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正 《法音》2008,(6):4-5
本刊讯5月29日上午,"中国佛教界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在四川成都宝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副会长刀述仁居士、学诚法师、戒忍法师、永寿法师、明生法师、祜巴龙庄勐长老、觉醒法师,香港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法师,在四川地震灾区赈灾的台湾佛光山、法鼓山、  相似文献   

2.
路平 《天风》1996,(10):48-48
台湾教会积极参与台风灾后救援工作 8月初“贺伯”台风袭台,为台湾30年来造成最大水患的风灾,灾情严重。世界展望会预定筹募援助基金新台币5000万元,来推动“重建家园计划”。展望会的一位牧师表示:对教会来说,这是将信仰化作实际行动的时机。教会不但积极捐款赈灾,更要把救援物资送达灾户的手上。台湾长老总会已捐助新台币100万元,其负责人曾去阿里山等山地探视慰问会友。  相似文献   

3.
爱人如己     
常见有报道:“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为了救助各类灾害中的受伤者,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的献身精神;现实生活中的扶贫赈灾、义务献血、直至为人捐献内脏器官、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帮扶资助等等。小至生活中碰到的微观琐事:如公交车上争先为老弱、孕妇儿童让座;扶着盲人宇越横行道线;自己不慎走路碰撞了人,对方先一声:“对不起”;碰到有利益冲突时,先礼让三分,谦卑容人……  相似文献   

4.
路平 《天风》1995,(1):48-48
发挥基督徒公益精神 港举行“步行筹款” 香港“教会同行为公益”步行筹款活动,定于1995年1月7日举行。香港基督徒公益金筹募委员会为唤起香港教会及信徒对社会的关注,要求基督徒们全力参与,共同筹募公益金善款,以救助贫病等有需要帮助的市民。  相似文献   

5.
常妙 《法音》2008,(7):52-55
本刊讯7月6日至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副秘书长陈文尧先生一行4人赶赴四川成都、绵竹考察灾后重建情况,筹划部署佛教界下一阶段赈灾工作。学诚法师一行于7月6日下午抵达成都,7月7日上午在四川省佛协副会长、新都宝光寺方丈意寂法师、省佛协秘书长王立军居士、省宗教局周小鹰处长等陪同下赶赴绵竹灾区,先后前往绵竹体育中心仁爱  相似文献   

6.
自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哲学极为重视自身“体系与理论”的“重建”工作,并相应地重建了一个“心物合一论”的折中主义哲学体系。一、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重建体系通常所谓的“台湾哲学”,是指受台湾当局严密控制的官方统治哲学、“三民主义哲学”。三民主义,本来是孙中山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而不是当作一种哲学学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自然也有它的世界观,但孙中山首创并阐述这个纲领时,并未将其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使之上升为一种哲学学说。三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正式提出来是在一九二四年以后。一九二四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把原来  相似文献   

7.
<正>两岸同胞血脉相连、骨肉相亲,台湾地震虽然摧毁了高楼大厦,却无法震垮两岸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灵桥梁。2月6日凌晨,中国台湾省南部发生6.7级地震,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地震灾情牵动大陆同胞的心。大陆各宗教团体也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各种赈灾活动,表达关切,奉献爱心。台湾地震发生后,中国佛教协会立即致电台湾佛教界表达关切与慰问。2  相似文献   

