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身份的寻求:论希尼的《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成坚 《学海》2004,(4):145-148
希尼(Seamus Heaney,1939-)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82年企鹅公司出版的<当代大不列颠诗歌集>,将其誉为英国当代诗坛最重要的诗人,尽管他始终声称他的爱尔兰身份.然希尼的早期作品中,的确融入了众多英国诗歌传统、众多诗坛前辈和同代的影响,也正如诗人自己所言,"作为作家的最初,他往往是有意或无意地模仿那些注入他耳中的声音"①.  相似文献   

2.
杨荀 《美与时代》2003,(12):81-82
英国著名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开一代先河,为19世纪英国诗歌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那么是什么力量激发起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大自然对诗人的熏染以及诗人对人间的关注和思索。  相似文献   

3.
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从古代歌谣到四言诗、楚辞体、乐府诗、古代诗到唐代成熟的近代诗,一直延续到清代.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诗论的大国,从先秦的典籍谈论,到汉代的<毛诗序>,到魏晋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序>,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到明代叶燮的<原诗>,以至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诗论大著,都曾或论述过诗歌体裁的艺术特征,或论述过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或品评历代诗人的创作得失,构成中国诗论的大观,丰富多姿、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朱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6-136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诗人、画家,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重想象、重灵感,将深邃的思想融汇于一套独特的、充满象征与神话的传说中,常常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和宗教色彩。作为英国前浪漫主史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布莱克的诗以其独创精神,内在活力,深刻的寓意,古朴率真与温柔亲切的特点而著称。他主张人与大自然协调一致,谴责社会生活中的非正义,在写作技巧方面运用自由体诗,这些都促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诗歌《羔羊》(The Lamb)出自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诗歌提出了关于上帝造物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世界所持的态度。本文从布莱克的宗教信仰及婚姻生活来分析《羔羊》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5.
朱莉 《美与时代》2004,(1):69-70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代表诗作,崇高风格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形式上,它以雄伟有力和气度不凡的诗体感染读者;内容上,它包揽宇宙万物,形成一幅幅无边无际、色彩绚丽的画面,情景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6.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7.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诗人通过这一组诗歌,分别从回归园田、与友小聚、躬耕园田、携侄出游、远游归来等五个不同的侧面详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个决心归隐、追求精神自由、悲天悯人、安贫乐道的隐逸的文人形象.  相似文献   

8.
周艳秋 《美与时代》2008,(1):129-131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小说一版再版,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并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大奖.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诗怪"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以朦胧艰涩的诗篇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新诗坛独树一帜.他在早期出版的三本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中,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歌唱死亡和梦幻的境界,诗作中弥漫着颓废、消沉、失望的气息.但是,在这表面的歌唱背后,却包含着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出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 C·P ·斯诺曾说过:"我所认识的科学家多半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个人处境都是悲剧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单的,有时我们通过爱情或感情或创造性要素来逃避孤独,但生命的愉悦只是我们给自己造成的聚光点,道路的边缘依旧漆黑一团,我们每个人都将孤零零地死去."[1]作为一名诗人,较之科学家常常对生命有着更为敏锐的感悟,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诗人对生命有着更为复杂的体验.而李金发骨子里的悲剧生命体验、丝丝缕缕的忧伤与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凉,自然而然与其身为诗人的身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代孕人工生殖是合法的医疗手段.<布雷热报告>等调查报告对英国代孕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实现生殖自由、子女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平衡,英国拟制定一部专门的<代孕法>.  相似文献   

11.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芳 《美与时代》2005,(11):83-84
作为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是当之无愧的.他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红字>思想深邃,想象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引起了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评论,被公认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引言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国18世纪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他的讽刺以生动多趣和运思深刻而著称,而且以手法的多样性见长.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利立浦特游记>通过格列佛的游记,揭露了"小人国"中小人以种种卑鄙的手段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政客们以鞋跟高低不同而分党派,为鸡蛋从大端还是小端打开而战争.作者用这些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借此讽刺了英国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党派纠纷和以宗教分歧为借口的侵略政策.本文就"小人国"来谈谈斯威夫特是怎样借助生活中的琐事,运用夸张、对比、反语和含蓄等多样手法,对这些丑恶现象加以揭露和讽刺的.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文学的最早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登上历史舞台,一出场便以极崇高的姿态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极具艺术审美价值的中国的<诗经>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可谓开山之作,之后产生的一系列文体,诸如散文、小说、戏剧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诗歌的衍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贺莹 《美与时代》2005,(3):77-80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枝奇葩.终其一生的创作,诗的数量不过90余首,虽然数量不多,却开拓了一条中国新诗创作的新路径.众所周知,为戴望舒奠定诗坛地位的诗歌是<雨巷>,但是<雨巷>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创作风格,而且也不能反映他以后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过程.对于戴望舒诗歌的研究,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宏观的把握,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雨巷>,给人以戴望舒的作品风格局限于此的错误印象.所以,戴望舒的诗歌是复杂而充满了艺术之思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时期,便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的.如果仅仅以戴望舒自己的诗歌理论<诗论零札>为标准,来论述戴望舒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就会走向偏颇.作为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曾经写道:"据我的猜测,对于新诗要不要用韵的问题,望舒对自己在三十年代所宣告的观点,恐怕是有些自我否定的."(1)  相似文献   

15.
汪维藩 《天风》2008,(7):30-31
<赞美诗(新编)>收进的400首诗歌中,有几首是我百唱不厌、每次都能从中汲取灵性滋养的.其中之一,是吴耀宗先生的<乐献我躬歌>(<赞美诗(新编)>第353首).  相似文献   

16.
《诗经》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的悲剧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它所收集的各类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几千年来尤为人们喜爱并传唱不衰的则是其中70余篇关于爱情婚姻的诗歌.千载而下,其能感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固然重要,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诗经>爱情诗中女性形象本身固有的悲剧色彩更促成了它的久唱不衰.  相似文献   

17.
引言:诗人孔子 孔子重诗,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人们未必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即"诗情"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中的本源意义.其实,孔子的全部"仁学"思想.乃至后来的整个儒学,都可以概括为一种"诗情儒学".换句话说,人们对于孔子"诗学"在整个儒学中的意义的理解还是很不充分的.为此,我们不妨重读<论语>.  相似文献   

18.
杜悦英 《美与时代》2005,31(12):84-85
朱湘是一位具有独特民间化风格的诗人,他从民间资源吸取营养,丰富了个人的诗歌艺术表现观,为现代新诗传统的确立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解读奥斯丁     
约翰·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法律哲学家,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又被尊称为"现代法理学之父".其思想独树一帜,开创了分析法学一派,对以后的一些法学流派影响巨大.奥斯丁的<法理学讲义>思想核心包括:法律命令说、实在道德论、确立法理学范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相互动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的转换,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文精神的世俗沉沦导致了诗歌的困境,诗歌的困境又加剧了人文精神的世俗沉沦.诗人开始制造诗歌事件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大众也由对诗歌文本的关注转向对诗歌事件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