其中铜钫出土3件(出土编号1:83、1:84、1:85),其中1:84残破较甚,残破碎片共计18片,主要为器物颈部、腹部、底部残片。  相似文献   

12.
张越  张连利 《管子学刊》2011,(3):130-F0004
铜鹰首提梁壶。战国时期青铜器。器物通高43.5厘米,口径9.3厘米。腹径21.7厘米,足径136厘米。1996年临淄相家庄六号战国墓出土。由于器盖与器口设计成鹰首形,故称鹰首壶。鹰首壶器口以鹰喙为流,长颈垂肩,鼓腹圈足,颈部有两个对称铆钉状耳。盖沿有一对环钮,套于提梁上,提梁为一弯杆连于两侧S形活动柱上,腹背部饰有一圆环。  相似文献   

13.
王恩田 《管子学刊》2016,(4):125-128
山东招远曲城遗址出土的齐仲簋,是姜齐太公之子丁公吕伋作器。齐仲簋的年代应属周昭王时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西周齐国铜器。《晏子春秋》有"丁公伐曲城"的记载。齐仲簋在招远曲城出土,与齐丁公伐曲城有关。《晏子春秋》的记载多属寓言故事,学界一般并不作为史料引用。曲城出土丁公所作的齐仲簋与《晏子春秋》的"丁公伐曲城"的记载暗合,证明《晏子春秋》一书并非都是向壁虚造,也应折射出一定的史影。包括齐仲簋在内的西周齐国铜器,既少又小,与宋代临淄出土的大气磅礴具有四五百字铭文的叔夷钟、镈,无疑有着天壤之别。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周齐国铜资源匮乏。临朐泉头村春秋墓的发现证实临朐嵩山七宝山是齐国拥有最早的铜原料产地,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时代齐国灭莒并占领莱芜,又把这两大铜产地揽入怀中,为战国时代齐国称"雄",甚或一度称"帝",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齐国历史博物馆座落在临淄区齐都镇。临淄是齐国故都,初名为营丘,是周代齐国的都城,汉代齐国的王城,一向是齐国齐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文献记载相辉映,出土于齐国故城的数以万计的重要文物就是很好的证明。为了珍存文物精华,以供研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  相似文献   

15.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  相似文献   

16.
临淄地区出土特大方形石铲朱玉德,王新良1990年6月,临淄区朱台镇、桐林村东,农民取土时发现一件特大青石方铲。这件石铲长30.7厘米,宽14厘米,孔长5.6厘米,宽2.1厘米。通体磨光,腰部略弯,刃部已有一定的磨损。桐林、田旺村,位于齐国故城西北15...  相似文献   

17.
正博兴县位于山东省北部,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出土了大批的佛教造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博兴博物馆馆藏400余件佛教造像,其中有一批关于弥勒的造像,近期,笔者对这批资料进行了整理。一、造像介绍1、北魏孝昌二年(526)王和之造像座(中插三图1)1990年4月博兴城关镇河西村出土。青石质,上为圆形双瓣覆莲,下为方形座。高20厘米、长70厘米、宽64.5厘米。覆莲座正中为正方形卯  相似文献   

18.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11,(2):130-F0004
白玉双龙双螭纹玉环,战国时期玉器。器物外径11厘米,内径6.1厘米,厚0.4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基地出土。这件精美绝伦的玉佩饰品,其玉料选择考究,品质优良,为新疆和田玉。玉环内外缘雕饰陶文。雕琢柔美规整,陶纹之间透雕双龙、双螭,左右对称。双龙造型曲颈回首,张口露齿。  相似文献   

19.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杨英吉,郑德新临淄乃齐国的古都所在地,亦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之悠久,文物古迹浩繁,享有宏大的"地下博物馆"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将"临淄齐国故城"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将临淄批准并公布为第三...  相似文献   

20.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09,(4):F0004-F0004
白玉透雕玉璜,战国晚期玉佩,器物高5.6厘米,宽12.5厘米.厚0.3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墓地出土。该器物为双首龙形主体造型,两端龙首透雕,尖卷唇,巨目圆珠.独角,利齿,有须。颈饰绞丝纹。龙体表面饰有凸起的勾连云纹,背饰透雕卷云纹,形如龙鬣,云纹中心部分有孔可供佩带穿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