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主词、实践主体和自由本体——从“我”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质性哲学"是我近年来阐发的一套哲学理论,其中包含一种自足的分析方法——异质性分析法。该方法最突出的操作特点是"循名责实",即根据符号所对应的直观情况去考察意识的内容与品质。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实践,意味着分析的着眼点不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而是实践主体用来意指其自身及其客体的符号,即用作实践主词的符号和用作实践谓词的符号。在逻辑关系上,实践主词优先于实践谓词,而充当实践主词的最基本的符号就是"我"。因此,从"我"说起,看看"我"在实际的使用中究竟意指什么,以及它与其所意指的对象究竟是何关系,就成了实践分析的一个合理开端。本文是对这一开端的演示,从作为实践主词的"我"出发,经过作为实践主体的我,达到"我"与我的统一,即作为自由本体的个人。  相似文献   

2.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想成功。不管是在仕途上已经取得成功的,还足让人仰慕的权贵,他们多数不减在成功的基础上更加进取的雄心;即使是在经济上财富多得只认为是一种符号的巨商大贾,也仍然少不了继续竞争的欲望;甚至在技术上有很高造诣的人,也是“学而不止”孜孜不倦,这似乎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筱岚 《天风》2003,(11):49-49
我很幸运,因为我有两个弟弟,他们是双胞胎,但在外人看来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不健康。 十四年前一个夏日的黎明,弟弟悄悄地来到了陌生的世间,来到了我的世界,从此我不再孤单,因为我有弟弟。  相似文献   

4.
中国剪纸是物化的艺术符号。这种艺术符号是与创造者有一定表现含义关联的符号,它的艺术创造是由一个完整的表示成分转化为高级层面且有复杂含义的被表示成分。这意味着剪纸艺术具有了艺术表现媒介的符号系统属性。  相似文献   

5.
固然,这个标题有些嬉笑之嫌.这样设计无非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注意……它源于儿时玩的一个游戏,只是我忘了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一位虚构的君王冷漠无情,突然有所醒悟,便几乎复述了玛丽-托瓦内特的建议:如果臣民们饿了,扔给他们面包就是了.我把君主的这类漫画像看做反模式,用符号代替了面包.  相似文献   

6.
正"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同时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同向文化符号︱︱就是跟当时作为国教的道教有着十分亲密的关联,这使得他们成为后人视野中鸟瞰盛唐气象的一个表符。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  相似文献   

7.
由于职业的关系,作为一位科普期刊记者的我常和科学家们打交道。走进这支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他们向我吐露心扉,为我讲述他们毕生执著追求的科技事业。我这才得知他们的故事很精彩。我常常把他们美誉为“金字塔上的人物”,这是因为这些科学家们用他们的卓而不群的智慧,将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常常思索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这些科学家们投入到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伟大的科技事业?继而,为了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为全人类谋求一个和谐、幸福、和…  相似文献   

8.
私欲与责任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用枪对着其他9个人。20天的海上漂流,我差不多一直坐在救生船的船尾,因为从那儿我可以用枪控制住所有人。如果在这么近的距离我不得不开枪的话,我是不会打不中目标的。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人企图向我扑来。但从他们的横眉怒目中能看出他们对我是多么恨之入骨。  相似文献   

9.
心灵的空间     
正我曾经帮朋友代课,带大学舞蹈系先修班的孩子,他们大概都是大一的程度。因为要代三个星期的课,我很想认识他们,所以请他们画自画像,然后准备两分钟的自我介绍。他们不是美术系的学生,当然自画像画得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也不是要他们画得好,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在镜子里看看自己。课后,好多学生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透过镜子好好地看自己。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在镜子里看过自己,他对自己是  相似文献   

10.
《易经》的卦名、卦爻辞对符号各有所属,以符号为编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必然是易卦符号形成在前,但又作为基础内容存在于《易经》中。易卦整体符号由一、一这两个基元符号组成,这两个符号的基本象征是否为阴阳,以及象征为何种意义上的阴阳,又成为《易经》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此前的一些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的否定意见  相似文献   

11.
把语言看作一个系统早已不再是争论的问题,已为广大语言学者所公认。但怎样理解这一系统?这一系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其特点是什么?却值得认真考虑。索绪尔首先提出语言系统的思想,他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这系统里,只有意义和音响的结合是主要的;在这系统里,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①“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②且不论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因血粘度高,为防血栓,经历了一个月的住医院生活。这给了我培养和考验我信心与爱心的机会。 同病房有7位病友。老、中、青都有。只有我一个是信主的。他们互不关心,闲时喜欢谈谈吃喝玩乐。对于呻吟在床的老年病人有嫌烦厌脏情绪。圣灵敦促我接近他们,对他们传讲福音。病友们  相似文献   

