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东夷地区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环境,以及东夷人以渔猎为主体的生活习俗,养育了特色显明的东夷文化。在此基础上,东夷人的人种基因、生活习俗、道德习俗、娱乐习俗对于早期体育活动的蕴生从不同角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夷齐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夷文化是华夏东部族群文化。华夏文化是由东西部地域邦族融汇而成,东夷是华夏文化的东部源地。从考古看,苏北、淮北一带的史前文化与山东史前文化相同,为同一文化系统。今天的东北,包括辽河、黑龙江流域,同山东文化密不可分,应归属远古东夷族群。族外配偶婚是东夷与华夏西部族系的联系特点。炎帝蚩尤氏,是今天江南苗、瑶各族的先祖,是苗人的族神。齐桓公改革完成华夏融合,华夏融合使华夏民族的同归性强烈,地域疆土的中国认同性强烈。推动富民养农政策让农业发展,是保障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基础。华夏融合统一才能造就中国,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  相似文献   

3.
齐文化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齐文化体育的特点和产生基础.分析齐文化体育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于当今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育化方式和文明形态,与体育主体具有天然的意义关系,这种意义关系在体育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长,演化为娱乐价值、功用价值及衍生价值.体育价值的文化确认表明,体育价值来源于其娱乐价值的文化格调、功用价值的文化品位和衍生价值的文化含量,由此生成鉴赏体育娱乐价值文化格调、鉴别体育功用价值文化品位和鉴定体育衍生价值文化含量的文化评判需要.体育价值的开发有多个向度,文化开发的意义是深刻而久远的.体育价值的文化开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树立提升体育价值的文化标杆;确立衡量体育价值的文化标准;塑造象征体育价值的文化标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的齐文化,系在传承东夷原始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经过西周,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地也是在20世纪开展考古工作较早的地区之一,发掘出土的大量丰富的文物资料,为齐文化的全方位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新的信息。张光明先生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在齐地长期从事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多有所获,《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就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也谈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均产生于东夷,有其共同的渊源,因而有其共同特质,又因其地理环境和有周分封后建国方针不同,随产生变异,形成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现象。随着历史发展,两种有共同渊源的文化,首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至汉代走向统一,并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伟 《管子学刊》2013,(4):46-51
由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而成的《战国策》,折射出各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显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齐策》中体现的地域文化也鲜明地异于它策,然而这种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的地域文化蕴含着多种文化元素。齐国乃东夷族世代居住之地,在意识形态领域保留了东夷文化的基础,东夷文化是它的源头。在《齐策》中东夷文化主要体现为:尚武的风习;古老的婚恋习俗以及占卜的遗风等。  相似文献   

8.
韩铀  宋群豹 《管子学刊》2008,(1):115-117
在东夷文化沃土上发展起来的齐文化,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齐地文人术士众多。到清代则出现了三位著名的文坛巨人,一位是“一代诗宗”王渔洋,一位是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另一位就是现实主义才子诗人赵执信。赵执信的人品、诗品、书品都极具特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他们以“玄鸟”为图腾,始居地大概在今山东省境内。自夏末至西周末年,秦人祖先分成几次或几批由东方徙居到西方,迁徙路线大致上是从今天的山东迁到山西,再由山西迁到陕西,最后再定居在甘肃东部一带。可以说秦人祖先出自东夷之地,但扎根于西戎。由秦人祖先创造的早秦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从文化之源流看,它以东夷文化为张本,并融合了舜禹华夏文化、夏文化、未知夷狄文化、商文化、西垂的戎文化、周文化等文化因素。从文化基调来看,早秦文化始终没有融进主流,边缘化的处境成就了秦文化,并且锻造秦文化的独特的个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任兵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6-177
中国与美国体育文化的差异源于价值追求,中国体育自古以来都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和谐”,中庸的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体育;美国因为建国时间短,发展迅速,受到几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用自然科学来衡量体育,有针对性的分析、运用身体各个部分的特点,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突出个体的作用。通过对比中美高校体育文化,总结出了中美高校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以及得出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世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一般都有其承继性与融合性特点。作为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齐国乐舞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在齐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承继了东夷乐舞的成就,融合了尧、舜、禹三代之乐而形成的。东夷族是个喜歌好舞的民族,他们的歌舞活动,不仅造就了众多乐歌和乐舞,而且催生出了众多乐器,同时还出现了乐教、乐论和礼乐。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太3伏羲氏、少3金天氏、葛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大舜有虞氏、东莱部落和夷夏部族联盟,就是他们为齐国乐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人格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影响人格发展。笔者以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为起点,详细评述了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历程,着重介绍了文化决定论、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探讨了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途径,为深入理解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视社会的纲纪规范作用,主张通过持守礼义法度来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发展;二是强调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张通过实行保民爱民的为政方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运行。齐鲁文化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丰富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孝文化与中国人人格形成的深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孝文化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文本、言说和行为准则,不仅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等宏观领域,而且也影响到人格形成等微观领域。该文从文化的辩证角度分析了孝文化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对孝文化的内涵和消极效应进行了心理学解读,并简要分析了孝文化与中国人具体人格特征之间的关联。正是通过具体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孝文化完成了其对人格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5.
Using psychoanalytic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rac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henomenon designated as Culture. It postulates that psychoanalysis, a product of the Hegelian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is still one of the best instruments to understand Culture. It traces the origins of culture as postulated by Freud and the pioneer anthropologists and its course from early and evolved religion through humanism, science, and finally postmodernism. It emphasizes the dialectical concepts in psychoanalysis and reviews summarily those psychoanalysts tha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have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study of culture: Freud, Horney, and Lacan.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活脚本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释人对于生活事件的回忆出现的记忆隆起现象,出现了文化生活脚本理论。文化生活脚本是文化上共享、关于重要生活事件发生时间及顺序的知识。它是规范事件的图式,可以用来检索和叙述个人过去经历的过程。文章综述了文化脚本的研究及其进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刘莘 《哲学研究》2012,(5):113-117,129
<正>一、精神问题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者有能力认知规范世界运行的普遍法则,有能力知道自己既是被规范的对象又是认知的主体。作为对象,自由者承认自由意味着对必然性的认识;作为主体,自由者不仅强调对必然性的认识已经蕴含着主体为世界立法,而且强调世界只有在精神里才能显现自己。精神知道  相似文献   

18.
谶纬之学是汉代的一种具有浓重神秘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它的形成,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结合的精神成果之一。具体来讲,齐地的方士文化与鲁文化的代表儒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组合形成了谶纬之学,并对汉代政治和文化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化差异的认知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升 《心理科学》2007,30(4):1002-1005
文化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反过来又会影响着认知。在从视知觉、痛觉、时间知觉等基本的感知觉过程到面孔识别、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中,都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近年来,文化对认知括动的影响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甚至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也已经被用于其中,预期文化差异的认知影响作用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