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青少年对一组罪种严重性判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当今社会众所关注的问题。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青少年的道德认识态度与其犯罪行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违法犯罪青少年,决非到了违法犯罪时,才出现不良的道德认识。一般来说,青少年从幼年开始,他们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违法犯罪青少年早在  相似文献   

2.
杜天骄  于娜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176-178,183
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发挥着学校和社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由家庭所独有的功能决定的。当前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突出和强调家庭的重要地位。从家庭与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来看,直接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是家庭的功能缺陷而不是家庭结构的变化,所以,优化家庭功能,是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但这不能仅仅期待广大家长的自觉,要想转变传统观念,把法律的触角伸向家庭,必须在法律上做出规定才是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少管所、工读学校和普通中学740名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据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得分将被试分为3组:无、中等和严重.三组青少年在家庭环境、父母监控和自我控制上差异显著: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组父母离异比例高,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氛围的矛盾性得分高,亲密度、情感表达和道德观等维度得分低;父母监控水平低;自我控制能力低.路径分析发现,低自我控制是预测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个体因素,它对家庭氛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但对其他变量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影响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研究,需要探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同时,在防止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应加强社会心理学的消除及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经引起各方面人士的普遍关注。许多同志在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时,列出了种种原因。我于八○年和八二年在三明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从对三明市的调查材料中,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被我们忽略了,即家庭教育不力,家规废置,家长威信丧失,家庭观念趋于淡化,这是导致青少年严重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以三明化机厂兰明亮流氓团伙为例。该团伙九名罪犯,平均年龄18.3岁,均被处以七年以上徒刑。这伙罪犯基本上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然他们的父母在工厂中表现都不错,但是,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由于家长缺乏较高的文化修养,加之缺乏正确的教育方  相似文献   

6.
劳教男性青少年童年亲子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引入《亲子关系量表》(PBI)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因素,对94名男性违法犯罪青少年和240名一般青少年的童年亲子关系,采用对照设计作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违法组童年期父母的“关心”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父 t=4.458,母 t=4.886,均 p<0.001);父母的“管束”分违法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父 t=4.611,p<0.001;母t=2.575,p<0.002)。“少关心多管束”型父子或/和母子关系,违法组占61%,对照组为47.22%(u=3.196,p<0.002)。表明缺少关心(指缺少感情和恰当的父母爱)以及管束过多(指冷酷严历和/或溺爱、包办过多等)的家庭,可能是产生违法行为和犯罪者的基础和原因之一,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法制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顺安  李绍华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102-107,56
青少年犯罪自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不幸,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在介绍美国和日本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且针对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以期能够减少、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大量的调查材料看,不少犯罪青少年从小就缺乏应有的家庭道德教育。尤其是他们有的出生在一个家庭主要成员道德品质低劣的家庭,从幼年起就丧失了道德社会化的机会,以至,在家庭主要成员的直接熏陶下,逐步养成了低劣的道德品质,并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一、在犯罪青少年中,父母道德品质不良家庭子女所占比例高 从1978年——1984年部分省市对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情况看,因父母及家庭其他主要成员道德品质低劣而影响犯罪的青少年占的比例高。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137名违法犯罪青少年,生活在家庭主要成  相似文献   

9.
连玫 《学海》2002,(4):92-9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与环境污染、吸贩毒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期 ,身心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 ,明辨是非 ,抵御外界不良侵害的能力较弱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日益滋生蔓延 ;家长过分溺爱 ,教育无方 ,家庭关系不和谐 ,家庭结构残缺等给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日益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近年来 ,在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 ,青少年犯罪比例出现…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今网络对社会各界人群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所造成的各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我们意识到对正确认识当前青少年的网络心理的重要性。本文着重讨论当前青少年网络心理的现象及成因的动态分析,希望据此让社会对青少年的网络心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方晓义  董奇 《心理科学》2001,24(4):478-478
青少年饮酒和由饮酒引发的各种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研究(Bloch等,1991;Kandel,1989)揭示,饮酒行为与青少年的许多问题行为(如违法犯罪、吸毒等)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另外,成人的饮酒行为一般是从青少年期开始的。减少成人饮酒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减少青少年的饮酒行为。但我国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李建华等,1993)。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饮用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的普遍性,及性别和年级差异。并对饮酒行为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保尔·柯祭金’的吴运铎,不仅为年纪大一些的同志熟悉,而且已为今天的青少年所了解。在全国有六十万中学生参加的第二届中学生评选‘我所喜欢的书’的活动中,吴运铎创作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一书,被评为中学生最喜爱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城市化、现代化,以及进入21世纪以后的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教育更是深受影响,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大量农村青少年辍学,不仅使国家流失大量人力资本,也影响农村青少年自身的发展。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既是农村青少年辍学的大背景也是造成青少年辍学的诱发原因,此外教育的制度性安排不合理也是造成我国农村青少年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警察违法犯罪虽然只是极个别,但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有助于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减少和预防工作失误和违法犯罪的行为。本就通过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心理自控能力、促进职业道德价值目标的形成和心理环境的积极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临界心理是指对社会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明显怀有蔑视法纪和社会公德的阴暗心理。其特征有三:一是尚未实施犯罪,仅存在着某种犯罪意向;二是有犯罪的可能;三是犯罪意向具有可变更性。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临界心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依性格、习惯、行为、趋同等可分为4类13种: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迷恋网络会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生理上,电脑显示器的辐射会造成其视力下降;在电脑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影响颈椎和腰椎的发育等等;更严重的影响是其心理上的。由于迷恋网络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同时因网络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既然对青少年而言,网络弊大于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青少年在网吧流连忘返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心理问题不断出现,结社会、家庭和青少年个人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家庭幸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期是人心理发展的"暴风骤雨"式动荡期,因此产生的不良心理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大致有以下几个不良的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青少年所遇到的挫折是各种各样的,造成挫折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无论是研究队伍,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总结十余年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意义的。一犯罪心理学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才有所发展。因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十年内乱后出现的复杂因素,社会犯罪尤其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突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青少  相似文献   

20.
一些青少年道德失衡与传统美德教育失调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青少年道德失衡与传统美德教育失调调查报告翟康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养当代青少年成为新时期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设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社会氛围和成长环境。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信息视野扩大、经济意识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