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门画派是发端于我国明朝中期的一个著名画派,其地处苏州,延绵数年,艺术成就颇高,影响力深远,至今仍是画界的重点研究对象。首先从吴门画派的历史渊源入手,扼要介绍了吴门画派的诞生地——苏州在明朝中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吴门四大家的简单情况;然后重点阐述了吴门画派画作的艺术特点,包括诗书画印的统一、平民文人画特征、山水画以园林画为主、人物画以工笔重彩为特色等。  相似文献   

2.
唐寅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画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独特的人生阅历和艺术天赋,使的他的山水画形成了“雅俗共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颇具影响的地方艺术派别,吴门画派于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崛起,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他们的艺术上承宋元、下启明清,为日后文人山水画题材的风格取向、画风演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本。云间画家沈宗敬曾经直接指称"文沈唐仇"为明四大家。文章从吴门画派形成的历史成因、代表人物、艺术风格几个方面重点介绍,来探索吴门画派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画坛艺术所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何阿梦 《美与时代》2016,(10):39-40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盛极一时,取代院体、浙派成为画坛主流。沈周作为"吴门四家"之首,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长以及在人品、道德上的模范性意义,更重要地是他所创立的风格样式、艺术趣味对吴门画派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沈周晚年时期绘画作品《随兴册页》为例,探讨明代中期文人画家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随兴册页》是画家消遣时日的作品合集,因而更具有文人画的代表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探讨文人画家的生活理想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在小处     
明代大画家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开拓者,风流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等皆出其门下。在艺术上,沈周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而在生活中,他则非常谦恭与平和,那份修养,仿佛世外之人。  相似文献   

6.
文人画在明代以吴门画派的崛起为发端而发展壮大,它极大丰富了明代绘画的内涵风貌,成为明代画坛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其强大的势力对明代绘画艺术有着相当的影响,进而对中国美术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吴门书画兴盛,山水画中以文征明开创的文派山水最为闻名。文派后学中能书善画者颇多,文伯仁即为其中之一,绘画技法融汇诸家,风格多变。文伯仁的山水画作品中透露着文派山水的雅澹气息,在家学基础之上取法古人,深得真髓。文伯仁为文派山水秀雅风格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吴门画派绘画风格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仇英是吴门四家之一,他是整个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仇英的生平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后从他的代表作《桃源仙境图》入手,剖析仇英的艺术风格,并从几大方面来详叙述其对青绿山水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其在技法上的创新,进而准确地把握仇英绘画风格及其对吴门画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噶玛噶孜”画派的形成和发展(1)“噶玛噶孜”画派的形成“噶玛噶孜”画派脱胎于“门孜”画派。公元16世纪中后期,被称之为第八世噶玛巴·弥觉多吉的“化身”的南喀扎西从师于门孜派画师贡却班德的门下,后来,又得到第五世夏玛巴贡却银拉和四世杰曹活佛扎巴顿珠的指导。南喀扎西以“门孜”画派的技法为基础,将印度“利玛”响铜造像的造型特点与汉地“丝唐”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从而创立了“噶玛噶孜”画派。在南喀扎西创立“噶孜”画派时期,还有几位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吴门画派"以其人数众多、影响力大而著称于世,其画风基本影响了明清三百年来绘画的主要格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沈周是明朝中后期的艺术巨匠,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家庭环境对沈周的艺术成长之路起了重大影响。在临摹古人之法的基础上,展现出感性美与理性美相结合,主观性高于客观性的绘画思想。其花鸟画的风格对后世甚至是现代画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姚绶在明代前期的文人画家中颇具代表性。作为明代前期文人画的承接者,他在当时的吴门、嘉兴地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具体的作品风格上独具个性,在文人画从元代发展至明中期吴门画派出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姚绶历来被认为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其鉴藏活动亦颇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明四家之首、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享有"绘事为当代第一"之美誉。沈周在山水画的创作中重视师古,也注重师法造化,这赋予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笔墨语言,还是图式经营、意境抒发,抑或设色点景,沈周的山水画均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分别从朴实苍润的笔法墨韵、不拘一格的构图造型、随类赋彩的设色渲染三个方面,探讨沈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以促进传统中国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沈周广师各家各派的积极成果,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并在长期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此奠定了吴门画派的的典型模式。沈的成功一方面来源于始终以古人积累的传统笔墨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实践,一方面来源于其平淡开阔,兼收并蓄人生态度。纵观沈周一创作生涯以及其风格成因对当今的中国画学习有着很深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淳是明代画家,尤以小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陈淳的小写意花鸟画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重点研究陈淳花鸟画的师承关系,主要论述了四个部分:第一,陈淳之蒙养;第二,陈淳与文徵明之间的师承关系;第三,陈淳与沈周之间的师承关系;第四,陈淳与吴门画派。  相似文献   

15.
吴杨 《美与时代》2023,(2):54-57
萧云从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其山水画的风格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重视书法用笔,他师古却不泥古,自成一家。萧云从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画家,尤其是皖南一带画派影响深远,在当地形成了“姑孰画派”。当下,国内对萧云从的研究多关注他的个人绘画风格和美学思想,以及他所影响下的“姑孰画派”,并且大多是将传统山水画审美风格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的,而对萧云从绘画中书法用笔的剖析甚少。因此,结合元代文人画“以书入画”的影响,对画家萧云从作品的题跋及他画作中的书法用笔进行阐述,同时结合萧云从影响下的皖南画家的艺术风格论证其在皖南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前期的文人画,上承元人传统,初期亦有诸多名家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画、墨竹画、墨梅画等。虽然明代时期文人画风在前期的画坛上未能形成一股巨流永奔不滞,但对中后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与壮大却产生着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自成化、弘治而后,随着院体、浙派的盛极而衰的局面,以古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吴门画派。这一画派在画坛上,渐渐取代了院体和浙派,在画坛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这一画派出现的时间是在元明交替时期,也可说是在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主流,犹如一望无际的夜空中划过的那道流星,虽灿烂,但又短暂。明代前期文人画的兴起,可作为某一时期的某种文化现象,他明显带有古代文人历来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韵味。也可说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坛中,都有着孰优孰劣的争议,这也是直到文人画家被画坛所认可后才开始改变这种不明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地方画派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地区的海派、北京地区的京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西安的长安画派、南京的金陵画派的艺术风格与观念、代表画家及作品等进行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提起意大利时,很容易联想到曾经创造出辉煌文明的罗马帝国,以及意大利的现代足球、美食、服装、赛车等等……。对于我来说,更容易想到的是意大利的各种画派、各个时期的艺术大师。众所周知,意大利开创的“文艺复兴”不仅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也使意大利成为当时西方艺术的中心,这是人类艺术史上极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如今的意大利不但是现代艺术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而且占领了西方艺术设计界的领导地位。同时在世界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和“形而上画派”也是世界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广西秀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共同孕育了漓江画派,漓江画派的重要画家也是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培养的主力军,他们担负着漓江画派发展的重任。漓江画派建设与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双结合的模式是一个共赢的模式,二者的结合为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改革走出了院教学侧理论、画派建设侧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20.
写意花鸟画派系众多,从南到北有岭南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等。各画派承接本画派的风格创作写意花鸟画,这就叫做"传承性"。在高校教学中,写意花鸟画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派系、什么样的范本去学习,首先要看授课教师的师承关系与其所属的画派类别,其次要看授课教师所属画派的学术地位与社会成就,这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作品格调的高与低。写意花鸟画的教学是花鸟画教学的难点,如何通过"传承性"教好写意花鸟画这门课程就成为了写意花鸟画教师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