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年,主要由西域来的佛教经典被译成汉文,同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并开始向全国传播。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贵  相似文献   

2.
正库木吐喇石窟在规模上仅次于耳熟能详的克孜尔石窟,而且更多开凿了不少具有汉唐风格的石窟。库木吐喇的汉风洞窟具有明显的中原风格,表明了龟兹佛教的中国化色彩。龟兹石窟融合了东西方的佛教文化艺术于一身,尤其是库木吐喇石窟,更是佛教石窟当中的瑰宝,广受瞩目。龟兹国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位于现在的新疆库车、拜城一带,从公元前后直到唐朝后期,延续了一千年左右。龟兹国处在丝绸之路上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路段,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处。这里不仅集中了古代天竺和大秦、波斯等地的佛教艺术,还深受汉唐寺院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立 《法音》2005,(7):43-44
本刊讯6月19日至24日,应世界宗教和环境保护联合基金会(ARC)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雍和宫住持加木样·图布丹活佛为团长、副秘书长陈文尧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参加了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北传佛教与环境保护大会”。6月23日上午10时,在会议开幕式之前半个小时,蒙古国当选总统、国会主席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在甘丹寺住持朝依坚措活佛的陪同下,在成吉思汗酒店的小会议厅单独会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作为世界宗教和环境保护联合基金会的国际主席,作为蒙古国当选总统、国会主席,我…  相似文献   

4.
佛塔点滴     
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塔是个后起之秀。周秦之世,塔字还不见经传。直到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塔才作为佛教的三大建筑(石窟、寺院、佛塔)之一在我国兴建盛行。塔,梵语浮图,初为供奉释迦牟尼佛遗骨——舍利而建。原型由方形塔基、形状类似覆钵的塔身和尖顶(刹)三部分组成,很象先秦时期的坟墓,有砖、木、石、铁等结构。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师在印度浮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早已盛行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批判佛教认为作为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重要思想基础的如来藏思想,是一种实体论,或"基体说"。其实质是肯定现象世界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而这是与原始佛教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空"的思想相矛盾相对立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批判佛教对如来藏的批判,也扩展到了对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佛性与本觉思想的批判。因为其立论的挑战性和研究方法的争议性而在日本佛教界、中国佛教界(包括台湾)乃至欧美佛教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本文以末木文美士教授、花野充道教授、桂绍隆教授、织田显祐教授等的研究为中心,就最近日本学术界对批判佛教的回应做一概观,并就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谈日本佛教与佛教研究1993年5月26比日本东京大学末木文美士副教授应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进行学术座谈。会议由佛教研究室主任杨曾文教授主持。会上,末木副教授介绍了下列情况,1.日本的佛学研究日本研究佛教的学术机构很多,仅...  相似文献   

7.
丰子恺(1898—1975)先生就业于弘一(1880—1942)法师,学习美术音乐,他敬仰法师的道德、学问、品质和爱国情神,在思想上、艺术上和信仰上受其影响颇深。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丰子恺在自己生日的这一天,于上海立达学园正式皈依佛教,取法名婴行。丰子恺信仰佛教后,融绘画、诗文与佛教思想于一炉,创作了许多有关佛教的绘画、诗文等文艺作品,受到佛教界的重视。谈到丰子恺与佛教的来龙去脉,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1,(12)
法藏,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生于唐都长安,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于西京(今长安)大荐福寺逝世,是唐代重要的佛经翻译者、著名的佛教理论家、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华严宗的三祖。法藏的思辨能力极强,在佛教名哲辈出的唐代,他站在圆融无碍的根本立场上,以“无尽缘起”为核心,建构起了一个独具异彩的圆融哲学体系。圆融,是指在不同层次上、不同关系中相对独立存在的一切个体与  相似文献   

