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领域存在许多分歧,需要若干必要的区分来加以疏解。在通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中,辩证法的定义和框架基本上采自恩格斯的论述,而马克思的论述只起补充和例证的作用。实际上,在辩证法思想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有原则的一致性,又各有专长:马克思独有关于主谓词和主客体的辩证思想,而恩格斯则独有自然辩证法。卢卡奇等人把马克思的主客体思想阐发为实践辩证法,在突出人的主体性的同时牺牲了认识的客观性。综合地看,马克思的辩证法包括两个不能互相还原的方面,即理论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前者在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优先,后者在本体论和价值论上优先。马克思的理论辩证法主要是通过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研究而获得成功的,其基本预设的有效性还有赖于更多应用性成果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是"谬见",还是真实?——对一种责难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恩格斯不同,马克思早在撰写<神圣家族>之前就与费尔巴哈思想有着批判性的距离.恩格斯试图建立自然辩证法,马克思则只是把黑格尔辩证法改造成了立足于人的存在的实践辩证法.恩格斯最有资格和能力整理<资本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实际工作无懈可击,况且马克思在这方面对其持有某种保留态度.承认马克思常人的一面,不仅不是庸俗化,而且是更真实地了解其思想的必要前提.正视马克思同恩格斯在思想上的异质性,恰恰是通过恩格斯理解马克思的一条不可替代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近出版的卢卡奇的《关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辩护:尾巴主义与辩证法》一书中对于恩格斯的解读,卢卡奇作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政治立场从未离开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强调。马克思被纳入到德国古典哲学之内来加以讨论,而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物自体的问题。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发现了无产阶级,并用无产阶级替代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来解决或者消解了物自体的问题。恩格斯、列宁正是因为基于实践与工业的方式来回应物自体的问题,从而与马克思的思想本身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的是纯粹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忽略了马克思对自然哲学的深厚兴趣。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合作中,恩格斯一直被视为是主导自然科学研究的一方,他的自然辩证法被指责为歪曲了马克思原初的辩证法思想。但近二十年来,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简称MEGA~2)新文献的出版,马克思在生态学、矿物学、植物学、化学、地质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摘录和笔记得到披露。学界研究的重点开始从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争论,逐渐转移到马克思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介绍当代德国依据MEGA~2在马克思关注自然科学问题上开展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曾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了系统、集中的阐发。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今天考察当代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当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恩格斯曾经写道:“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9页)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将自觉的辩证法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呢?或者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并由恩格斯系统阐…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并没有把他的哲学立场称为"辩证唯物主义",而是更倾向于使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一词,认为他和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认为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在布尔什维克的传统里,"辩证唯物主义"被列宁和斯大林确立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的名称。这种名称上的变化反映了对恩格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片面理解。列宁和斯大林认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恩格斯力图对它们进行调解。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接受了黑格尔系统的三大划分,即自然科学进入黑格尔自然哲学的位置、历史科学进入他的精神哲学的位置、在"纯粹的关于思维的理论"中形成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辩证"原理"与黑格尔的逻辑并列地成为真正的哲学。恩格斯认为"纯粹的关于思维的理论"能够把握存在的原理,这样的主张包括如下唯心主义观点,即存在的概念必须限制在我们的经验领域内。恩格斯辩证法的唯物主义特征以培根关于人类知识的实践来源的论述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正聿 《哲学研究》2012,(11):3-10,128
<正>自20世纪以来,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的辩证法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曲解:一是自30年代以来的苏联哲学原理教科书,离开恩格斯对哲学思维的理论自觉,以素朴实在论和直观反映论的经验思维描述和解释恩格斯的辩证法,在相当程度上把辩证法变成了恩格斯尖锐批评的"刻板公式"和"语录词汇";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把恩格斯视为与马克思不同的"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的始作俑者,把恩格斯的辩证法归结为素朴实在论和直观反映论的经验思维,并由此指认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简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在毛泽东的战争观、军事认识论、战略战术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运用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打败国内外反动军队的。在当今高科技战争的条件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对我们克敌制胜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是与马克思齐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和贡献,不仅可以剖析批判那些对恩格斯进行的毁谤言论,而且对于深刻认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辩证过程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在批判旧哲学中对认识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问题讨论之后,一些报刊又陆续发表文章,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问题开展了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谁提出来的? 多年来,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列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但并沒有确立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仍持这种观点。李达在《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中认为,黑格尔第一次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了唯物的改造,把对立统一规律从唯  相似文献   

12.
