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伦理与儒学日常生活伦理是合二为一的。儒学的日常生活伦理不是通过概念的抽象演绎或建构形而上的体系得以证实,其价值体现于"日用即道"中,即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伴随着形上的终极关切,在日用生活伦理中蕴含着"知性、事天、立命"与"知天命"的终极追求。儒学日常生活伦理之形上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日常伦理生活的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在儒家的内在超越和伦理认同的理论与实践中,人的生命与道德终极根源、个人日常生活与伦理责任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中遵循着"中"与"和"的人生价值,并通过"诚"与"信"对超越人类自身的形上本体进行确认与体认,从而为日常生活伦理提供形而上的途径与担保。  相似文献   

2.
伦理是工业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价值维度。在分析工业设计伦理的本质时,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作为关系属性的"设计善"以及作为生成性关系的设计价值和多变共生的价值主体。工业设计应该体现技术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和利益伦理的内在要求。技术伦理关注产品中的技术选择和技术的人性化实现;社会伦理关注的是设计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生态伦理关注设计支持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利益伦理关注产业链各主体间的多利益协调与公平。工业设计伦理的价值边界是工业设计道德合理性存在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代际伦理:一个新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使社会关系的纵横结构更加复杂。蕴藏于代际关系之中并作为代际关系之重要方面的代际伦理也就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新的伦理维度。代际伦理的各种问题已成为现代伦理学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自马克思以来,意识形态总是以或暴力或日常的双重面孔出现,但伊格尔顿认为,这些并不足以概括它。伊格尔顿将这个问题放置到伦理的层面展开,指出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不仅有人对世界的想象关系,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构。这些想象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阶级统治的需要自上而下地建立的,还为了满足人的伦理关系的需要。在后一层面,个体总会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据此,伊格尔顿批判了意识形态是"欺骗""治理术"和"永恒的"等说法,指出它同样含有承诺性、复杂性和解放的维度,而后者更有助于开启一个解放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制度与伦理有着共同的基础,它们都基于具体的社会实践,都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因此,制度与伦理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制度伦理的论域内,当我们对制度进行某种判断和评价时,伦理就已经参与其中;当我们要在全社会确立某种伦理精神与观念时,就已经隐含着制度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路径来看在中国当下语境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讨伦理的缺失问题,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失衡或偏差:一是从政治正义的角度看,有的地方政府部门权力与金钱欲望的过剩,二是公民意识的缺失,三是民族主义情绪的过剩,四是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经济伦理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和国家或全球范围内人们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善、GDP的较快增长与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社会整体进步。其标志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式的改善,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使自然的人化过程能更经济地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即通过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式的改善,使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朝着能更有效地发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公平、更合理地分享劳动成果的方向转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在这…  相似文献   

8.
食物伦理的主权维度是继食物安全、食物健康之后食物伦理研究的新维度,其主要诉求是人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传统、文化、喜好来决定生产、选择、消费食物。实现食物伦理主权维度的实践框架,首先是保护农民生产的自主权,包括保留种子和传统生产方式的权利,把主权维度的考量融入城市建设,消除城乡分裂;其次是反对连锁大超市对食物供应的垄断,恢复农贸集市,拉近伦理距离,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在食物的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对主权维度的反思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实践框架也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并在国家层面形成长效的支持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道德合法性。具体而言,宗教的所言、所行体现的是否与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价值理念相符合,是否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如果相符合,则具有道德合法性,属正教;如果相违背,则不具有道德合法性,为邪教。现代宗教道德合法性的根基在于是否以追求善为目的,是否符合人道的要求。邪教恰恰在上述两个方面背离了正途,它不是如其所标榜的引人向善,而是迷惑人们,引其泯灭人性,走向邪恶。就此而言,邪教当然无法得到道德的辩护。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是乡村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农村和谐家庭要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培育良好的家风、确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建设先进的和谐家庭文化等为基本内涵;推进农村和谐家庭建设,必须从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实加强家庭经济基础,巩固强化家庭道德基础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的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既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又以系统的技术整体论超越了技术决定论,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在生产力的系统结构中实现的。在分析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时,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偏向,以制度批判超越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置于人类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在人类实践基础上融通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理解公平的三种伦理维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历来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而且也构成了衡量一种社会计划或行动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千百年来,人们深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构建一个公平的社会。然而,何谓公平?人们却莫衷一是。一、理解公平的平等维度对公平的第一种理解是平等主义的,即把公平理解为均等。人们曾长期将公平理解为一种结果的均等,即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的均等。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便是这种思想的典型反映。但这种理想一旦付诸实践,便暴露出其理论上的肤浅和实践中的困难。在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不仅在美学上颇有建树,而且对伦理学也有研究,其翻译并撰写了不少伦理学论著。国内研究者往往侧重于关注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超功利性,忽视了其美学思想的功利色彩。在其思想理论中,王国维看到了审美与伦理之间的相似性,认为美学之目的与伦理学之目的合而为一,试图以情感为中介通过审美感知的超功利性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借助美术中对生活之欲的描述来实现现实生活中个人欲望的解脱。同时,以美术来传达其对人生、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探寻,体现出其美学思想在伦理学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伦理学的视角考察社会角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伦理秩序、道德应当、角色责任等伦理意蕴.就角色理论和伦理学的逻辑延展而言,角色伦理是以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以伦理学为视角,研究社会角色的权责关系、角色道德及其伦理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维度.就社会角色实践意义而言,它是与角色的身份地位相契合的权责伦理定位、道德规范和伦理行为模式.角色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吁求为角色伦理提供了实践基础,角色伦理为角色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撑,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对应人类文明新形态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我们可以从四个重要维度对其进行把握: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新形态中的当代中国形态;它要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伦理问题进行新探索;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生成;它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生成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共同体”概念发端于古希腊哲学,近代发展为一个与“社会”相对的社会学概念而受到关注,后被伦理学、政治哲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所广泛借用.“伦理共同体”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为共同性、主观认同、内部法则、内在性和内生性.  相似文献   

19.
沉思科技伦理的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技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福祉和惶恐不安 ,使人们思考科技与伦理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换言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应该有道德价值的导向。文章从历史上对科技与伦理关系的思考、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科技发展的道德制约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