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论语》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自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孔子与《论语》的命运随着国运的兴衰而上下起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一场传统文化复兴热潮,《论语》在其中居高不下。围绕《论语》而兴起的"论语学"随之悄然复兴,对《论语》的研究与诵读成为风尚。不过,就"论语学"史的专门研究而言,结合玄、佛思潮解读魏晋南北朝诸多的《论语》注释著作,却是个公  相似文献   

2.
朱大星 《中国道教》2004,4(4):19-24
《老 子 》一 书 ,自 其 产 生 以 来 ,注 家 蜂 起 ,遂 演 为 “河 上 公 注 《老 子 道 德 经 》二 卷 。 ” 《宋 史 · 艺 文 志 》、一 门 学 问 — — 老 学 。 在 众 多 《老 子 注 》中 ,河 上 公 注 郑 樵 《通 志 》亦 皆 著 录 。 而 唐 刘 知 己 子 玄 谓 《老 子 》流 传 较 广 ,影 响 也 较 大 。 无 河 上 公 注 。 释 氏 亦 多 非 议 , 《法 苑 珠 林 》卷 六 十 九 ⑤ 河 上 公 《老 子 注 》相 传 为 河 上 丈 人 或 …  相似文献   

3.
由法国当代著名学者若望·迪罗塞和若望·玛耶合著的《天主教简史》(原名《公教史》),已由天主教上海教区梅乘骐老神父从法文译成中文(沈保义校),最近已由上海教区光启社(上海蒲西路120号)出版发行。〔沪出内准(89)119号〕,每册1.50元。《天主教简史》是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知道?》大型知识小百科丛书的一种,已被译成38种文字,在42个国家出版发行。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天主教二千年来的历史,是教会史的一本简易读本。为了帮  相似文献   

4.
《医理精华》是一部重要的印度梵文医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理精华》(Siddhasāra)是一部约成书于七世纪中叶的印度医典。它曾被译成藏语、于阗语、阿拉伯语和回鹘语等文本,流传于西域、敦煌、西藏、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区。本文从敦煌学、本草学、佛教医学三个角度对《医理精华》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它在中印医药文化交流史中的巨大价值。同时,也介绍了该医典的汉译情况。  相似文献   

5.
刘智《天方性理》图传的"最初无称图"中设了三个问题,并以三个问题的逻辑推进为线索解释苏菲认主学的最高本体论原则"最初"或"真体",即绝对存在、本体。所设问题表现出显著的中国哲学问题意识。本文着重从文本上分析刘智《天方性理》"最初无称图"中所设的问题,并在苏菲认主学语境下与本经首段之所从出的《昭微经》进行对比,考察刘智在中国哲学语境下问题意识的转变和丰富。藉此以洞察先贤在伊斯兰中国化过程中进行形上体系建设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3)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宋释僧璩撰,璩姓朱,吴国人,今江苏吴县也。为僧业弟子,业从什公受学,专攻《十诵》。璩于宋孝武世尝为僧正悦众。事迹具详《高僧传》本传。昔汉魏之时,戒律未传,出家者只剃发赤衣以殊俗耳。自曹魏末,康僧铠、昙谛东来,谛出《昙无德部羯磨》一卷,铠出《四分杂羯磨》一卷,集十梵僧羯磨受戒。二人既皆宗《四分》,故东夏相沿至今,皆依《四分》受  相似文献   

7.
蜚声伊斯兰世界的伟大经注──泰伯里及其《经注大全》穆萨·马斌《古兰经注释大会》(,又译作《古兰经解总汇》和《古兰经注集成》),是一部蜚声伊斯兰世界的完备之经注,共30巨册,为中世纪伊斯兰教逊尼派著名经注之一,被公认为传述经注学的典范。注者是早期经注学...  相似文献   

8.
什么东西叫佛性?我们先看印顺老的评价。若依印公的研究,从中观学角度看"空就是佛性","一切凡圣众生以空为其本";若依唯识论者,《大涅槃经》说如来藏名为佛  相似文献   

9.
人们大都认为扁鹊(秦越人)擅长于诊脉、发明了脉学,后世的一些脉学著作包括淳于意学医用的教材也大都冠以扁鹊之名。然而,仔细研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下简称《扁鹊传》),却发现这是个误解,扁鹊本人并不是靠脉学诊断疾病的。  相似文献   

10.
论杰姆逊文化阐释学的哲学基本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杰姆逊文化阐释学的哲学基本点毛崇杰一、杰姆逊的理论性格弗·杰姆逊为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由于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与对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被公认为当今具有深远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权威。在70—90年代间,他写出了一系列著作,如《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语言的牢笼》(1972)、《政治无意识》(1981)、《诊断学》(1982)、《后期马克思主义:阿多尔诺或辩证法的持久性》(1990)、《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91)等。这些论著被译成不同文字,为杰姆逊…  相似文献   

