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教音乐源远流长,从北魏寇天师变道场直诵为音诵以来,在道教斋醮道场法事中,音乐就成了主要组成部分。那时的《华夏赞》、《步虚辞》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经韵乐章。到了隋代,已形成“法曲其声清近雅”的高雅音乐。唐玄宗是个“音乐家”,在他亲身提倡和指导下,唐代道教音乐得以长足发展。据《册府元龟》所载:“天宝十载四月,玄宗干内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玄宗还让司马承祯、李含光、贺知章等分别作了不少“道曲”。宋真宗、宋徽宗也都很喜好道教音乐,作了不少乐章,还把南北朝、隋、唐以来道教乐章汇总了五十几首,用曲线记谱法记录下来,书名叫《玉音法事》,现仍保留在明《正统道藏》中。《道藏》中还有一本《大明玄教乐章》,是用工尺谱记下的明代道教乐章。  相似文献   

2.
李白道教活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滴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滴仙子》一诗,诗题远以“滴仙子’称之,诗中又有“滴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钦中八仙歌泻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滴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  相似文献   

3.
道教经韵乐章,是对诸神的赞颂,属于醮坛威仪、祭神章奏、赞颂之辞。演音之韵,早在北魏明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午)寇谦之所撰《云中音诵》即有《华夏赞》、《步虚辞》等记述。现存陆修静所撰《太上洞玄灵宝授受仪》、杜光庭所撰《太上黄篆斋仪》皆有《步虚辞》多首。唐高宗尝令乐工制作道调。据《册府元龟》卷五十四: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四月,玄宗“于内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并诏司马承祯、李含光、贺知章等分别作《玄真道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围绕“道”的信仰,道教历史上对《老子》的注本众多,各种注本通过对《老子》之“道”这一基本哲学范畴的解释,作为其立说的基础,其中《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两部较早的重要注本,对“道”的不同解释,体现了道教形成过程中基本思想的重大转变,对研究早期道教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代道教义理的代表作《道教义枢》是孟安排根据隋代巨著《玄门大论》而精炼简编的一部理论的专著。其作者“青溪道士”孟安排是唐武则天时期荆州———青溪山一带的道士 ,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道教理论家和修炼者。因其生平事迹不见史传 ,我们仅从现存的少许资料中 ,就他与青溪山道教浅作探讨。一、孟安排生平略考《正统道藏》太平部收有《道教义枢》十卷 ,原书题“青溪道士孟安排集”① ,这是出现孟安排名与书的第一处 ;唐代诗人陈子昂撰《荆州大崇福观碑记》中有“道士孟安排者 ,玄禀真骨 ,记上阶黄裳羽袂 ② ……”这是《道家金石略》中收…  相似文献   

6.
记得在十多年前,香港道教联合会组团到北京访问,曾惠赠中国道教协会一枚纪念牌,上面“道一风同”四个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来我再读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明初为道教订立的《道门十规》,对“道一风同”这四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我认为,“道一风同”这样一个重要理念,不仅反映了港、澳、台、内地及海外道教界对道教一脉相承,共出一源的共同认识,而且在现代道教的发展中也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在此,我想结合《道门十规》来谈谈对“道一风同”的一些感想。我们知道,道教以“道”名教,“道”自然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更是道教修行和…  相似文献   

7.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的丰富体系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之处。近年来,北京市道教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文化的当代诠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教义教规阐释《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可道、可变之“道”,有不可言说、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8.
道士的称谓     
“道土”之称在东汉创教之前便有之。据《楼观本纪》载:‘调穆王好尚黄老,闻仙师杜仲有至德高行,遂师之。因追仰遗迹,崇构灵坛,招集四方幽人逸士,以绍玄业……朝野弘修道事,故以道士为号焉。”古时有三种人可以称为“道士”。一是崇泰道家之八二是有道之七三是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主’倒成为道教神职教徒的称谓。道教经书,如《太上太真科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经》均谓“以道为事,故称道士”。据此,道士必须信奉道教教义,遵守道教规戒,还必须身着规定的道装,在宫观内修习道教的斋仪和道术。上述‘值上’识是对道教…  相似文献   

9.
徐佳 《中国宗教》2023,(9):64-65
<正>《南华真经》,即《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代表作,也是道教的重要经典。因庄子在道教中被尊为“南华真人”而得名,与《道德真经》《周易》合称“道教三玄”。《南华真经》所阐述的“神仙学说”,历来被后世道教所继承和演绎,其中关于“道”的描述、神仙形象和仙境的描写、修身养性的方法等,都对后世的道教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华真经》的长生久视理论,是道教“仙道贵生”思想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道教生育观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素来“俱乐生而恶死”,并常常以“仙道贵生”来标榜自己.被道教奉为经典之一的《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思想时,从贵生角度将其发挥为“道大,天大,地大,生大”.(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3页)并且指出:“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同上)虽然这里所谓“生”,并非就是特指“生育”,但由此可见道教对生命之重视.正是由于道教这种珍惜生命、乐生恶死的生命伦理观念,使得道教十分关注和重视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问题.在道教庞大的神仙谱系中,就有不少专司生殖或与生育子嗣有关的神仙.诸如高谋、西王母、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后土神(又称后土娘娘)、张仙、保生大帝等.道教在人类的生育问题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带有鲜明道教特色的生育观.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论,不妥之处,祈求同好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