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的命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引用和发挥。近些年来,它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出现了不同看法的争论。如何理解、对待这个命题,不仅是对一个历史命题的评价问题,而且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衣食足     
“衣食足而知礼节”,这句话在《续日本纪》中也能看到,很早以前就在我国通用了。它的原本是《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意思是说,只要粮仓中贮存丰足的粮食,备足与人民的衣食相关的生活物资,一般社会中的礼法和节操就能够得到维持,每个人就会自然地具备廉耻之心。可以说,要使人民自觉遵礼守节,首先就得满足作为人的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对此,《孟子》也持相同的观点:“圣人之治天下,使有菽粟(豆类和  相似文献   

3.
基督徒知荣辱促和谐踊跃做十条诫切莫作好公民爱祖国树新风众人乐守国法要记熟走真道人佩服遵神旨作楷模益人事遵纪律羞耻事神喜悦主喜乐基督徒知荣辱@程殿元!江苏~~  相似文献   

4.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中,有这样几句话:“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寒头暖足,补虚泻实,这是中医临床治病的重要原则,也是历代养生保健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寒头与暖足虽然在古医书中分别有所涉及,但是真正将“寒头暖足”四个字紧密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足兵”说是建立在对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国民凝聚力三者关系辩证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孔子价值观、人生观在国防领域的理论化和具体体现。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和军事教学实践,为其“足兵”说作了知行统一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我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虽说将近不惑,但我的困惑直到今天才有勇气说出来。我和妻子风雨同舟近10年,我们相亲相爱。可说出来您或许不信,我对女人的一双美足特别偏爱。每次的做爱过程,我都要由亲吻妻子的脚,不,准确地说是从穿上鞋袜的双足开始的。假如哪一天晚上我们想做爱了,事前总有某种交流。于是,孩子睡下后,妻子洗过澡,就换上了很肉感的长筒丝袜,穿上平时不穿的漂亮性感的一双白色高跟鞋。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一步性前戏。上床之后,妻子穿着肉色丝袜和高跟鞋的俏美的双足,有意无意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很快就感觉一种冲动从内心深处萌动起…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某大学西端的一条街道上,每天清晨,当阳光隐现时,总有成群的学子、员工在大道上晨练。刘菊是晨练人群中最认真最卖力气的一个。半个小时后刘菊跑回家,打开房门,她带着运动的惯性,一头扎在席梦思床上,此刻他丈夫赵强早已等在床边,见妻子倒下赶忙替妻子脱去鞋袜,刹时脚气汗气浓浓地散发开来,他双手捧起妻子的双脚,像吸毒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原拟在2004年第六期的"印度佛教讲座"栏目发表,由于 编辑部方面的原因,拖延至今,终得同读者见面,虽有遗憾,仍复为喜,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9.
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诚哉,此言不虚!人是最难满足的,尤其是人的欲望更难侍候,所以人们常说"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打懂事起,就从前辈  相似文献   

10.
"忘足,履之适也"出自《庄子·外篇·达生》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庄子所说的"忘足"之"适"实际上是一种"自适之适",这是关于主观的审美体验状态的描绘。主体忘却自己的欲求,摒弃自己的成见,包括对被观照之物的一切理性的、逻辑的认识,进入一种无目的的直接的自由观赏中,达到主观感受的至美至乐之境。从艺术创作角度看,当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足"、"履"正好合"适",也就是当鞋子刚好符合脚的尺寸,艺术规则与法度不仅不制约艺术创作的自由,反而是以一种最适合于表现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手段出现时,"忘足,履之适也"体现的是一种创作自由达到顶峰的境界。从艺术欣赏角度看,"忘足,履之适也"在作为艺术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质是艺术理想与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一种不对对象进行概念辨析,同时又摒除主观欲望、成见的内心状态。当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都自行消解,"忘足"之"适"便走到了最后的"忘适之适",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精神的绝对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1.
俱足     
如果不能克服昏睡的欲望,我宁可堕崖而死!静琳法师面对著呼啸的山风,默默下了死志。 她在白鹿山上修练了六年,在人迹罕至、野兽横行的穷山峻岭里刻苦修道,好不容易断绝对宝、衣食、感情的欲念,想不到,却出现了昏睡状态,每次跌坐入定就想睡去,一睡就是几天,睡得她深心不宁。唉!修道人修持禅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关于概念的定义,一直存在着过窄的毛病。经典作家,包括黑格尔、列宁和毛泽东关于概念的论述,当然是有权威性的生动的,但是应该看到,他们的论述主要是在辩证逻辑的范围而不是在形式逻辑范围中的,他们论述的“概念”基本上属“深刻概念”和“科学概念”。归结起来,可以用这句话来说明“定义过窄”的问题,即: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总和的思维形式。”第一,所谓“客观事物”指何而言?“客观事物”极易与“现实中已客观存在的实体事物”混为一谈。于是那些在现实中尚未和暂未存在的客观事物,如“共产主义社会”之类的概念就不知所归,“飞碟”这类假说概念便不能被视为概念或只能视为“虚概念”(甚至“虚假概念”,“空概念”),“虚概念”的种种问题和争端由此产生(关于虚概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5)
<正>《马太福音》24至25章,主要论述基督再来。当众门徒关心基督何时再来之时,耶稣告诉他们:"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参太24:36-37)进而告诉他们:"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参太24:42)"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参太24:44)门徒所关心的是基督何时再来,而耶稣所看重的却是如何面对基督的再来。因此,耶稣接下来讲了一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7)
<正>《哥林多后书》10章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保罗,就是与你们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向你们是勇敢的,如今亲自藉着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你们。有人以为我是凭着血气行事,我也以为必须用勇敢待这等人。求你们不要叫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敢。"(林后10:1-2)"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的时候……是勇敢的",这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对保罗的批评。使徒在书信中  相似文献   

15.
认识一位老者。老人很健谈,可他的话语,总让我觉得有些怪怪的。每句话中都有一句“我们那时候……”他的青春年华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度过的。对于那个时代的迷恋和追忆,已经让他将所有的情感好恶替代了对是非的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明入乡要随俗,而且入境要问禁。在跨文化交际中,随俗可以融洽彼此间的感情,问禁可以避免误解,随俗和问禁都有助于交际成功。众所周知,在社会交往中人人都要讲礼貌,这是约定俗成的交往准则。但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阿弥陀佛”与“安乐死”浙江省中医院(310006)朱忠义“死亡”——这个人类生命的句号,不是悄悄地就是突然地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死亡常常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安和恐惧。虽然人们在言论上常设法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这个不吉利的字眼,但人类在行动上却一直在为延长...  相似文献   

18.
正前些日子是杨绛女士逝世一周年,许多人又忆起那些充满人生大智慧的话语:"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老人的"淡定"和"知足常乐",受到不少人激赏,大有"相知恨晚"和"人生顿悟"之感。亦有人云:"杨先生努力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9,(12)
<正>经文:"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书5:15)圣经记载,人类自从被神逐出伊甸乐园以后,每天必须不停地奔波忙碌,找寻食物、躲避危难以图生存,这其中人类的双脚不但承载了全身的重量,并且直接面临来自地面环境各种的磨练;要不是有鞋子替它挡下所有尖石利物、恶水污泥,恐怕它早已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9)
<正>《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使徒保罗开门见山地夸赞帖撤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2-3)保罗"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