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8、1979年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与评价,查明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提高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水平、促进这两门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方、苏联和我国有关技术培训心理学研究的改革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据此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员工培训心理学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新领域,不同的心理学分支的学者们纷纷参与研究,目前,研究者们注重方法学的探讨,并特别关注对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此外,由于国际技术交流的发展,跨文化培训的比较研究亦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最后,笔者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技术培训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59,4(4):56-61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意識的規律的科学。意識的涵义很广,正如不是所有关于物貭的問題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所有关于意識的問題心理学都进行研究。心理学所研究的,大致是关于意識的下列三方面的問題: 1.意識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物貭发展到什么阶段产生了意識?意識又如何由低級状态发展到高級形态? 2.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人經由什么过程和机制反映客观世界产生意識? 3.人的意識活动的特征。人的意識活动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简要地回顾了讲德语国家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包括其自我概念的变化),现在为大家作一个自1947年至1978年之间研究儿童心理学动向的数量与质量的分析。在对有关的24种大多数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期刊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将首先从整体上分析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六个主要部分,然后集中研究认知发展的广泛领域中的五个次范畴。最  相似文献   

5.
翔平  张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12-17
西方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关不同的文化对人类的行为和人格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所以社会科学家们,尤其是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此领域颇感兴趣。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上,而且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更确切地讲,文化心理学旨在对形态各异的文化群体中的成员进行经验性的研究,而这些文化群体对于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都会产生可预见的和有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经验。目前,西方文化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集中于群体的极化现象、工人劳动的动机、人的学习和认知的文化特征及人格差异等方面。文化的研究,不久将会成心理学发展的中心领域。在未来的前景里,文化心理学的贡献将会日益增加;而且,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可能推动产生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心理学领域内出现新的更具生命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也是亲子关系领域中研究最早、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方面.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重要成果,文章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历史发展视角,对20世纪国内外学者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表明研究思路逐渐出现生态化的趋势,揭示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表现出综合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最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是近十年以来文化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以心理学关于思维方式的研究为主线,分析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关于思维方式研究的思路转变。重点探讨了文化心理学关于东西方思维对比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这些分析对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指出了关于思维方式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
时光荏苒,岁月有痕。在寅去卯来之际,《心理科学》新辟会士寄语专栏面世了。这似乎应得上清人李渔一句话,人惟求旧,物惟求新。它使我们感受到刊物主事者们的良苦用心:一方面,既为我们这些年长者留有一个可发发议论之所,似乎表达了  相似文献   

9.
论心理学文化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杰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8,31(1):253-255,248
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学性质的理解一直存有争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理智背景来认识和解说心理学性质.从文化哲学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会揭示出心理学对象、心理学者研究立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思维方式等诸要素与一定的价值立场和文化传统之间有着内在关联,其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支持系统,这从整体上凸显了心理学的文化品性.探讨心理学文化品性旨在发现和建构心理学新的话语实践,使之成为重新解读心理学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萨满出神术及其生理、心理机制问题,是近百年来萨满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被研究者视为萨满学研究的制高点,受到世界各国多学科学者的关注.为表述萨满在异常状态下的生理、心理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诸多萨满教术语,并因此展开了持久的学术讨论,对这些术语的解释甚至成为萨满教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反映了萨满教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彤冉  施建农 《心理科学》2007,30(1):134-135,172
“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元认知”能力被看成是人类最复杂的认知能力之一;目前学者们对人类的元认知能力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这时人们不禁会问:这种普遍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基本认知能力,在动物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呢?一些学者做了实验研究加以考察,并提出两个相反的观点;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在这样的争论中不断发展,通过对动物元认知模式的研究,科学家可以回答这一问题并试图描绘出动物进化的图谱,以及认知因素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从物种学角度探讨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起源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发展心理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已为大家所熟悉,但是,心理语言学理论引起的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发展心理语言学的产生,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国内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发展心理语言学这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内尔(David McNeill CD.)在1966年首次提出并做了理论阐述.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结构体系逐步完善起来.迄今为止,它基本成为独立于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学前儿童空间认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认知能力和人的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它是一个广泛系统,既包括大小、形状和方位等概念,也包括空间区分和对空间关系的理解等.空间认知就是所有这些空间概念在人脑中的反映.幼儿的空间认知发展是调动相应感官并借助于生活经验对上述各空间概念的认识过程.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各种认知能力在学前期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尚存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儿童对句子的理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心理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一向引起心理语言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的重视。几十年来心理语言学家们提出各种理论,使用各种方法对儿童理解句子的过程及其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的研究就是这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心理语言学家Bever,T.G.在六十年代初首先使用“理解策略”(Comprehen-sion strategy)这个词解释人的理解过程,其意思是人们在理解中不是使用了所有程序,而是可以找到某种“捷径”或“窍门”。不过,他并没有给理解策略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研究者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可以概括出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的基本含义,即儿童理解句子  相似文献   

15.
模型在计算机中的作用问题似乎比通常所承认的要普遍得多 ,即使对该学科中的资深学者来说也是如此。在其重要研究成果《计算机中的正确性之局限》 (1 985/ 1 995年 )一文中 ,B .C .史密斯讲到了程序与其规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模型 (程序 )与另一种模型 (它的规范 )之间的关系 ,其中 ,即使存在着程序满足其规范的形式证明 ,也不能保证由该程序所控制的系统会完成期望它做的、该程序应当执行的任务 ,因为这些规范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反映某种与世界的恰当关系。史密斯把“规范”的特征描绘为关于特定系统的恰当行为的形式描述 (通常以形式语言来…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今美国心理学学派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它在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中也有它自己独特的观点。最主要的是: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他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积极的需要,形成对社会有益的价值观念,发展自己的潜能(Pofential)从事创造活动,以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华雷尔所著的《Helping Young Children Grow》(1980)就是按上述观点,对130名 3—5岁幼儿教育进行实验的结果,获得了“教学优秀奖”。本文根据此书结论性内容译成,供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家长们研究:是否有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59,4(3):12-15
为辯証唯物主义哲学提供科学論据 心理学是研究意識的起源、发生、发展和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的規律的科学。研究意識和反映过程的科学不仅是心理学,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也研究这些問題,心理学必須以它为指导。但是,心理学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区別于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例如,关于社会意識及其一般反映規律的研究,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他有关科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近1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学者们不仅将这一研究领域在形成之初所讨论的一些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儿童与外国儿童的心理特点既有其普遍性,又具有其特殊性。追随朱智贤先生的脚步,在林崇德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对中国儿童的推理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一路走来,我们对中国儿童物理世界的推理能力(包括传递性关系推理、因果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儿童社会推理发展的重要基石--心理理论、指向自我的社会性推理--情感决策、以及影响儿童推理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有趣的结果,然而关于中国儿童推理能力发展的全貌,我们依然得不到完整而准确的结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难度大,但是无论从科学研究的需求或者是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需求,又或是国家战略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来看,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都是意义重大的,因此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还需要大力加强,对该领域的科研投入和人力支持也必须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年《心理学报》复刊,标志着我国心理学新时期的开始,至今已十年了.如何评价这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我们试图通过对十年中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调查,来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动向.为此我们收集了14种心理学期刊和97种相关期刊上有关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文献共2274篇,建立了1979-1988年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文献数据库,经过参考有关文献,请教有关专家,在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对这些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测量的标准,从各领域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研究的一般水平、研究者和期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