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叫费涅克的人就实现了这“不可能”。他用立体声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其实,整个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一种粉末(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汽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50年前,没…  相似文献   

2.
一、生态危机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社会,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类的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但随之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却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恶魔.1968年在意大利A·贝切伊的倡议下成立“罗马俱乐部”对人类当前和未来困境的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召开关于生态危机问题的首次国际性讨论,提出“人类困境”和“人类全球王国时代”的概念.贝切伊认为,人在地球上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和人类系统,引起人对自然的新的作用.但是,人类没有意识到这种新作用以及它对  相似文献   

3.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4.
正水车不像犁,往肩上一挂,扛着就走;也不像轧车,轱辘、坐凳分开,挑着就走。它的名字里虽然有个“车”字,却连一个车轮都没有。它不但不能载货,想要请动它,你还得驮着它。这是不是有些太娇宠了?你如果这样说,父亲就会跳出来抢白你:田干得喊人,它能给稻子清水。我不宠着它,宠你,你行吗?  相似文献   

5.
人生感悟     
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或长处,正是自己的缺点或短处。我们不可能改变一切,但可以做到不被一切所改变。通俗是一种常态,而庸俗则是一种“变态”。“功利”是人类的本性, “势利”是动物的本能。假如一个人没有了个性或脾气,也就没有了激情。消磨一个人斗志和激情  相似文献   

6.
恭融 《法音》2003,(9):34-36
小时侯,曾经唱过一首歌,就是《金达莱花朵朵开》;长大后,曾经弹过一首钢琴曲,名叫《樱花》;出家后,经常唱起的,那就是《三宝歌》。人们说:“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它能传达美的信息,使心与心得到沟通。”而我要说:“佛法也是不分国界的,它能以慈悲的力量,转化人心,架起人类和平的桥梁。”追求和平,是战争带给人类痛苦的觉醒。回首过去,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仿佛还在眼前。爱因斯坦曾给5000年后的人类写了封信,他自豪地写下了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然而,却用更多的篇幅写下人类的不平等,战争的残酷,以及心灵的恐惧与痛苦……。如今,社会在…  相似文献   

7.
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找通向天堂捷径的设想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许多民族的神话中都有这一类故事。这类行为常被认为有一点“不敬”,却没有什么不光彩。像—切深刻的神话一样,它代表了规划所具有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是由于人类的幼稚,而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常态。没有任何失败可以剥夺这种计划的感召力。而且,它还象征着这种事业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欢笑     
史牧 《天风》2001,(12):52-53
有些老朋友对我说:“你们信耶稣上帝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很会笑的,看上去一定心里充满了欢喜快乐,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闻言,我笑答:“是吗?嘻,真是这样吗?”有位说下去:“有一回我问那位同事,难道你生活中没有烦恼的事情困扰你?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人嘛,免不了要苦恼伤心,老实告诉你,我也会哭,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视角,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沙文主义”的区别。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受着两种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从而形成人的主体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主体地位,而一概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自然采取狭隘实践态度的“人类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不能铲除自身的一切疾病与病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猿揖别 ,人有了自我意识。也许从那时开始 ,人类便有了健康长寿、永生不死的奢望。漫漫 4 0 0万年的进化途径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类的这一原始冲动并没有泯灭。在欢呼高科技时代到来的新时刻 ,人们始终没有放弃把奢望变成现实的追求。然而 ,理性的思考却告诉我们 ,人类既不可能永生不死 ,也不可能完全健康无疾 ,这是因为……1 病痛有害也有益人们普遍认为 ,疾病只对我们有害。如果我们只是从单一疾病的本身来观察它对机体的影响 ,情况也确实大致如此 ,这就是我们企图铲除人类自身一切疾病的原动力。而实际上疾病同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果然回家     
那天回到家,发现母亲等在门口,看到我,欣喜地说:“你果然回来了!” 还是一个星期前的一个电话.我说,等到我休假,如果有可能,我回去一趟。这样的话以前也常说,但是说完了以后,常常不能兑现,因为我每一次用的都是“可能”,所以事后我也不打电话解释。而今天母亲看到我,说的是“果然”!我的心一惊,也许每一次,我的“可能”在她的心目中就是“一定”。母亲一定是把我每次不经意的许诺当成了一种最真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12.
无私的妻子     
林涛 《天风》2001,(8):25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基督是主,是无所不能的主,“在他没有难成的事。”(耶32:17)他是“军长”,只需号令一声,就能出动12营天使(太26:53-54)。可是他知道如此行事,经上所说的事就不能应验。为了让父的事成就,他不运用天军,也不求助于天将。而是运用了“然而”。这个“然而”让他战胜了自己的软弱,胜过似乎占了上风的撒但。有了耶稣的这一“然而”,人类众罪得  相似文献   

