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人的能动性称之为“主观能动性”,是我们长期使用的一种提法。这种提法是否科学?我认为有商榷之必要。这里的问题在于,人的能动性是否必须冠之以“主观”二字,也就是说,把人的能动性归结为“主观”能动性是否妥当。“主观”这一概念有其特定的涵义。“主观”是相对于“客观”而言,是指人的认识、意识、精神方面。而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能动性,是人作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人对客体的关系,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很多研究者都认同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所开辟的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穷尽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思考,马克思的思想仍有极其重要的具有导向性意义,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来理解现实,放弃了对“能动的方面”的认识;唯心主义虽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却执迷于思维的绝对性,把能动性抽象化,能动性脱离了现实。在这种情形下,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强调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理解现实…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的能动性问题是理论宣传和研究经常涉及到的一个问题,但对于人的能动性的含义和形式等基本理论问题,理论界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人的能动性问题的理论研究才有了进展,但就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些研究还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4.
人的认识选择性问题,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主客体关系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从客体到主体和从主体到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客体本身的结构和属性制约、决定着主体的活动并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日益明显地揭示着,主体能动性是按双层双向建构的关系发展着:第一层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第二层是群体与个体的双向建构。通过这种不断地双向建构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日益提高。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作为历史主体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历史客体)相互间是个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6.
《哲学堂》2004,(1)
本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历史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和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能动性问题,认为我们在现实的分析中只讲述客体,偏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忽视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因此,本文认为只有坚持对历史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分析,才能科学、全面地说明社会历史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论释主体与客体互相关系的辩证法,应以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解决为前提。所谓主体与客体的问题,实际就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的问题。只有承认精神是物质某种方式的反映,才能正确处理实践中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获得实践的成功。所以,在哲学上,不能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谈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不能离开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来谈主体的能动性。近年来,哲学界有人虽然使用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概念,但是却主张“超越”唯物  相似文献   

8.
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等根本属性,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其中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关系就是主体性的突出表现。因此,正确理解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主体的根本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对客体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体能动性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特别是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是理解认识主体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1 要弄清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问题,首先必须对能动性作出科学的理解。 一般地说,强调主体的作用并非始于近代。早在古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就提出过有关思想,如柏拉图将精神性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和存在根据。然而,只是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中,主体的作用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强调主体(在近代哲学家那里往往就是“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能否一概地视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10.
论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只有作为主体的人与其他存在物之间,才构成社会性的主客体关系。就是说,只有人才能成为主体。这表明,人作为主体,具有不同于其他存在物的特性。其中能动性,就是主体的一个主要特性。主体,为什么具有能动性,它的深层根据何在?主体实践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如何?其间有无规律性?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而人是中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真正动力源。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动物。这种“自觉”的功能是由劳动产生的。在劳动与人的自觉能动性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文化,文化既是从劳动到人的自觉能动性之间相连的纽带,又是塑造不同的人的原因。广义的文化具有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  相似文献   

12.
华东地区、福建省外国哲学史研究会1988年年会于3月5日至10在厦门召开,会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主体性问题: 一回顾和论述了哲学反思主体性的认识史。多数人认为,哲学对主体的反思开始于近代哲学。夏基松以科学发现为着眼点,论述了近现代哲学对主体能动性的认识。他认为,近现代主体能动性思想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一种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另方面则是人们交互作用和活动的产物,因此,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的研究,离不开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分析。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社会总系统,是由社会的客体系统与  相似文献   

14.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笔者的主要观点是: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发,从这种关系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即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关系出发,来探讨认识的源泉。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对人的作用,二是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前者是认识起源的自然基础;后者则是认识起源的社会实践基础。它们构成了  相似文献   

15.
杨寿堪 《哲学动态》2001,1(10):28-31
元哲学的共性与个性 ,即哲学自身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哲学的本性至关重要。当我们反思半个世纪来我国哲学所走过道路的时候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 :哲学与政治关系始终没有很好解决 ,不是走向这个极端 ,就是出现另一个偏向。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对元哲学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 ,缺乏真正了解所致。1   哲学 ,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研究两类问题 :一是客体 (自然界、人类社会 ) ;一是主体 (人自身 )。前者是关于世界的存在问题 ,它要解决的是如何认识与改造世界 ;后者是关于人的存在问题 ,它要解决的是如何理解人与…  相似文献   

16.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远志明和薛德震合著的《社会与人》一书,所谈内容及其顺序安排同目前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基本相同,但使人耳目一新的则是它从一个新的角度——人的劳动、人的需要即人的主体方面展开的.在作者看来,目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于许多现实问题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其认识论原因在于忽视了这一方面.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客体规定之后,对现行教科  相似文献   

17.
刘奔、李连科在《光明日报》1983年2月1日发表《自我认识与精神文明》一文。文章说,一个人想要做一个自觉的人,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主体认识问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外界(自然和社会),一是认识自我本身,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在认识的主体——客体关系中,自我不仅是主体,有时也是客体,是认识对象。自我究竟怎样认识自身呢? 首先,认识自我,就既要区分主体和客体,又要区分主观和客观。自我具有二重性:作为认识者,他是主体;作为被认识者,他又是客体。在自  相似文献   

18.
1 对主体一客体的研究开始是侧重从本体论角度展开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的规定性便等于主体的规定性,自然的规定性便等于客体的规定性。于是人们一方面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另一方面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界定很难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只有人才能是主体,而自然只能是客体。但是这种界定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客体不仅有自然,还有社会和思维等,它们与主体处于不同的具体的对象性关系之中;而自然界本身也并不都是客体,只有与一定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的自然存在物才转化为客体。另一方面,人并非都是和总是主体,他们也有作为客体而存在和活动的时候,这在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和客体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此,仅从实体的意义上考察主体一客体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9.
应当: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的过程正是主体与客体不断矛盾又不断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的把握,使得人的活动合乎客观规律。同时,由于主体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语),使得其活动也是一个合乎自身目的的过程;人总希望把世界的现实状态改变成自己所期望的状态,而不希望把它变成一种“异己物”。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20.
问题对主动触觉长度知觉的研究,较为重视触知方式的影响作用。如Hohmuth 等人的研究。王甦近年来从触觉长度信息加工的角度,着重研究了触知方式对触觉长度知觉的影响作用。如用食指从客体一端摸到另一端,触觉长度信息是通过手的连续运动而得到的,在知觉进程中有信息的不断累加;如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客体的两端,则可立刻知觉客体的全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