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20)
D、休止、延长的预示(1)休止,虽然不发音,却占据了一定的时值,指挥的动作常用停顿的手势来表示。休止一般常用于乐句的结尾,作音乐的换句和歌唱的换气之用。因为是结尾的休止,指挥的预示就要先做乐句的“收束”,然后在收拍点上作休止时值的“停顿”,省略掉休止时值的指挥图式,改变方向再对后面的乐句做“预备拍”、“起拍”。初学者往往会将收束结束的位置放在高处,休止停顿的手不一定要停在高处,应按音乐的内容处理停顿手的位置。停顿前后切忌多余动作,尤其不能有反弹。  相似文献   

2.
雄性夏至     
正到了夏至,白昼的光阴愈加阔绰。凌晨4点,天空就等不及地撩开了夜的黑毡,露出蓝冰似的曙色。蓝冰渐渐融开,化成漫天米白,黎明的幽暗被天光漂洗干净。那一刻,还不到凌晨5点钟;再次看到暮色合拢,又要等晚8点以后了。多长的日脚!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  相似文献   

3.
风铃     
正我有一个风铃,是朋友从欧洲带回来送我的,风铃由五条钢管组成,外形没有什么特殊,特殊的是,垂直挂在风铃下的木片,薄而宽阔,大约有两个手掌宽。由于那用来感知风的木片巨大,因此风铃对风非常敏感,即使是极轻微的风,它也会叮叮当当地响起来。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  相似文献   

4.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16):42-44
上次我们介绍了音乐进行中预示的“收束”部分,这次我们介绍音乐进行中预示的其他部分。2、诗班成员歌唱方法的预示A、诗班歌唱中“呼吸”的预示:在前二期指挥“预示”中“歌唱开始的预示”和“音乐非完全收束的预示”,已经介绍过一些有关呼吸的指挥方法了,我们现在单针对“呼吸”来讨论指挥的预示。音乐进行中的呼吸,前面一个音的音尾,后面有一个音的音头,要音乐连贯就不可能从从容容地吸口气,于是便出现了不是偷吸一口,就是抢吸一口。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诗班成员来说,音乐进行中的  相似文献   

5.
读书贵疑     
读书贵疑,这是古今学者的共同体会和宝贵经验。为什么读书要重视“疑”呢?首先,读书有疑,方始是学。我们读书都有个体会,如果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什么疑问也没产生,什么问题也没发现,平平常常就读完了,这说明根本没有读进去,没什么烙印,没什么收获;反之,如果产生一大堆疑问,使你放不下书,这才是读进去了,收获也是大的。因此,无疑,表明是停在字面上;有疑,方读进内容中。宋代学者朱熹归纳了这一体会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我不由得闭上眼睛,仿佛有一只小手抚摩着我的全身……渐渐地,肌肉不再紧绷,‘心’也一点点平静。周围的喧闹声越来越远,时钟的滴答声也缓慢下来,我整个身躯像被一张柔软的摇椅拥抱着,温暖又安宁。"【同行者的陪伴】"你坐得舒服吗?""需要我怎样的陪伴?"同行者关切、轻柔地问,就好像一首安神曲。我不由得闭上眼睛,仿佛有一只小手抚摩着我的全身……渐渐地,肌肉不再紧绷,‘心’也一点点平静。周  相似文献   

7.
音乐状态     
一日午后,家人都出门了,我独自一人在家里静静地欣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随着那悠扬的旋律灌满了房间,我的身心完全溶入了音乐之中。随着音乐主题的展开,渐渐地我的整个灵魂好象游离于身躯之外,在音乐之中徘徊。此时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幸福;既没有喜悦,也没有忧愁。人真是处于一种虚无状态,就好象是灵魂出壳。是音乐把我的灵魂引入到了一个完善的状态,一个人与音乐结合的状态,我以为这就是音乐状态。在音乐状态中,眼前呈现出清丽明亮,自然柔和的世界,在这无边无际的寰宇中没有任何物体,也没有…  相似文献   

8.
重活一次     
一个人到了37岁的时候,突然决定重活一次。准确地说,是想活出一种新的样式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太迟了。几年前在烟台的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一点宗教的皮毛。每每听到从教堂里传出的圣乐,虽没有什么觉悟,但渐渐地在我心里有了宗教的意蕴,又渐渐地感觉到内心里有种声音与我有着心灵的呼应,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我迟疑着不知道应该欣慰  相似文献   

