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存信 《天风》2017,(1):40-40
在《创世记》25章29节至34节中,雅各以“红豆汤”骗取兄长以扫出卖“长子名分”,十分引人注目。有国人以我国现在日用之“红豆”来解释《创世记》中之“红豆”,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成为美好     
苏喜乐  吴新望 《天风》2018,(11):9-10
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春天——杨柳拂面,夏日——雨打荷花,秋天——丹桂飘香,冬日——原驰蜡象……这样的体验让我们感知世界的丰富与美好。《创世记》1章31节和《传道书》3章11节两处经文也都言及上帝创造的完美,《创世记》1章最后的结语建立于上帝在前六日里凭着他超在的能力合乎逻辑地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理性的世界:正如《传道书》3章11节所说:“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人类学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分析《创世记》第1章中的“上帝的形象”观念,而忽视《创世记》2:7节.而实际上,《创世记》第2章7节通过类比的描述,表达了否定性的人类学内涵.其语文及文学意义,表明人具有自然和非自然的双重结构.自然结构具有与自然造物一样的自然特性,包括时间性、多样性、规定性以及个别性,而非自然结构的特性就是对这些自然特性的否定,包括非时间性、非多样性、非个别性和非规定性,用肯定语言来说,就是永恒、一、普遍和自由.非自然的这些特性,构成了基督教人类学最初始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严锡禹 《天风》2008,(10):26-27
说到《创世记》前3章,凡是读过圣经的人,都会马上联想到伊甸园。伊甸园是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肯定在地球上,因为圣经上说出了这个地方的大致范围,“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创2:8)根据《创世记》2章10到14节提到的那些地名,河流名,大致可以把伊甸这个地方定位在今天的中东,或称西亚。伊甸园是美丽的,充满生机的。这里有“各样的树”,有可作食物的各样果子,有不同种类的飞禽走兽,总之,伊甸园中充满了和谐。  相似文献   

5.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参创12:3)经文:创12:1-3谈到教会的使命,自然会想到《马太福音》28章18节至20节记载的大使命,其实,普世宣教并不是从耶稣复活以后要门徒去使万民做他的门徒时才开始的,而是从上帝呼召亚伯拉罕(原名叫亚伯兰)并且应许万族要因亚伯拉罕得福时就已经开始。本文以"蒙召成为别人的祝福"为题,从《创世记》12章1节至3节所记载的亚伯拉罕的蒙召看教会的使命,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3)
正"祝福"(■)一词在旧约圣经中是一个美好的、深受人们喜爱的词语。"祝福"(■)一词的希伯来文词根有"跪下、祈求神"和"祝福"两种意思,在旧约中共出现327次,其中有71次以被动分词形式■出现,有69次以名词■形式出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在《创世记》(88次)、《民数记》(特别是6章23节至27节祭司的祝福以及22章至24章巴兰的故事)、《申命记》(特别是28章至33章)以及《诗篇》。它很多时候是出现在旧约历史书的日常对话的语境中,但从来  相似文献   

7.
吴立斌 《天风》2010,(1):12-14
圣经《创世记》开篇即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创1:1),这是基督教信仰的起点,也是上帝自我启示的开始。在随后的经文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和谐、有序、充满爱的世界。从《创世记》2章4节开始,重点集中在人身上,上帝将有着他的形象和样式的人安排在伊甸园里(参创2:8),  相似文献   

8.
历史批评法研究《创世记》1-3章,通常以来源批评法、形式批评法、传统-历史批评法,以及编辑批评法等组成。这些方法之间,没有绝然的分野和对立。历史批评法诠释《创世记》1-3章,为读者揭示了两个创造故事。本文批判地回顾了学者对两个创造故事的来源、所使用的场景、传递的过程,以及编修的痕迹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尽管历史批评法受到许多质疑和挑战,但它仍然是研究希伯来圣经的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9.
寇绍恩 《天风》2012,(10):18-19
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无风无浪,而是我们不怕风浪,因为知道主的恩典够用。让我们从约瑟的身上看他所领受的上帝的赐福。经文:《创世记》37章1节至11节约瑟的人生有山有谷,充满挫折,是什么力量帮助他一路走来的呢?上帝给基督徒的祝福并非无风无浪。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无风无浪的。  相似文献   

