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五代时期佛寺壁画里的文殊形象,常和普贤相对而出,也常见于对“维摩示疾文殊来问”这一情形的描绘中,在寺绘里文殊菩萨常坐骑于狮子之上;同时,文殊形象也有五髻文殊、千钵文殊、五台山文殊变相等形式.通过比观典籍文字的记载和今存的文物壁画,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印证、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讲经法会与开光法会常新今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四(公历5月26—29日),五台山殊像寺隆重举行了“文殊菩萨暨五百罗汉开光盛典”,揭开了中国五台山佛教文化节的序幕。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是文殊菩萨祖庭,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圣像是名闻中外的造像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3.
1、演教寺在中台顶。取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演教说法之意。文殊,全称文殊师利,亦称曼殊室利,为古印度梵文Manjusri的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中国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道场。东晋时候翻译的《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向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请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叙述世尊岩金刚密迹主菩萨  相似文献   

4.
站在台怀镇地面的北部,翘首北望,可以看见一座巍峨壮观的宝塔耸立云霄。这座宝塔的所在地就是五台山七佛寺。七佛寺名称源于《长阿含经》,《长阿含经》载:在释迦牟尼之前已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图、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统称“过去七佛”。七佛寺之名即缘由于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法道场,又因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因而为之立寺,以作纪念。五台山别的寺院均以文殊菩萨为主要供养的对象,唯独此寺以七佛为供养主尊,这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佛教现象。沿着寺前弯曲的水泥小路向上攀登,天王殿额“七佛寺”三…  相似文献   

5.
佛国五台山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环周五百余里,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是蜚声于国内外的佛教圣地。佛国沧桑当北魏拓拔氏雄据北方,定都大同之时,华严学流行,并传入五台山。《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文殊菩萨住在清凉山。华严学者认为,清凉山便是五台山。魏孝文帝在山上建大李灵鹫寺,清凉寺、佛光寺等也相继建立,由此形成文殊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北齐时,五台山的佛寺增至二百余所,以至北齐不得不倾八州赋税收入供养僧众。北周武帝灭佛,五台山佛教衰落。隋初,文帝在五个台项各建寺院一所,并设斋度增,自称佛弟子。五台山佛教逐渐复兴…  相似文献   

6.
《赞文殊菩萨偈注释》一书是五台山圆照寺原住持清海法师的弟子、今广东潮阳峡山妙吉祥堂住持妙空法师弘传文殊思想的著述。全书内容依次为《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佛经)及妙师所作《赞曼殊师利菩萨五字真言威德偈》、《曼殊室利十种无尽甚深大愿》(佛...  相似文献   

7.
千钵文殊的产生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千钵文殊菩萨,自从其本经《千钵文殊经》被判定为伪经以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这自然与一段时期内一度贬低伪经价值的观念有关,但现在看来,千钵文殊及其本经在中国密教史和五台山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与五台山文殊信仰的进一步确立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千钵文殊之本经《千钵文殊经》,属中土伪造,似无疑义,但千钵文殊与其本经在形成上是否完全一致?其产生的具体过程和背景及其意义、影响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文殊是释尊的左胁侍,位于诸菩萨之首,所以五台山就成了中国佛教名山之首。随着文殊信仰的流布,五台山也传遍了国内外。至2015年计,国内有12座五台山,国外有3座五台山;而以五台(山)命名的寺(楼)等达20处。它反映了文殊信仰在国内外的传播,证明了文殊信仰是一种超越时代、地界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的世界佛教信仰,五台山是世界文殊信仰中心。  相似文献   

9.
殊像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殊像寺,原名殊祥寺,位于台怀镇西南凤林谷口的北侧,距台怀镇里许。明弘治九年(1496)该寺大殿内塑了一尊文殊菩萨骑狮子的塑像,造型逼真,气势磅礴,为五台山寺庙中最大最精的文殊像。《清凉山志》称其为“神人所造,见者肃然,生难有...  相似文献   