9.
郭文文 《天风》2006,(7):13
作为神的儿女,你我怎能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合乎主用的器皿呢? 有一位老婆婆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了块玉米地,很快到了成熟的季节,其中有一个玉米穗的颗粒十分的饱满,它心里就想:我是最好的,主人肯定先收我。可是第一天,老婆婆并没有收它,而是把别的玉米收回家去了。于是,它就安慰自己说:“等到明天,主人肯定第一个把我收回家。”这样,到了第二天,这棵玉米满心期待着主人来收它,但让它很失望的是,主人好像没看到它一样,依然收了别的玉米,还是没有收它。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7,(5)
<正>曾经有人问美国富豪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要多少钱才算足够呢?"洛克菲勒的回答被媒体广泛报道,他说:"只要再多一点点!"这是多么真实啊!我们有谁不喜欢"再多一点点"呢?似乎总是有很多账单要付,好多东西要买,还有更多东西需要存钱购置……这些需求和欲望让我们承受极大的压力。有时,这种重担可能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影响我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朋友: 你好! 来信已收,让人多高兴啊!虽也就是几句寻常问候话,可倘那话出自真情,即使寻常得已成套语,不也奇异地温馨么?这些年我常想到死亡,想到人终难免一死,遥遥地象看到我的坟显在荒郊……念及此,便倍觉人间关爱之可贵了。唉,永远无法补赎的,是我对我父的疚愧!他去的时候我这个儿子竟不在,竟没给他一点点可怜的安慰,没拉拉他枯瘦的手……朋友,多么感谢你给我的爱——我又知道,这爱原无法感谢;唯有赞美!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位从大西北来北京上大学的小伙子,有一回来我家度周末,饭后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起听音乐,我放送的是一盘西洋古典大提琴曲集。音箱中传出缕缕婉转柔美的乐音,茶几上小玻璃缸中的水蜡烛荧然闪动,我发现他眼睛里渐渐透出了泪光。在乐声中,我们开始了一场令双方难忘的交谈。我问他,这音乐为什么让你感动?他说,不懂音乐,尤其不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音乐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然而,我们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小提琴是一件技巧高深的乐器,唯有掌握了所有繁杂的技巧,才是学习小提琴的真正目的,才是小提琴水平的真正体现.殊不知,小提琴最终是要通过声音来传达的,而这些技巧如果不能通过完美的音色把它们呈现出来,那么,你的演奏可以说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4.
一 这是一个充满了声音而无限丰富的世界。 道家的老子,对声音的看法是“五音令人耳聋”,他认为真正的声音应是“大音希声”,他喜欢听的是“天籁”。儒家孔子对声音特别是音乐充满兴趣,每日抚琴吟唱,弦歌不绝。史载孔子闻《韶》,如醉如痴,三月竟不知肉味。儒家还把音乐教育排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第二位,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佛教也有对声音和音乐的看法。佛教中讲方便法门,一切有助于令众生解沾去缚、开悟见道的都是法门,音声自然是其中之一种。在佛教所讲的五明中专门有关于声音和语言的声明。佛法的宣讲和弘化离不开…  相似文献   

15.
茶的随想     
1叶,泡在清水里;人,泡在心情里。清水,一点一点浓起来;心情,一点一点淡下去。2夜色如水,渐渐注满世界——这把偌大的紫砂壶。无数颗不安的心,开始上下沉浮。3喝酒,会醉人;饮茶,是另一种醉。4山野茅棚中,牛饮大碗竹叶茶是一种境界;都市茶楼里,细品小壶碧螺春又是一种境界。5两人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9,(4)
1987年中国佛协在北京开会,适逢藏历新年,大会特为藏族代表们,举行了一个茶话会。会上班禅大师慷慨激昂地用藏语作了长篇讲话。我建议译成汉语。赵朴初会长风趣地也是郑重地说:“不用翻了,我完全听懂了。大师的声音,就是爱国的声音,就是团结的声音。”是的,“团结”,“爱国”,是大师伟大形象的缩写,是大师一生业绩的概括。让这洪钟一般的声音,春雷一般的声音,永远回旋在大地上空,震撼着每个热爱祖国的人的心灵吧。当时在会上云南代表团献了一幅画屏,  相似文献   

17.
触摸方式与触觉长度知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甦 《心理学报》1979,12(1):58-67
问 题 触觉长度知觉是触觉的重要空间功能,它在大小知觉中是一个基本因素。触觉长度知觉和面积、体积知觉等一样,经常通过不同方式的触摸动作而实现,主要属于主动触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触摸方式有:①以手掌或手指沿着物体表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②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住物体两侧并触摸;③将短小的物体放在手心,合拢手指加以辨别;④用手指作为尺子(指尺)来丈量,等等。这些不同的触摸方式显示出  相似文献   

18.
让声音富有情感,这恐怕只有人类才能够做到。通过声音可以将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使说“啊,真高兴”,给听话人的感觉也难免低沉。反过来说,心情愉快的时候,声音明快,也会引来听话人的微笑。简单的说话,由于声音不同,会包含许多不同的意义。通过音调即声音的高低、强弱、缓急等的运用,能够让对方更加深刻地理解你讲话的内涵。声音是你心灵的自然反映,声音有温度,有味道,有喜有悲的色彩。听话人在听讲话人说的时候,从声音的表现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你讲话中活生生的东西。比如说话人A和B说出同一个词,但是从A…  相似文献   

19.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12):42-43
上次我们介绍了音乐开始的预示,这次我们要介绍音乐进行中预示的“收束”部分。圣乐指挥不仅在开始前要给诗班员“预示”,在音乐进行中还要不断地按音乐变化给诗班员以“预示”。圣乐指挥的手势随着指挥图式在做“点”与“线”所组成的“面”,在“面”里,指挥的图式或大,或小, 或改变方向,或改变速度等,就出现了音与音间的快慢、轻响、高低变化衔接,音乐歌词高点的推进,过渡,收尾的平稳安定等音乐情绪,这种或大,或小,或改变方向,或改变速度的手势,就是指挥的一种“预示”。一旦手势超越这个“面”,指挥的图式又出现了变化:或大,或小,或改变方向,或改变速度等。但手势离开了原来的“面”,又没有进入新的“面”,这个手势动作就没办法解释其用途,成为指挥的多余动作,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如果手势离开了原来的“面”,进入了另一个“面”,音乐从原来的层次到了另一个层次。从这个“面”到了另一个“面”,中间变化了,如句与句间拉力的层次对比;主副歌情绪的提升发展,不同乐章,不同段落的层次对比,节拍变化,情绪改变等等,这种离开和进入的手势,也是指挥的一种“预示”。圣乐指挥的“预示”就是在“点、线、面”的动作中,用改变双手的的动作幅度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20.
田青 《佛教文化》2016,(4):114-117
沧海桑田,曾经在中国人生活中长期存在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心灵的佛曲和充满禅意的乐曲渐渐被现代人冷落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在这一章里,我从大海般浩瀚的佛曲禅音中捞起几颗珍珠献给读者,这里有长期流传在乡间的民间佛曲,也有充满禅意的古老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