9.
宋代佛教通常是指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卫王祥兴二年(1279年)这320年间的佛教。而宋代五台山的佛教则是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平定北汉到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的148年间的佛教。这是由于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丙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3,(10)
一、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17人)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藏)副主任:多吉扎·江白洛桑(藏)策墨林·丹增赤列(藏)香根·巴登多吉(藏)加羊加措(藏)珠康·土登克珠(藏)加木样·图布丹(蒙)委员:永仲嘎瓦(藏)措如·次朗(藏)赛朵(藏)德哇仓(藏)夏立宛(蒙)西纳(藏)贾拉森(蒙)土观仓(藏)东宝·仲巴(藏)甲登·洛绒向巴(藏)二、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9人)主任:刀述仁(傣)副主任:都龙庄(傣)委员:俸联宽(傣)都罕听(傣)都坎拉(傣)伍巴地亚(傣)召苏静纳(傣)召细利温纳(傣)张建华(傣)三、佛教教务工作委员会(27人)主任:学诚副主任:净慧戒忍永信…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03,(4)
一、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17人)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藏)副主任:多吉扎·江白洛桑(藏)策墨林·丹增赤列(藏)香根·巴登多吉(藏)加羊加措(藏)珠康·土登克珠(藏)加木样·图布丹(蒙)委员:永仲嘎瓦(藏)措如·次朗(藏)赛朵(藏)德哇仓(藏)夏立宛(蒙)西纳(藏)贾拉森(蒙)土观仓(藏)东宝·仲巴(藏)甲登·洛绒向巴(藏)二、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9人)主任:刀述仁(傣)副主任:都龙庄(傣)委员:俸联宽(傣)都罕听(傣)都坎拉(傣)伍巴地亚(傣)召苏静纳(傣)召细利温纳(傣)张建华(傣)三、佛教教务工作委员会(27人)主任:学诚副主任:净慧戒忍永信…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的日僧圆仁,在唐文宗时以“请益僧”的身份来华参学,曾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四月来到五台山,他在五台山巡礼朝拜文殊菩萨圣迹,参观瞻仰五台山佛教寺院,前后逗留将近两个月。在他所作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不仅大量记叙了唐代中国佛教的状况,也对五台山佛教作了翔实具体的记载,为我们研究五台山佛教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268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的佛教政策基本上延续明代,佛教宗派继承着明末的遗绪,净土成为各宗共修,念佛净土在社会上更加普及,间或有禅宗的显发。清代后期,国势衰落,在内忧外患之下,传统佛教日渐衰微。居士佛教的兴起则为积弊已久的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0,(10)
<正>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是今天世界上被广泛研究和信仰的主要佛教部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佛教学者开始强调金刚乘(Vajrayana)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大多数佛教学者来说,金刚乘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决定从一九八五年元旦起将麓山寺交还长沙市佛教协会管理。麓山寺是长沙市有名的古刹,座落在岳麓山腰的万木丛中,环境幽静,风景秀丽。该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是湖南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美誉。在历史上,有许多高僧在此说法传经。长沙佛协在收回麓山寺以后,除按照佛教的传统习惯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外,并拟  相似文献   

16.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或弥陀(梵文名意为“无量光”)是大乘佛教中的慈悲佛。净土宗派的核心是对阿弥陀佛的崇拜,该宗可见于整个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佛”一语是宗教术语,专指那些被认为已经达到了开悟的状态,证菩提入涅(般木)后再回到世间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一)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问: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答: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我们可以推断,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  相似文献   

18.
拉卜楞寺每年举行许多法会,主要的有正用法会,七日法会,九月法会。正司法会它源于宗喀巴大师于14O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会法,在拉卜楞寺开始于第二世嘉木样活佛久美昂吾(172~1729)时期,法会自正月初三晚站起,到正月十七日止·历时十五天,正司法会的特点是举汗一系列活动。在法会期间,拉卜楞寺的全体增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六次。等一次叫晓会,等二次叫晨会辨诵,第三次叫午时会,第四次叫祈愿会,第五次为晚茶会,第六次为晚辨诗会。正月初八为“放生”节,这项活动在图丹颇章院内举行,摆出寺内珍藏的宝物,供人们参观,随后…  相似文献   

19.
正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永平十一年(68)就建有佛寺。五台山青黄庙并居,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五台山,不同民族的佛教僧人之间进行广泛文化交流,形成极具融合特色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突出表现在佛教文学、佛教美术、佛教音乐和佛教建筑等各个方面。这些成果在促进五台山佛教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播、创新和发展,而且对于传承农耕和游牧融合的特色文化乃至山西的文学艺术、民居建筑、民间雕塑艺术等,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魏武 《法音》2004,(11):13-13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魏武)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第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委员会会议的代表。回良玉代表中国政府对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委员会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中韩日三国在地理上山水比邻,在佛教信仰上一脉相承,佛教在中韩日三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