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琴与古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与古筝,两者均前缀以"古",同为中国传统乐器中两件历史悠久的重要民族乐器.它们在外形上颇为类似,都是平置弹奏的弹拨乐器,两手的演奏技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器乐教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不再是以钢琴和声乐为主.  相似文献   

3.
茅于燕   《心理科学进展》1986,4(3):66-74
早期教育主要指儿童在3—5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就对他进行认识能力的教育。其理论基础就是:生命早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能力如在早期得不到机会发挥,就会枯死,日本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是早期教育的支持者,他曾说:“人的命运几乎取决于学龄前的环境和教育”。“孩子达到入学年龄,上学的时候,他的命运大体上已经决定了,所以,学龄前的环境和教育不佳的孩子,教师花费多大力气也难以收到多大的效果”。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有待实践的检验,不过,他在1971年提出的看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面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一个社会化的人必定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活力,必定自我感觉坚强独立,他才能做到长袖善舞,游刃有余。这就是竞争性人格,通常男性比女性更具有竞争性,由此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竞争性人格源于男性荷尔蒙。现在心理学家相信这一点只是解释了其中部分原因,他们认为男性身上的竞争性与其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相关很大。通过科学观察和访谈,心理学家发现作为母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威胁之下,已经显得步履维艰。随之而起的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生态平衡的打破以及在消费竞争、物质至上和享乐至上等思想基础之上而引起的道德精神危机,激励着有志之士竭力寻求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探求。  相似文献   

6.
一、早期教育与培养人才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是近二十年来国内十分关注的问题。孔子说“少而不学,长无能也”。我国古代有着家庭早期教育的优良传统,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已成为家庭传统的早期教育的佳话。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的素质问题时指出:“要从娃娃抓起。”万里同志最近在《学前教育》发表文章,号召“大家都来关心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教育的众多学科中,音乐教育被认为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移风易俗”的音乐教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代建筑先驱沙利文成长于多元文化家庭,这是其设计理论的民主渊源;他的短期学院教育让其认识到古典传统理性主义形式美的普遍规律;他的学徒生涯则带来功能理性和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由此可见,沙利文早期教育对他的设计理论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切艺术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也是古筝表演艺术的生命。古筝演奏的创新应该在音响效果和体态表演两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宣传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重大的社会的实际意义。因此,在早期教育的宣传中要十分重视它的科学性、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但是,就目前关于早期教育的宣传中,我们发现存在着某些片面性,本文试图针对早期教育宣传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诸如:大脑潜力,智力发展速率、关键期,智力测验和教育内容等方面,谈谈一些看法,以期与同志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讨论了美术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的内涵、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美术馆在儿童早期教育活动中的意义,着重讨论了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参与美术馆活动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美术馆的家庭教育活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在我国,不少父母,尤其是广大独生子女的父母更是如此。这本来是件好事,它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但在实施早期教育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智力的开发,更不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他们把知识教育误认为智育,把知识教育当作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顾婴幼身心的承受能力,强迫幼儿长时间地学习,训练那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不顾婴幼儿的兴趣、智力倾向,凭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他们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甚至不顾婴幼儿的自尊心,不顾教育原则,采取独裁式的“棍棒教育”等等。这种种做法不仅不能开发智力,反而极大地妨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是人格的构成部分,是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传入中国,为我国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身体美学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新兴领域。它提倡我们关注身体和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也为理论研究与实证主义的结合以及跨学科的交互研究打开了一扇窗。以身体美学理论指导着演奏艺术实践,可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身"、"心"、"琴"三位一体的契合,做到"身随心动,乐随身生",不断提高演奏水平,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准的演奏家,"身心如一"、"人琴合一"则是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的演变,古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河南、山东、客家、潮州、浙江等几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古筝艺术。 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河南的古筝艺术自成一系。在河南筝派中,南阳古筝艺术又具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调查分析法、访谈法,对0-6岁儿童家长与教师的早期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这两类群体认为儿童在0-6岁期问最需要关注的是健康的身体素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坚持与专注的学习品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0-3岁、4-6岁)需要关注的素质与早期教育方式因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3)青年人与中年人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教师与家长在多个项目的评定上呈现出差异.研究的结果对早期教育的导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古筝的传统演奏技法中,左手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传统乐曲中的"以韵补声"就是靠左手在琴码左侧以吟、揉、滑、颤等技法表现出来的.然而,这一优势又使古筝的技法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开发左手的使用,使左、右手都能够灵活自如地完成快速高难度的弹奏技巧,就需要进行快速指序技法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各种乐器根据自身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音质、音色,这种声音上的不同品质,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结构,不同演奏方法所形成的独特时声音个性。古筝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筝就已经流行于秦国。长期以来,筝之所以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概就是被古筝那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色所吸引。“如何运用古筝技巧,使古筝艺术表现得更完善”,我认为这是每个演奏者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浅论学习策略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信息加工模式已逐渐被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在积极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近20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他们越来越关心诸如学习策略这样一些可概括的认知技能.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研究也就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司法保障的需要日益增加,同时,司法领域中的腐败与不公现象也越来越显得突出,司法公正不仅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程序的角度对此问题略抒浅见。  一、司法权与公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法律的创制和法律的实施。换一种表述,就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相应地,国家权力结构也可以分为立法权和(广义的)执行权。这种权力划分的依据是分权理论,对于描述国家权力结构的现实状况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司法与行政虽然在职能上都是适用法律,行政权与司法权虽然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形成于中原大地的古筝流派发展到近现代,由曹东扶先生(1898~1970)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有演奏技巧而著称于世。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曹老精心培育下,造就了曹桂芳、曹桂芬、李婉芬、尹其颖、何宝泉、吕殿生、邱大成、何成育、娄方等古筝名家,成为曹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之后,曹派的大批再传弟子纷纷活跃于筝坛,其中,曹老的外孙女冯彬彬就是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这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