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在讨论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时,如何认识和防止商品意识的“泛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商品意识的“泛化”,是指商品意识逾越了市场经济活动领域,毫无限制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为认识、评价和指导社会生活的最高理念,而商品交换原则当然也就成了整个社会的通用原则。许多研究现代西方文化矛盾的学者都指出,西方社会文化矛盾最深刻的原因之一,是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对整个社会全面的、深刻的商品渗透,理想信仰丧失、丑恶现象滋生等现代“文明病”大都由此而生。我国虽然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一但从目前社会上…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意识也在发展变化.形象的泛化是人类意识演进与变革的结果,也是人类进入"青春期"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3.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 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中性刺激也有着较高强度的恐惧反应。临床上,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 因而对恐惧泛化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可以为解释女性有着更高焦虑障碍发病率提供新的角度, 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 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 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程度和恐惧泛化消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在恐惧泛化程度上, 未出现显著性别差异。在恐惧泛化消退上, 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两个层面均有着显著性别差异, 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男性, 女性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 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焦虑障碍高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在于女性对于恐惧泛化刺激的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对包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代的商品和包装,既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品,是商品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因此,商品生产企业应树立品位意识,在商品包装上充分发挥图形、色彩、文化内涵等的作用,来提升商品品位,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提升商品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知觉辨别恐惧条件反射范式,将主观电击预期和皮肤电反应作为主要指标,考察他人在场对恐惧习得过程和恐惧泛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恐惧习得过程未出现显著的组间差异。在恐惧泛化上,他人在场抑制了恐惧泛化水平,表现为皮肤电泛化水平更低、泛化梯度更广。研究初步证明,他人在场可能会分散个体的注意资源,降低个体的知觉辨别能力,进而抑制恐惧泛化。因此,他人在场在临床上对情绪障碍,特别是恐惧和焦虑相关障碍群体的干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雷怡  梅颖  张文海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8):1391-1403
恐惧泛化是条件性恐惧反应转移到另一个相似但安全的刺激的现象。适当的恐惧泛化对人类有积极意义, 而过度的恐惧泛化则不利于个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研究揭示了恐惧泛化的规律, 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对知觉恐惧泛化的相关研究, 介绍恐惧泛化的经典理论基础—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以及恐惧泛化梯度; 其次简要回顾基于多个感觉通道(即视觉、听觉、情景)的知觉恐惧泛化研究现状; 再次, 分别对海马、杏仁核、脑岛和前额叶等脑区在恐惧泛化中的作用进行回顾, 进一步总结出恐惧泛化的神经环路结构模型。最后, 简要区分了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和正在兴起的基于概念的恐惧泛化, 进而指出未来研究需要结合基于概念的恐惧泛化、区分被试对刺激的辨别力、增加恐惧刺激材料的准确性及多样化、结合激素等个体差异和多模态脑成像数据来展开。  相似文献   

7.
恐惧泛化与多种焦虑障碍的病理基础密切相关。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往往持续地逃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遭受着创伤痛苦折磨。本文在厘清知觉辨别与恐惧泛化关系的基础上,着力于高级认知过程(分类与概念相似性、典型性和人工概念)对恐惧泛化的影响,回顾了恐惧泛化的相关神经机制,并揭示恐惧泛化对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启示。未来研究应将知觉和高级认知维度的恐惧泛化进行整合研究,同时扩充恐惧习得和泛化的神经回路,以促进人类恐惧泛化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近两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理论工作者对为什么要建立商品经济意识?商品经济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意识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系统等问题,进行积极研讨,现将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段海军  连灵 《心理科学》2012,35(3):740-744
近十年来,国内掀起了从自然科学途径进行意识和无意识对比研究的新热潮,尤其在实验范式的引进、修正、完善和模型建构方面,做出了中国学者自己的贡献。错误记忆、内隐时间及不注意视盲等新领域的触及代表了国内学者在意识研究内容上的丰富。“钢筋水泥”、“意识涌现”及“车站监视室”等模型的提出,代表了中国学者在意识研究理论方面的创新。当前国内意识研究与国外基本同步,但存在着“研究领域泛化,神经机制探讨有限,跨学科整合力度有待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丰富的意识哲学蕴涵。这表现在意识形式与商品形式的同一性中。直面笛卡尔以降作为现代性原则性框架的"意识的内在性",马克思超越了这一框架所先行设定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的虚假对立。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把握,笛卡尔以来思维的概念形式可以选出意识的内在性,追溯到资本主义的交换抽象。商品生产塑造了社会意识形式,作为现实抽象的商品形式构造出一种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具有独立外观的纯粹智力。而正是它掩盖了作为物质形态"人格化"的意识形态幻象。  相似文献   