10.
经文:《创世记》40:20、《玛》14:6、《谷》6:21 在《圣经》中,记载了两个生日,一个是埃及王法郎的生日;一个是分封侯黑落德的生日。  相似文献   

11.
沈承恩 《天风》2013,(11):42-44
一、上帝创造的世界充满和谐 《创世记》1章至2章记载了上帝的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充满了和平。上帝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是那么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2.
林文恩 《金陵神学志》2000,(3):43-44,24
《马太福音》记载五大篇耶稣的讲论,而五至七章记载耶稣在山上的教训通常称之为登山宝训。在这五大篇耶稣的讲论中,登山宝训是其中的头一篇。登山宝训中记载着许多上帝国子民应有的生活准则、价值标准和伦理要求等。《马太福音》五章三十三至三十七节是记载耶稣关于对起誓的教训。而耶稣所论起誓的这个教训不是准确地引用《旧约》的任何一段经文,乃是好几处有关起誓经文的综合教训,是对《利未记》十九章十二节,《出埃及记》二十章七节,《申命记》五章十一节,  相似文献   

13.
孙玥 《宗教学研究》2020,(1):204-211
《创世记》37-50章记述的是关于约瑟的故事,其形式和内容都不同于之前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叙事(创12-36),且成典的位置在《创世记》的最后,连接着《出埃及记》。但是除了《创世记》37-50章,约瑟在五经中只被提及了一次(出1:8),而在五经之外鲜有提及。为了解开此谜题,本文从约瑟故事中"梦"这个主题出发,并通过与《但以理书》1-6章的对比,重新对《创世记》37-50章做了详尽分析,认为约瑟故事实际上形成于散居时期,因此之前形成的文本有可能不知道其叙事内容。  相似文献   

14.
《旧约》中有许多经文表明上帝禁止人吃动物之血,因为血被视为代表生命。笔者就《创世记》9章4节中的禁止吃血进行解析,并引用许多神学家和圣经学者对此禁令的理解。错认为,同为受造物的人类应当遵行上帝的旨意,爱护动物,从而使人与动物真正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无悔和后悔     
陈志华 《天风》2009,(9):31-31
在《创世记》第六章中提到“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这是圣经中第一次说到上帝“后悔”。如果综合所有关于上帝“后悔”的经文,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因为人的悖逆,上帝就后悔,于是就降灾祸。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旧约中以牙还牙的经文常被一些异端邪教错误解读,以此为据来惩罚脱离的成员。圣经中的以牙还牙究竟作何解,是疯狂的报复还是上帝特殊的心意?旧约中有三段有关"以牙还牙"的经文:《出埃及记》21章23节至25节中的案件是伤害孕妇的情况;《利未记》24章19节至20节中适用的案件是咒诅耶和华圣名之人;《申命记》19章21节出现的案件是有关做假见证者所受到的惩罚。这三个  相似文献   

17.
李栋  吴新望图 《天风》2014,(2):16-17
经文:《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说的是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故事的开始是说耶稣来到迦百农,那里有位百夫长,请求耶稣为他的一位仆人治病。按照圣经记载,在这之先,耶稣作了"登山宝训",下了山,一个长大麻风的人来求见耶稣,并说"主若肯,  相似文献   

18.
范爱侍 《天风》1995,(12):2-4
本题目取自圣经希伯来书3章13节。经文教训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显示神的宽容与期待,指明人的机会与责任。 救恩与时间 读圣经,我体会到神的救恩、耶稣的福音,具有很强的时间意识。打开创世记第l章,第一个词“起初”,就是时间!启示录22章末。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4,(2):16-17
经文:《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说的是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故事的开始是说耶稣来到迦百农,那里有位百夫长,请求耶稣为他的一位仆人治病。按照圣经记载,在这之先,耶稣作了"登山宝训",下了山,一个长大麻风的人来求见耶稣,并说"主若肯,  相似文献   

20.
陈志华 《天风》2009,(8):42-42
在《创世记》第六章中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婚姻模式:“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创6:2)这样的结合确实让人诧异,也未免太不“门当户对”了!“神的儿子”和“人的女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历来的解经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诸多的解释中,其中有两种解释是被广为热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