8.
海外及台湾部分学者论新儒家及文化重建(续)龙佳解(湖南大学)二、中国文化重建的哲学省察傅伟勋自叙其尝试中国文化重建课题的哲学省察的直接成果是:一是获致了“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论”的结论,作为中国文化重建的立场;二是构想出“生命的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郑志明教授谈台湾当代民间宗教1996年9月6日,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教授郑志明先生在四川联大宗教学研究所作学术报告时,谈了一些他对台湾当代民间宗教的看法。郑教授指出:当今台湾是一个众多宗教滋生的地方,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民间宗教极为活跃。台湾民间宗教信奉的神明有同有异、其宗教仪式有繁有简、徒众有多有少、影响面有大有小,对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郑教授对台湾民间宗教的多重至上神崇拜现象作出了“多元多统”和“多体多中心”两种诠释…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9)
港台佛教界发扬慈悲救世精神,积极开展有关活动,踊跃捐款,救济苏皖等省灾民。香港佛教青年协会从7月21日至24日在港九积极开展筹款活动,四天中共筹善款32万多港元。还有许多佛教寺院、团体和个人都慷慨解囊,捐款救灾。台湾“中国佛教会”于7月中旬发出“紧急启事”,展开救灾的募捐活动。“启事”呼吁岛内“佛教同道,本着佛陀慈悲济世精神及同胞感情交流与切肤之关怀,以发挥同胞手足之情,共伸援手,慷慨解囊捐输,以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9,(3):35-35
德国总理默克尔夫人要求教宗澄清二战屠犹立场,基里尔获选为俄正教主教长,联合国启动“世界社会公正日”纪念活动,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援助四川重建,呼吁全港教会信徒踊跃捐献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佛教为案例,对"5·12"四川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安县等地受灾人群信仰状况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自由座谈等社会学实证考察方式进行了调研.调查表明:佛教界闻灾而动,寻声救苦,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赏佛教界在赈灾中的积极作用;佛教在赈灾中所发挥的心理安定、心理救援、生死安顿、生活充实、慈善公益等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秩序稳定功不可没;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度最高,92.8%的佛教信众认为"信宗教与信党和政府无冲突",佛教信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率是97.3%,高于普通民众;调查表明:正信宗教尤其佛教的适度发展,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益无害.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在赈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外部看,政府和社会对宗教的知晓度、认同度及宗教参与救援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从内部看,佛教自身存在寺庙引导力薄弱、僧尼老龄化、低素质化,部分寺庙僵滞于农耕社会的民俗信仰型态.必须痛下决心推动佛教向文化型、法治型、慈善型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震后随想     
沈学彬 《天风》2008,(12):4-4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据统计强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员近九万,造成的财产损失难以估算。得知灾情后,上海市基督教两会立即行动起来,号召全市的教会及基督徒为灾区捐款。数天内,全市基督徒为四川地震灾区的赈灾捐款达450万元人民币。通过电视和报刊,我们看到在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4.
短讯     
《天风》2009,(11):34-34
2009年9月6日,福建省邵武市东关基督教堂号召全市基督教会堂点开展向台湾灾区赈灾捐款活动,礼拜结束后弟兄姊妹踊跃捐款8000多元,通过福建省基督教两会送达灾区。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国两制”构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立足点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它对规范两岸关系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面对两岸形势的新变化 ,我们要坚持以和平统一的两手策略对付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反对统一的两手伎俩。一方面通过和平谈判、发展两岸民间交流等形式“促”台统一 ;另一方面作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 ,“逼”台接受和平统一的方案。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成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31日上午,经历了地震考验的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幡幛高扬。来自两岸四地的500余名道教界人士,云集鹤鸣山道源圣城,举行"中国道教界为汶川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诠释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伦理生活的基本问题.从诠释学的角度对“义”与“利”的原义考察、“义利关系”的深意挖掘、“义利观”的时代意蕴找寻是一种新的诠释重建.这种新的诠释重建有利于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9,(1):39-39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利用国庆假期到四川地震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区神长教友。2008年9月28日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风尘仆仆到达成都后,即听取四川省天主教“两会”关于汶川地震对全省教会灾情和自救的汇报。四川省政府宗教局余孝恒副局长、李兆全处长就有关四川天主教灾后重建等问题,同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0日-12日,由台湾高雄道德院和台湾中山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道教仙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高雄中山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福建、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和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加  相似文献   

20.
楠楠 《法音》1993,(10)
8月17日下午,南通市佛教界为通州“6.28”特大自然灾害赈灾捐款仪式在通州市观音山镇工业总公司举行。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南通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狼山广教寺都监兼首席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