11.
工布查布是我国清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蒙古族学者,在佛学、史学、语言学、译经等领域成绩斐然.他以精通多种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优势,对促进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特别是对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尤为卓著.他用藏文著成《汉区佛教源流》,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译成藏文,还将藏文《佛说造像度量经》译成汉文.  相似文献   

12.
广州“先贤古寺”——大北门外清真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先贤古墓,俗称回回坟、大人坟或响坟,坐落在流花桥之桂花岗。相传为唐时来华传教的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艾布·宛葛思的茔地。长期以来,先贤古墓作为伊斯兰教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殊不知在墓院内,原来还有一座颇具规模的清真寺,与先贤古墓相辅相成,并早已成为广州著名的清真寺。一、先贤古寺是历史上广州著名的清真寺之一由先贤古墓院内保存的诸多碑铭看,墓院内早先就已建有礼拜寺,经历代发展,至清初重修时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广府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其根据如下:《重修先贤古墓清真寺碑记》,碑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三…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典诠释》及其汉译本《教典诠释》亦称《教义学大纲》,是奈赛斐《教典》的注释本。《教典》的作者奈赛斐,全名欧麦尔·本·穆罕默德·奈赛斐(1068-1142),是马图里迪学派著名教义学家,著作多达上百种,其中《教典》是最经典的著作之一。该书诠释了马图里迪教义学的重要问题,对正统派教义进行全面精简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典》的释本据说多达十四种,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7月23日至24日,"中国伊斯兰教传承与发展——先贤刘智及金陵学派思想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净觉寺召开。一、会议概况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纪念先贤刘智,弘扬伊斯兰教中正思想,传承金陵学派伊斯兰教中国化传统,展现当代爱国爱教精神",会议由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和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主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公羊》学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经学首推《公羊》。《公羊》大师最著称者 ,非董仲舒莫属。董氏能从《公羊》中发挥出自己的学说 ,与其方法密不可分。他的这一方法 ,在西汉今文经学中极具代表性 ,更给其后二千年经学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大凡在经学义理方面有所成就的经学家 ,都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或暗、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董氏这一方法。一董仲舒是经学史上借用典籍以言己学的开山人物。他研治《公羊》 ,不是为了墨守其学 ,而是要借以建立自己的董氏《春秋》学。他的治经就不可能以文字训诂为主 ,“我注六经” ,而只能是“六经注我” ,以解经来灵活地阐发己说。《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比较完全”的西方伦理学史著作,是谢晋青一九二二年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西洋伦理学史》的作者,是日本伦理学家三浦藤作。一九二一年七月,他在东京中兴馆出版了这本书。谢晋青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将这本书译成中文,经高一涵校正,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一九二五年底初版发行。解放前,外国的一本学术著作出版后,这样快就被翻译介绍到我国确实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初,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E. 巴尔发表了一本题为《G. 卢卡奇》的著作。1972年该书被译成法文,书名改为《卢卡奇的思想》。该书介绍了卢卡奇的生平、思想路线和他的理论活动。作者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他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活动对历史、对欧洲共产党的发展曾有过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86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贵阳电记者潘帝都报道:贵州省大方县东关乡彝族农民罗文笔一家四代,从事彝文翻译70余载。到目前为止,先后翻译700万字的古彝文书籍,被人们称为“彝文翻译世家”。早在1916年,罗文笔就将天主教的赞美诗译成汉文。随即又将其译成汉文、拉丁文和彝文对照本,集为《爨文丛刻》,开创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论语》是反映孔子思想的主要典籍,《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学而时习之”章又是第一篇的第一章,其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自然可知。因此,研究孔子和《论语》时,首先把这一章的言词语句和精神实质搞清楚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可惜的是,自古至今,很多人对这一章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该章共有三句话,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目前人们根据历代多数学者的注释译成的白话一般是:孔子说:“学了后再时常(或按时)温习,不是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相似文献   

20.
拉毛才让 《法音》2021,(1):34-38
《释轨论》是古印度世亲论师所著的一部佛学经典,被称为阐释经典的方轨之论。目前,《释轨论》的梵汉本俱缺,唯存其藏译本。其梵文名为Vyākhyāyukti,藏文名译为rnam par bshad pa'i rigs pa,通常被简称为rnam bshad rigs pa。其汉文名有多种译法,如在郭和卿所译的《布顿佛教史》中译为《论议正理释论》[1],蒲文成所译的《布顿佛教史》中译作《梳理论》[2],《藏文〈大藏经〉总目录》中译成《如理解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