13.
论荒诞——美的现代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玲玲 《美与时代》2006,(12):20-22
荒诞是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关节点时的心灵阵痛,其进入美学范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荒诞是人类无法解释自己和世界,再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时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一个新的审美形态,使它没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的存在从否定方面得以呈现,是美学范畴中“成功的表现”,也是任何现实主义所不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坦言姻缘     
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的结尾处,女主角林小枫有段独白:“婚姻其实就像沙子在手里,你不用力抓紧它,它就是圆圆满满的,一旦抓紧它就会散落,等你松开手时,沙子已经没有了。”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台词是我自己在剧中加上去的,这也正是我婚姻观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历史从来是两种力量的博弈史,一种引人走向崇高与和平,一种拖人奔向卑下和毁灭,二者永远互相制约。如果没有了对崇高与和平的倡导与追求,另一种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也可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学中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环境或生态伦理学的讨论中,如同“非人类中心主义”有种种不尽相同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也可能有各种不完全~样的理论看法。已经有许多作者就其所持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做了说明,我也曾撰文表明过自己粗浅的看法(见《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我认为,所谓伦理学,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般规范或准则的学科,而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应该是研究涉及到生态或环境问题的人际关系原则的。这与有的“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环境伦理学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或人对其它生物物种的道德原则的看法是不同的。但是我想,从人…  相似文献   

17.
“欲”字之又是希求,“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唯识论》五)。希望获得快乐,努力追求快乐,这就是人的欲望。一股认为佛教否定人的欲望.否定人世间的快乐,这是失之于片面的,山是人们误解佛教为“悲观”、“消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佛教既不否定快乐,也不否定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避苦趋乐.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佛陀出世,宏法利生.正是为了让人离苦得乐。对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佛教是如实认知,善加引导。这就是佛教对欲望的基本态度。一、佛教对五欲入生的认识一般世问学问认为.人类乃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的继承,在阶级社会中有很大的狭隘性,因为它只有符合统治阶级利益时才继承。真正的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继承,只有在阶级消灭了的社会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吸收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列宁),不能忽视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清理和广泛继承。孔子思想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一份珍贵遗产。但历史局限性,使它不可能不包含着封建性的因素。因此,继承这份遗产,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即用“三分法”进行剖析和清理:凡直接为维护封建统治者少数人利益的必须批判、抛弃;凡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远见智慧或者其萌芽的,要认真清理,使之“古为今用”;凡保有生命力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则应积极继承和发扬。既反对吞吞吐吐,含混其词的态度,也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形而上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我手头有一部由所谓“太极学博士”陈列编著的、广西民族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10月出版的、长达692页的巨著:《人类神秘现象破解录》。出版社说它是科普读物,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科普读物啊!它公开宣称鬼和神都是存在的,菩萨显圣、人间闹鬼不是编造出来的,是真实的存在;严新、张宝胜等人的特异功能不是吹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巫术治病、意念治病也不是虚假的,而且有些病非巫术不能  相似文献   

20.
枯叶蝶     
住我的家乡大理的蝴蝶泉,有一种蝴蝶叫枯叶蝶.如果你没有经验的话,不可能发现它。从外表来看,它完全就像一张早已失去生命的枯萎的树叶,它能够很安全地在你的视线中停留,而并不为你所感觉。它的本领就是伪装和静止,它能够停在一株树干上。一动不动,整整一天。即使你知道那是一只有生命的精灵,但你却不愿意相信这也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