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全党和全社会的先进分子,一定要不断地传播先进思想,在实际行动中发挥模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要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有革命的理想,就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而理想教育的最佳期是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的革命理想形成有哪些特点?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理想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这是放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马克思十七岁在中学毕业时所写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基础,对马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当代中国青少年理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当代青少年理想调查问卷对全国12个省份的50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水平较高,其中男生在身体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女生,在道德、人格、学业、生活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中生在道德、人格、生活和社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在物质、身体、学业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而高中生的学业和职业理想的水平低于初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文化程度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职业理想,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生活理想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理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然 《天风》2021,(2):64-64
[问]教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叫"团契",牧者鼓励信徒过主内"团契"生活,基督徒中也有依据年龄、职业、性别等而形成的不同"团契"小组;可在各种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该词条.我们为什么要有教会团契生活?我想深入了解"团契"的意义,希望您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4.
知然 《天风》2021,(1):64-64
[问]大多数教会规定,受洗后的基督徒方可领圣餐,作为受洗的基督徒,我已经领圣餐若干年了,但始终不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要领圣餐? 崔南翔弟兄 [答]崔弟兄,平安!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对于圣餐的看法,一般来说有两种认知,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信仰礼仪,也有人认为其只是一种普通饮食罢了.其实圣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信仰...  相似文献   

5.
1 审美教育对医学创新人才品质培养的作用1 .1 美育塑造完美人格席勒曾明确地指出审美与人格塑造的关系 ,并把理想的人格称为“优美的灵魂”。他说 :“有促进健康的教育 ,有促进认识的教育 ,有促进道德的教育 ,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 :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1 ] 。”医学美育的塑造创造性人格功能首先表现为它作为高级的社会的情感活动 ,具有一种影响、调节人的心理状态的作用 ,而心理状态是审美过程向人格特征过渡的“中间环节”[2 ] 。美育通过“形象教育”、“移情作用”等环节 …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角度看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人特定事件的现场,深人角色,再现案例情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有论者认为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2]。但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应该确立四个基本目的,第一,唤醒医学生的伦理  相似文献   

7.
应激及心理应对方式等与人的心身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是近 2 0年来倍受关注的概念。许多证据[1] 表明人格在应付生活事件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反过来 ,从发展心理学、人格形成的社会化过程等理论角度[2 ] ,也充分证实了生活事件或应激等对人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应激的中介机制固然重要 ,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在人格基本形成以后 ,生活事件或应激对人格所起的作用。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或较长时间里都处在困难境地时 ,一个人的人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或者说应激或生活事件会对人的人格发生怎样的作用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有关…  相似文献   

8.
[问]:我们自由恋爱后结婚,不久便"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后来信了主,有所好转.但近来又开始"话不投机",沟通不畅,动不动就争吵起来.这种情况令我们烦恼不已.请问我们当怎么办? 一姊妹:张爱丽 [答]张爱丽姊妹,你好!谢谢你的来信,诉说你们婚姻中存在的张力,希望你能认真读完这封信,并能试着去做. 婚姻是神的祝福,但需要两人懂得彼此调适、妥协、学习去爱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活中因为不善于处理矛盾,最后陷入沮丧和苦毒之中的夫妻并不少见,总有人不是建设性地解决分歧,而是陷入了指责、吼叫、退缩的模式,让婚姻的品质呈螺旋式下滑.  相似文献   

9.
从一个问卷调查中分析中国青少年科学精神教育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004年3月,中国无神论学会对北京市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科学精神教育现状的问题调查。它让我们思考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调查?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科学精神教育距离中国青少年有多远?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泽威  全鹏 《心理科学》2015,(2):379-382
考察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对502名高中生进行量表测评。通过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和有先验信息的MCMC法求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0,-.011]和[-.024,-.014],提示抑郁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k2、R2med分别为.124、.104,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抽样5000次后,构建的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178]、[.063,.156],两种指标共同验证效应量为中等。研究结果说明抑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中等。  相似文献   