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她在批判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中阐发出来的。这个理论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有工人阶级的日常斗争理论、革命和改良的辩证法和工会斗争三大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罗莎·卢森堡继承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对工人运动的意义,反对伯恩施坦用改良主义的观点对待工人运动中的以上问题。这些思想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对于当时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她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一部分的思想,对于我们了解波兰工人运动的传统和德国工人运动中左派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思想家们一致认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是人,马克思不反对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人和人性问题,并且认为人是实践的、历史的存在物。人的概念实现了异化、革命、辩证法等术语之间特殊意义的链接与重新整合,“人”在实践派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派在完整和系统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介入南斯拉夫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宗教“外衣”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著中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本文界说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外衣”概念,指出“宗教外衣论”是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总结。其次,本文厘清了“宗教外衣论”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及其基本方法,指出宗教外衣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宗教批判上的重要观点。其三,本文将覆蔽社会的宗教外衣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应用“宗教外衣论”对不同类型宗教外衣进行批判的论述。最后,本文阐明了“宗教外衣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中的地位,以及在当代中国坚持“宗教外衣论”基本思想进行宗教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社会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重建社会"的思想,这不仅具有人的政治解放和全面解放的意义,还具有生态建设的意蕴。"重建社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并超越费尔巴哈,实现社会革命并走向共产主义的重要步骤,也是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理论界在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大多围绕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哲学著作.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时期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在某些同志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似乎恩格斯晚期哲学中忽视或者没有主体性思想.个别同志甚至认为,恩格斯晚期把精力放在自然辩证法和事物本来面目的研究是“深化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背离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学说关注人,恩格斯学说关注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仍然非常重视主体性问题,而且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研究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有助于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说,独立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种虚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为占有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它结成一种明确的关系而进行的斗争史。在谈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显现”概念时,文章说马克思的意思有两方面;一、要把某物理解成为他物的形态;二、要在他物的形态的自我表现运动中去认识它的意义。文章在叙述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之后接着说,在解释历史状况时,马克思几乎是粗暴地使用了辩证法,马克思思想的全部发展特征是:和单纯的还原批判以及和费尔巴哈的基础相比较,活动和生产的因素却始终是愈来愈占居领先地位。文章说,如果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所完成的是精神的反归自身,那么,马克思的劳动中所完成的则是人的人类生成。马克思力图在劳动与辩证法之间建立起相互对立的关系。黑格尔最终想扬弃对象性,而马克思却要证实这种对象性。马克思利用对象化过程重新解释了黑格尔的扬弃过程。他把劳动视为人的生产力量,把辩证法视作抽象思维的否定活动,并把两者对立起来。文章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思想基础的形成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结束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现在系统地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它的最基本的形式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永远保持着生命活力。马克思的内在发展就是黑格尔的“颠倒”和“翻转”。文章最后说,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尝试是否成功了呢?回答是:按照辩证法的最初问题,颠倒辩证法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辩证法是一种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说来是实现不了的。如果我们试图从生存的范围中去把握黑格尔的辩证法所提出的问题,并使之再现的话,那么,马克思则走上了相反的道路。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恰恰又把最拘泥于形式的黑格尔的辩证法规定为一种绝对价值。马克思的这种辩证方法最终是起着一种包含在历史内的形而上学的作用。总之,卡尔·马克思的辩证法并没有什么不考虑它作为整体是如何在他的思维中巩固下来而就可以信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一年多来,国内在深人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同时,逐渐转向对一般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并开始注意军事辩证法理论的应用、军事辩证法思想史和现代科学方法移植于军事辩证法的研究,但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军事辩证法的体系问题。现仅就这方面的情况概述如下:(一)关于军事辩证法体系的逻辑起点一种意见认为,军事辩证法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战斗力。理由是:(1)战斗力是战争中各种矛盾的焦点,它几乎集中着战争中所有的特殊矛盾。(2)战斗力是战争运动中最单纯、最大量、最直接的“存在”,是战争运动最基本的因素。战争敌对双方军事的、经济的、政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与黑格尔对辩证法理解的差异并不仅限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不同,还表现在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念和哲学思想的不同认识上:恩格斯认为亚里士多德哲学属于辩证法,黑格尔却认为亚里士多德哲学属于形而上学。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逻辑延续和当代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问题域和历史逻辑,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断:其一,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方法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密切相关,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分析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的独特视域。其二,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分裂集中体现在辩证法对自然界的适用性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其三,马克思立足资本积累展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批判,《资本论》同时还可以被理解为生态经济学批判。其四,空间的边界乃是福斯特提出的人类安全空间问题,是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思想的推进。其五,在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相处中,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