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短时记忆提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字短时记忆提取的实验研究水仁德,刘爱伦(杭州大学心理学系)1引言Sternberg(1966,1969)对短时记忆提取作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短时记忆提取采用序列的、从头到尾的搜索、从那以后,许多研究者对短时记忆提取作了广泛研究,但所有的的材料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2.
短时记忆提取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崇好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9,22(4):302-304
该实验操作探测数字在记忆集中的位置来研究短时记忆的提取机制。结果发现:用Sternberg范式研究短时记忆提取机制存在缺限:操作记忆集不能反映被试的搜索过程。该研究显示:短时记忆的提取不是以自始至终或平行扫描为前提。短时记忆的提取机制受记忆集大小的影响较大。记忆集小于3时,短时记忆的提取是系列自中断扫描;记忆集大于3时,短时记忆的提取以记忆项目的痕迹强度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莫雷 《心理学报》1986,19(2):56-63
本文以汉字为材料,用信号检测法对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汉字从总体上是以形状编码为主,这与 Conrard用英文字母为材料所作实验中得到的短时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的结论不同;同时,各类型汉字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也有差别。上述实验结果支持了关于短时记忆随情境而变换编码策略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关于英文词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词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自从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就一直是记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成为富有争议的领域。康纳德(R.Con-rad,1964)的一个经典实验使人相信短时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但国内已有实验研究(莫雷,1986;刘爱伦等,1989)表明,汉语词从总体上是以形状编码为主。这些实验所得出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业已表明,短时记忆是随情境而变换编码策略的。然而,这些实验局限在同一思路上,尚没有考虑到被试的有关经验对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影响,从而难以对短时记忆编码方式问题作出更完整的说明。本实验改变惯常思路,不用母语为记忆材料,  相似文献   

5.
刘鸣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2):3-8
3 汉字字形的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这方面大致包括汉字字形的信息编码、提取以及大脑半球的机能活动特征和神经机制等问题。 3.1 汉字字形的信息编码文字的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历来认为以声音编码为主(兼有意义编码和综合编码方式),汉字字形具有一系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特点,那么它的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是否也与拼音文字相同,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采用视觉呈现字表和听觉呈现无关言语方式,探讨在字表项目保持期间阻止被试复述情况下,不同呈现位置的无关言语对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的影响。在字表保持期间,采用计算任务进行分心作业。实验结果发现:(1)无关言语对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成绩存在显著影响;(2)在字表保持期间阻止被试进行复述消除了字表呈现期间呈现无关言语对回忆成绩产生的干扰效应;(3)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成绩表现出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没有完全支持客体情节记忆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汉字短时记忆编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汉字为材料,通过将显示通道由听觉转换成视觉或由视觉转换成听觉从而引起短时记忆前摄抑制释放的方法进行研究,被试由中国学生和刚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组成。结果表明:(1)视觉显示比听觉显示条件下的回忆成绩好。(2)两类被试在显示通道双向转换时都出现明显的前摄抑制释放。本文与用英文材料作类似实验的结果作比较,提出中英文短时记忆编码操作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崇好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2001,21(3):17-19,35
用21个被试研究了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发现,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可能说明了不同判断标准下,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方式不同。实验再一次证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不是以搜索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志平 《心理学报》1988,21(2):40-48
本研究对24名老年人(平均65岁)和24名青年人(平均24岁)进行短时记忆搜索实验,同时记录了休息及作业过程中被试的心率、指端血容和皮电的变化,以探讨搜索时间的年龄差异和唤醒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被试的搜索反应时均随搜索项目的增多而增加,老年被试的搜索反应时明显慢于青年被试。在作业条件下,老年被试的心率、血容与皮电的反应性明显低于青年被试,表现为唤醒水平较低和适应较快的倾向。在血容、皮电反应性与搜索反应时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这表明老年人唤醒水平较低可能是其搜索反应较慢的原因之一,也可能二者均由某一共同的中枢因素的年老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以检验工作记忆内容能否自动引导注意选择视场中与之匹配的任务完全无关刺激。实验一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一个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当搜索序列外的无关干扰刺激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时搜索绩效显著降低;实验二结果表明该干扰效应不能归因于自下而上的启动机制,因为对颜色刺激仅仅进行知觉辨认而没有工作记忆加工时并没有产生启动效应;实验三通过缩短搜索任务刺激的呈现时间以使得被试在完成搜索任务前没有足够时间眼跳至无关干扰刺激,结果发现了与实验一类似的干扰效应,说明在没有眼跳的情况下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完全无关刺激可以捕获注意。这些结果表明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表征可以自动引导注意选择视场中与之匹配的任务完全无关刺激,为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提供了新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