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师寺,位于奈良市西京町,是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为奈良七大寺之一,始建于日本天武九年(680)。本尊是药师三尊(日本国宝)。历史沿革日本天武九年(680),日本第四十代天皇为了祈祷皇后疾病痊愈,发愿在飞鸟藤原京建造佛寺,这便是药师寺建寺之始。七年后,药师寺尚...  相似文献   

2.
法海 《法音》2000,(1):54-55
座落在福州市鼓楼区开元路的芝山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清人杨庆琛“萧梁寺观今余几?尚有芝山迹可寻”的诗句,道出了该寺历史之悠久。寺旧名“灵山”,后改“大云”,唐初(618-620)改“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以年号为名,更名“开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高僧空海与圆珍均分别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与宣宗大中七年(853)在寺中驻锡过,留下中日佛教交流的一段佳话。圆珍还从寺僧存式学《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俱舍论》,从当时也住在寺中的南天竺僧人般苦但罗学悉昙梵…  相似文献   

3.
圆照寺佛教简史郑林圆照寺,在五台山灵鹫中峰,座北面阳,居高临下,眼界十分开阔,是一处白日青天四望开,心明眼亮六根净的风水宝地。恢宏壮丽的华严道场圆照寺,古名普宁寺。在元代时,它是和释源宗主真觉国师的道场——万圣佑国寺齐名的华严道场。这是因为,早在北魏...  相似文献   

4.
圆照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吕更美圆照寺位于台内灵鹫峰山腰。古称普宁寺,始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明永乐年间重修,宣德年间再建,清代又予修葺。昔为五台山最早的一座黄庙,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山志》载: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实哩沙哩来华传教...  相似文献   

5.
圆照寺诗歌     
圆照寺诗歌白宇清追忆清海老和尚灵山说法总如催,浩劫曾经志未灰。广种菩提花早发,深弘般若佛长偎。丹衷万语慈舟渡,慧眼双瞳俊鹤陪。焕碧浮金圆照寺,梵僧多少仰高怀。访圆照寺住持海信法师天花眼底缤纷舞,丈室融融气象春。愿力坚深弘正法,心音广大化器尘。情超欲界...  相似文献   

6.
黄教是西藏佛教的一个宗派,本名迦登派。它依宗喀巴所创迦登寺立名。“迦登”藏语为“迦鲁”,一般人称之为“格鲁”,故又称为格鲁派。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1357—1419),一名罗卜藏扎克巴,青海省西宁人。“宗  相似文献   

7.
一、帝王之师唐朝的皇帝推崇道教、尊礼道士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玄宗、武宗曾亲受法箓,成为道士皇帝。唐武宗所尊赵归真邪术干政,臭名昭著;而玄宗所尊司马承帧、李含光师徒,却是有唐一代的著名高道。据《旧唐书》,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①,河内温②(今河南温县)人。出身于仕宦世家,饱读诗书却不肯做官,于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二十一岁时出家当了道士③。先居嵩山,以上清派第十一代传人潘师正为师。后游句曲山(即茅山)、天柱山、衡山等道教名山,长隐于天台山王霄峰,自号“白云子”④,又号“天台白云”⑤。…  相似文献   

8.
方丈杀生     
寺院建在名山上,名山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夏日的一个午后,老方丈再次手托健身球带着两个弟子去寺外散步,忽见一青年女子从不远的草地上飞奔而来。嘴里还喊着“救命啊救命啊!”正在师徒三人感到意外之际,拼命奔跑的女子已经来到师徒三人的跟前。这时,两个弟子都惊得目瞪口呆——女子的身后居然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草上飞的毒蛇正紧追不舍。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发展到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无与伦比的宗喀巴大师,在系统地了解印度佛教、熟悉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佛教,把西藏文明推向了高峰。宗喀巴原籍青海人,生于1357年。公元1372年遵师命去卫藏学经。20岁在夏住孜钦寺从贡噶贝学《现观庄严论》注解。宗喀巴25岁,在贡塘寺、桑朴寺、孜塘寺等,依  相似文献   

10.
《赞文殊菩萨偈注释》一书是五台山圆照寺原住持清海法师的弟子、今广东潮阳峡山妙吉祥堂住持妙空法师弘传文殊思想的著述。全书内容依次为《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佛经)及妙师所作《赞曼殊师利菩萨五字真言威德偈》、《曼殊室利十种无尽甚深大愿》(佛...  相似文献   