11.
过度泛化现象是区分普通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在创伤事件后会出现非适应性的泛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泛化(maladaptive generalization)可能是PTS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支持PTSD是导致了泛化从适应性向非适应性化转变的原因。虽然泛化现象的变化与PTSD症状的发展有相同趋势, 且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记忆相关神经结构, 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阐明PTSD与非适应性泛化之间的关系对PTSD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均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安全刺激也产生恐惧反应。本研究采用经典条件恐惧范式,以US主观预期、回溯性恐惧评定、回溯性效价评定和皮电反应作为恐惧反应的指标,通过"最好自我"训练来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考察了恐惧习得后的积极情绪对于恐惧泛化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积极情绪能有效地抑制条件性恐惧的泛化,增强被试对安全信号的学习,并对消退后的恐惧重建现象起到预防作用。研究同时显示,恐惧泛化在主观评定指标和生理指标间出现了分离,这表明积极情绪对恐惧泛化的抑制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提示可以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抑制条件性恐惧的泛化,对临床干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亮  区诵宜  郑希付  陈婷  冯彪  闫沛 《心理学报》2016,(12):1507-1518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患者重要的潜在病因,探索焦虑对恐惧泛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恐惧习得后,通过恐惧创伤电影范式诱发状态焦虑组被试的焦虑水平,采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指标,考察状态焦虑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恐惧创伤电影范式显著提高了状态焦虑组被试的焦虑水平。在泛化阶段,状态焦虑组被试表现出更强的恐惧泛化,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泛化刺激表现出更强烈的恐惧以及更高的预期。状态焦虑使得被试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持续时间更长。研究同时发现,在状态焦虑下,被试对条件刺激的辨识出现增强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在对经历负性事件个体进行临床干预时,可通过降低其焦虑水平来减少过度泛化。  相似文献   

14.
交换理性发源于人类的生存需要,通过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换,成为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排斥身份和地位的因素,个人通过满足他人需要的利他行为交换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达到利己目的。西方市民社会的商品交换经历了从个人生活必需品的使用价值交换到通过市场的商品价值交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抽象的商品和人的意识,并产生了个人自由与平等意识。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消费,于是产生了名牌意识.当名牌意识上升到实践,成为主动的名牌意识,便会有积极创造名牌、保护和发展名牌的社会行为.服务是商品整体不能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的焦点之一.为顾客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是企业接近消费者,打动消费者的最佳捷近途径,也是企业品牌树立的途径.中国沙发产业在这种氛围中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真正地认识到打造名牌意识与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并付诸以实施.  相似文献   

16.
知情同意原则在精神医学领域存在严重的泛化现象.医学技术与疾病治疗之间的不同步性表明,单纯依靠技术理性探寻知情同意原则泛化的根源必将陷入困境,解读该原则本身的伦理涵义为其伦理根源的追溯提供了除反思经验判断与医学技术局限性外的破冰之旅.人类意志自由与生命价值在精神医学领域里的尖锐对峙是这种泛化的伦理根源.  相似文献   

17.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我们医院药师不断实践与探索,为临床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发现于不同地域塔基中的舍利实物资料,探讨了舍利信仰所依存的二种物质形态的变化,即舍利形态的演化和佛舍利塔的功能变化。由此提出了宋代舍利信仰的“泛化”问题。继而通过对古代舍利遗物的形态变化分析,阐述了自宋代开始,舍利信仰已从原初以圣骨崇拜为核心的印度式信仰,泛化为具有象征意味的中国式的符号物信仰。进而指出了“泛化”的原因与晚唐至宋代佛教中国化与世俗化的时代背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偶然性问题是由现象学开启的当代哲学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胡塞尔的意识建构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实际性的此在分析和生存的时机化,梅洛-庞蒂的身体讨论,萨特对于存在、自由和虚无的描述,都直接或间接地蕴含了偶然性话题。在当代哲学中现象学这一的思想线索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思想效应,它在马尔库塞和阿尔都塞那里呈现为"具体哲学"和"偶然的唯物主义",继而泛化为一种表现为安德尔斯的"随机哲学"或马奎德基于有限怀疑论的偶然性哲学的思想态度,这种态度展现出一种贴近生活、体现实践化维度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我们医院药师不断实践与探索,为临床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