13.
令人心痛的少年日记 这是一个14岁少年日记里记录的每一天的校园生活,读来令人心痛。 “今天我在学校自认为表现很好,可是又被黑打了一顿。他们先把我关在教室里,然后一个个走了进来,我拼命地喊拼命地叫,生怕他们打我。果然他们举着扫帚就来打我,我拼命反抗,结果没用。我哭了。我认为自己不好,被打了也不敢告诉老师。”  相似文献   

14.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瑞明  莫雷  李莹 《心理科学》2005,28(3):738-740
在认知科学中一个经典的争论是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而最近Barsalou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知觉符号理论。本文对这一新理论做了介绍,阐述了它的主要特征,比较了它与命题符号理论的差异,并提供了现今对这一理论的实验证实。希望借此能启发国内的研究者也来关注和研究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伦敦,我的一个印象是,这个城市到处是女王般高贵严肃又亲切和蔼的老人。也有许多老妇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坦荡磊落。他们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坦荡磊落?这个伟大的城市是他们建造的,是他们用青春为这城市的辉煌奠的基。随处可以证明他们曾经创造了这个城市,伦敦没有拆迁,所以92岁的设计师可以指着那座教堂的窗子说:这是我设计的!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还未把心理学的昨天和今天搞清的时候,我在这里斗胆谈起心理学的明天,这确实是有些不自量力。是啊!谁能预料,将来心理学家们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和他们居住的城市里会有些什么作为呢? 莱比锡,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就是在这里建立的。人们曾在这里纪念这一实验室创立一百周年。也许是我来到了这座城市所感到的自豪,使得我无所顾忌了。当然,我丝毫不奢望象冯特在他所处的时代里那样,能够在科学的发展中登峰造极。冯特在研究哲学的学府里创立起一所心理学院,又在这所学院里创建了一所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室;十九世纪末德国和欧美最早的伟大心理学家正是由这里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创  相似文献   

17.
我曾几次接触疯人院里的男人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天地里,他们虽受着百般照料,但其情之凄,其状之惨,笔者不堪言叙。是什么样的病毒侵袭了他们,使他们的心理患上这种泯灭人性的疾病?记下他们的言行,或许能给健康的人一些启迪。 一、他要一个红袖章 他,1953年生,今年整整45岁。黄军帽,黄军装,黄书包,黄球鞋,典型的红卫兵装束,差的只是一个红袖章。他注视我一番后悄悄地拉住我:“你是从北京来的吧?”他叭嗒一个立正,右手举  相似文献   

18.
“一个贯彻到底的新思想总是要简化……但是一个新观点又倾向于过于简化、忽视、无视,并由此而在实际上加以否认。”——约翰·杜威我的目标是要考察杜威在语言学及有关的问题上所必然作出的论述——杜威虽然在他的著作中对语言和符号体系谈得很多,却没有给我们留下他对这些问题的观点的系统论述。我所以选择这个论题的原因是许多现代的哲学家对有关语言诸问题所表现的巨大兴趣。在我结束讲演之前,我还想谈一谈杜威关于语方方面的著述与在这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童年的记忆不多,我只记得自己曾经非常非常笨。笨到什么程度?小学学大于和小于符号,我怎么也弄不清楚两个符号的差别。我知道一个开口朝左,一个开口朝右,但就是分不清谁代表大谁代表小,常常搞混。我的数学老师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惩罚人的招数非常多,我们全班同学都怕他。我每次上课就跟坐电椅似的,只要他的眼神扫向我,我的椅子就跟通了电一样,电得我大汗淋漓。我上课时满脑子都在祈祷,老师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20.
“西满,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说……一个债主有两个债户:一个欠五百德纳,另一个欠五十。因为他们都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赦免了他们二人。那么,他们中谁更爱他呢?”西满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 耶稣对他说:“你判断的正对。”(路:七,41-43) 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比喻,它说明天主对我们是何等慈悲、何等慷慨大方。他见我们无法偿还欠债,他不但不追究,而且永远宽恕我们。赦免我们。 但想了解这则比喻的真谛,我们必须先知道耶稣讲这则比喻的前因后果。 依据路加圣史的记载,当时有位名叫西满的法利塞党人,他可能为了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