12.
以690名初一、高一和大一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制的词表,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并比较不同青少年理想父母形象之差异。结果发现:(1)当代青少年心目中理想父母形象应具备的五项主要特征是:尊重沟通、与子为友,能力强、善于交际,正义乐群,正视现实,品德好、有原则;(2)女孩比男孩更重视父母与她们的沟通与相处;(3)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与自己相处态度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对父母的能力、生活态度、品德的要求逐渐降低;(4)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收入水平对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泰〕  释心平  释白朴 《法音》2014,(6):29-30,33,39
正一、前言何为礼仪?1978年牛津大学的Brown和Levinson教授提出了礼仪的原则,他们认为礼仪是人类共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了解人们如何表达礼仪是了解人类生存的根本[1]。顾曰国1990年提出了中国人的礼仪原则,包括自谦准则、称谓准则、慷慨准则和得体准则[2]。泰国文化局对礼仪定义是:有一定限制的道德规范,或是有纪律、有次序、适合社会正常生活的道德行为。[3]其实,礼仪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和教养水平,还能反映出一个地域、一个团体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  相似文献   

14.
[问]我有时去不同的教会参加主日崇拜,发现大多数教会的崇拜程序中有一个环节是要所有参加者一起同声宣读《使徒信经》,我个人觉得很重要但不太明白,我们为什么在崇拜时要宣读《使徒信经》? 郭观象弟兄 [答]郭弟兄,你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信仰实践中,大家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不经意间会忽略其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问]我与男友交往一年多了,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许是受了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男友竟然提出先试婚一年的要求.我是基督徒(他是慕道友),父母也是很传统的人,我们不可能同意这种方式.可我又很爱他,他也喜欢我.我当怎么办? 肢体:嫣红 [答]嫣红姊妹,你的问题有不少人也遇到过.现在,未婚同居或试婚这种"前卫的婚姻观"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暗流,连不少青少年也都想跃跃欲试. 所谓试婚,是指在不受法律约束的情况下,男女同居过一段时间的夫妻生活.双方满意,就办结婚手续,成为夫妻;若一方不满,就分手,互不干涉.提出试婚者其理由似乎充足,如试婚能更深地了解对方,避免盲目厮守;甚至说,试婚如婚前"考试",终极目的是为了确定结婚或不结婚;还有说,结婚证书如"婚姻执照",没有什么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6.
夏年喜 《哲学动态》2005,(11):52-55
DRS是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Structure(话语表征结构)的简称,是DRT的灵魂部分.DRT即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在国内它至少有四种不同的译法:话语表征理论[1]、篇章表述理论[2]、话语表达理论[3]和话语表现理论[4].对DRT有多少种译法对DRS就有多少种译法,本文的宗旨只是对DRS与一阶谓词逻辑的公式进行比较,所以可以不必纠缠于这些译名中哪个更准确.通过DRS与一阶谓词逻辑的公式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DRT与一阶谓词逻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从而加深我们对DRT这一理论的了解,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汉语的语义分析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5]  相似文献   

17.
知然 《天风》2022,(6):64-64
[问]前不久,我们教会的负责同工邀请我参加探访事工服侍,我很愿意参与,但不太清楚教会为什么需要探访事工?请给予解答为盼. 梁晓玉姊妹 [答]梁姊妹,你好!作为信徒,在被教会牧养关怀的同时,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这是值得鼓励的.探访关怀事工是教会的基础性事工之一,有时也被称为探望事工;集体聚会礼拜是信徒来到教会接受真道的装备,而探访关怀则是教会进到信徒实际生活中的供应.如此双向的聚散过程,可使得"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对社会、家庭和青少年本人产生严重危害,也影响家庭幸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学术工作的目标和目的,在于突破我们社会的智识地平线,并瞥视日出的世界,通过研究外国的文化和文明,来增进我们对人类存在和我们自身的理解。"[1]由于关于德国伊斯兰研究之历史的出版物已有数本——其中两部也有了英文本——[2]我们认为,本文若可以提供一种切入此主题的系统进路的话会更加有用。我从以下标题,来讨论这个问题:1.作为东方研究一部分的伊斯兰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从各种课堂教学大赛中一路走来,阅读教学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第二课时.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追求所谓的精彩,赢得评委的深刻印象是根本原因.可是,我们的教学最终是要回归到常态,回归到本真的.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就成了一线教师最为关注,也是亟待解决的研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