11.
温静 《佛教文化》2007,(5):88-90
独乐寺,得名难考。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始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是中国著名的三大辽构寺院之一(其余两处为辽宁易县奉国寺与山西大同华严寺),其内现存观音阁为国内最古木结构楼阁。历经多次地震岿然不倒。寺以“建筑、泥塑、壁画”三绝闻名于世。梁思成先生评价其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2.
清音阁 踞牛心岭下,唐称牛心寺,海拔高度710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牛心寺原为后牛心寺(延福院),唐僖宗时江陵慧通禅师将其改为“三云二水”之一的卧云寺。北宋乾德二年(965),宋太祖赵匡胤召东京(河南开封)天寿院僧继业三藏等300人入天竺求舍利及贝叶经,继业一行从印度带回大量经卷舍利敬奉朝廷。  相似文献   

13.
圆照寺楹联牌匾尹樱辑山门圆融无碍显现诸佛净土于此地照破法空蕴藏妙德僧伦遍尘刹住持沙门清海撰王留鳌书岁次乙丑五月初十日圆满建成根本金刚道场在此寺照澈圣教主持显密正法于今朝清海上师撰三宝弟子超礼敬书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觉入以德量三脱拟四圣共证涅天王殿...  相似文献   

14.
安阳清真寺简介伊斯兰教于元初传入安阳,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二年(1788),始在西关驴市街建立清真寺一座,咸丰六年(1857)进行了重建,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女寺,北院为男寺,清真寺大门上方悬挂“清真寺”三个镀金大字横匾一块。咸丰六年...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尊胜寺因寺内存有两座石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而闻名于世。 尊胜寺位于五台山南面厩阳岭畔。昔日,这里佳木葱葱,景物殊胜,是善男信女朝台礼圣必经之路,被称为“五峰咽喉”。  相似文献   

16.
广胜寺在山西省洪洞县境东北霍山南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霍泉即发源于北。寺区古柏苍翠,溪流潺潺,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据《山西通志》等记载,寺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俱卢舍寺”,亦名“古阿方王塔”,唐大历四革(公元769床)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奏请扩建,改今名,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寺内建筑均悉数毁于平阳大地震,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重建,明清两代曾作补葺,形成现状,主要殿堂均为元代遗构。寺由上、下两寺和水神庙组成,上寺在山巅,下寺在山脚,水神庙在…  相似文献   

17.
朵云 《法音》2000,(1):55-56
座落在漳州市南郊九龙江畔丹霞山麓的南山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时太子太傅陈邕舍宅为寺,其女金花在此出家。寺初名延福报劬院,延请云岭常公为开山祖师,继席者为桂琛、文益等。唐末寺渐趋衰微。至宋开宝元年(968),陈邕后裔陈文 重修,改名报劬院,后又称崇福寺,延请禅宗青原系义存的三传弟子、玄沙师备的再传弟子玄应禅师任住持,寺宇规模愈加扩大,僧众多时达1500余人,有“闽南佛国”之称。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玄应禅师法嗣继任住持。随后百年,因水火之灾,寺宇破损不堪。至绍兴八年(1…  相似文献   

18.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藏文意为“吉祥永固”。曾使用过汉文名“扎什伦博”、“仍仲宁翁结巴寺”等。位于西藏日喀则近郊西南山麓,依山傍水,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金顶碧瓦,其壮丽豪华仅次于布达拉宫,周围筑有城墙,方圆3华里。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庙。此寺为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兴建。根敦珠巴,后藏古墨人。小时就刻苦学习,钻研佛法。后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乃至五台山以来,就开始了建寺造像。其间,虽然经过了“周武法难”、“唐武灭佛”两次大的劫难,但其建寺造像始终也未中断。若就现存的108座寺庙计算,五台山就有11个朝代的二十余万尊佛菩萨罗汉尊像;现就对外开放的45座古刹中,保存有佛菩萨像146032尊。那么,这些造像是如何来的呢?简言之,就是古印度佛教造像和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丁晓慧 《法音》2023,(9):68-71
<正>一、北宋宝胜禅寺大观塔概况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被誉为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黄檗祖师道场”,是水西三寺之一。水西三寺,又名水西寺,为大安寺、崇庆寺和宝胜禅寺三座寺庙的总称,它们因位于安徽泾县城西的水西山而得名。其中,大安寺历史最久,建于东晋年间,宋、明、清屡被重建,清朝中期以后被废。崇庆寺建于南齐永平元年(5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