10.
文殊菩萨作为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菩萨之一,在石窟造像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特别是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变化很大。通过对北朝至隋唐的石窟造像中文殊菩萨式样变化的梳理,概括文殊菩萨形象的不同式样及其产生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蒙古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睺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既是明清律宗授戒法的重要法源地,也是律宗授戒法系活动的重要地域之一。明清律宗授戒法系的祖师是如馨律师,如馨律师的受戒及其戒法来源与五台山文殊菩萨有关。如馨律师之后,分别有千华系、圣光系、三峰系、古林系等支系,与五台山有关的法系主要集中于圣光系和千华系。以"宗师"为线索,对五台山律宗授戒法系的概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得力助手,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文殊菩萨彩塑遍及全国各地寺院,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无疑是文殊菩萨彩塑艺术的集中地。五台山现存有从唐代至今的30余尊文殊菩萨彩塑,既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感,又有佛教造像艺术的共性,也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艺术成就,更加彰显了五台山文殊道场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说法显灵的道场。早在北魏时就成为闻名天下的文殊菩萨圣地,随之文殊造像也相继流行。特别是在唐时,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以文殊菩萨为主的殿堂塑像更是满目皆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彩塑是五台山佛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有从唐代至今各个朝代的30余尊千姿百态的文殊菩萨彩塑,充分体现出各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以及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与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不仅是宗教艺术,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文殊菩萨     
《五台山研究》2010,(4):F0004-F0004
文殊菩萨是印度佛教中的上首菩萨。位居一切菩萨之酋,佛经称之为“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济世无穷。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的传入.文殊信仰日盛.并于唐代初期钦定山西五台山为文殊道场。  相似文献   

16.
五台风光     
崔玉卿 《五台山研究》2012,(2):46-60,66
五台山,以是由五座如垒似台的山峰组成,故名。这五座山峰,微妙神奇,气象万千,钟灵毓秀,美不胜收。早在蒙宪宗七年(1257)时,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八思巴(1235--1280)就遵照忽必烈大王之命,前来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祈愿时就住在西天寺。他为解脱之法幢矗立并保佑众生,于是年7月20日写下了《赞颂文殊菩萨——珍宝之鬟》的诗歌。其日:  相似文献   

17.
五台风光SSCI     
五台山,以是由五座如垒似台的山峰组成,故名。这五座山峰,微妙神奇,气象万千,钟灵毓秀,美不胜收。早在蒙宪宗七年(1257)时,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八思巴(1235--1280)就遵照忽必烈大王之命,前来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祈愿时就住在西天寺。他为解脱之法幢矗立并保佑众生,于是年7月20日写下了《赞颂文殊菩萨——珍宝之鬟》的诗歌。其日:  相似文献   

18.
钦差敕建五台万圣佑国南山极乐寺传戒碑记山西太原省宁武太谷河曲县延庆离相香一观音寺三处传戒方丈和尚智彻大禅师撰文直隶正定府正定县黑寨村持戒弟子优婆塞李自蹊法名真裕书丹盖闻佛法从西方而来,正教自东土而兴。五台山乃文殊菩萨所住,原来是千佛万圣出世现化之地,...  相似文献   

19.
镌刻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海棠山摩崖造像,在全国极为罕见,独放异彩。现存190尊造像,分布于73处、163龛中。镌刻造像突出了藏传佛教信徒崇拜和信仰的诸佛、菩萨、救度母、明王、佛母、天王、护法神、祖师、高僧等像。海棠山岩石上镌刻的文殊菩萨造像共有10尊,白文殊菩萨造像有一尊,此外还有一尊文殊菩萨所化现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刚造像。通常文殊菩萨的雕、塑、画像都是坐或骑在狮子背上,而海棠山雕刻的文殊菩萨造像都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因造型较为复杂,所以均采用了坐在各异的莲花座的造像。这些造像的造型无一雷同,在全国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发展、流布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菩萨信仰。以文殊菩萨是结集大乘经典和受持般若经的菩萨,故说他是大乘空宗的肇始人、般若智慧的化身。因此,文殊信仰就是随着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经和华严经的流布而从印度东南传到南方、西南、西北、北方、东北方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