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作为明代思想的主流 ,好之者不绝 ,而攻之者亦众。批评者经常讥讽王学为禅学 ,这可以说明王学与佛教的关系比较密切。虽然没有人批评王学为道教 ,但在明代“三教合一”的时代洪流中 ,王学与道教还是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此问题来作一探讨。一王学的开山祖师王阳明本人与道教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王阳明曾自称与道教打了三十年的交道 ,《王阳明年谱》中不乏他寻访道士问道的记载 ,他与道教的交往记录明显地要比佛教多得多。王阳明从小就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年谱》记载 ,王阳明十二岁时 ,“与同学生走长安街 ,遇一相士。异之曰…  相似文献   

2.
若水 《中国道教》2004,(2):24-27
明代,道教势力强大,道教空气浓厚,自唐宋而盛的“三教一家”思潮,仍然深刻地促成着明代各宗教流派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明代道教与儒门心学更是相互影响、彼此吸收,从而促进了明代学术和思想的整体深化。道教内丹学向儒家心性学的倾斜,以及儒家心学对道教内丹学的吸取和转化,都彰显出明代道教与心学的互动特性。一、明代正一道的心学意蕴道教自元代中后期起,便逐渐归为以符为主的正一道和以内丹修炼为主的全真道。进入明代,这种格局,更为官方所确认。明统治者偏爱斋醮法术,故正一道颇为受宠。然而与其贵盛相对照的是,正一道对道教的教理、教义…  相似文献   

3.
"文人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文人画将文学、书法、绘画融为一体,强调"士气""逸品",重视笔墨情趣和意境的表达,反映了古代儒生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中国书画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堪称中国绘画艺术史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明永乐以后,武当道教享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它不属中央道官机构——道录司管辖,而是由皇帝直接派遣或任命藩臣、宦官和提点,设置专门机构予以管理。《明史·职官志》对此记载不详,且有讹误。本文以武当山现存的明代碑文和《太和山志》为根据,考证了明代皇帝敕遣湖广藩参提调大岳、钦差宦官提督大岳、钦除提点管理教团等管理制度,阐释了明代武当山各主要管理机构的设置沿革、职责范围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道医集成》是中国道教协会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大型文化工程项目,其实施被列入中国道教协会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道医集成》拟收书800种,约3000万字,旨在全面整理不同历史时期的道教医学文献,为研究、应用道教医学和培养道医人才奠定基础,对于传承发展道教医学思想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道教》杂志为此特开辟道教与中医药栏目,陆续刊登相关文章,介绍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最新进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论鲁迅的道教文化观--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了解道教 ,就无法真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但道教对国民精神和心理的影响 ,消极的方面是主要的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愚昧和落后的方面 ,长期以来对中国国民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形成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 ,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鲁迅的道教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官道是明代道教与皇室政治相互结合,承接国家重大祭祀事务的产物。明代的官道体制是有明一朝最具制度创新性的国家重大礼制,该制度主要奠基于明初太祖、太宗时期,对于我们理解明王朝体国经野的独特立国精神具有很重要意义。目前历史学界、道教研究界均未见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并予以认真探讨。本文重点探讨茅山、齐云山的官道及其所承担的国家祭祀、与明代官道网络的关联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苟波 《中国道教》2004,(3):19-21
道教从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成仙”与“就俗”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来自于外在儒释二教的压力,同时又与道教的修仙观念直接相关。而这种冲突的结果又逐渐使三教互相融受,也最终影响了道教的成仙、修仙思想。明代小说中有关吕洞宾的诸种故事实质上反映了这种道教成仙观念的转化。一、明代小说中吕洞宾形象分析在明代以小说为主体的通俗文学中,吕洞宾无疑是最活跃的道教仙真形象。此期作品中的吕洞宾,已与传统自闭山林,修道而不理俗务的传统神仙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身上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和凡人情趣。另一方面,在他身上又有着宋元道教大…  相似文献   

9.
邢飞在《明代贵州道教简论》中指出贵州道教的中心从以前靠近川渝和湖南地区的播州和思州等地转移到了贵阳,并且认为作为道教中心的贵阳对贵州各地的辐射作用也明显强于从前。本文以明初贵州建省的历史背景入手,分别从播州历史隶属的沿革、道纪司性质辨析及贵阳道纪司对《道藏》的管理、贵州永宁卫道纪司、普定卫道纪司、黎平府道纪司考证及田野调查等方面论述邢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探讨明代贵州道教发展的特点及研究时需要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10.
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服务精神文明建设──从取缔西安八仙宫周围卦摊说起前些时候,困扰西安八仙宫的八仙宫周围的卦摊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依法取缔了,这是一件令道教界欣慰的事,大快人心。去年我们前往八仙宫了解情况,看到八仙宫周围的卦摊很多,大概有60多个,这些...  相似文献   

11.
道教神仙不死信仰,反映了中国古人解决死亡问题的终极理想,可把它看作是我们祖先的"科幻"意识。道教神仙不死具有"魔幻""奇幻"的色彩,但其主要成分还是一种古代"科幻",具有所谓"‘原始’科学的一面",故与中国古代科技结为并蒂莲,命运休戚与共。道教那种把信仰与科技结合起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探险精神,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也是不难寻觅踪影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从古至今,许多道门中人致力于探究天文、地理、历法、养生、医学方面的知识,并且留下了丰富的材料,对于科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说,"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根据  相似文献   

13.
官道是明代道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以往道教研究均未见有人提及。所谓官道是指明代以正一教为主体的新旧符箓派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进入国家政制,承担国家祭祀重任的政治道教集团。官道虽然以正一教为主体,然而又并不等同于正一教,凡是没有进入国家政治体制的正一派也不属于官道。本文对明代官道的称名、缘起及正一真人与官道的关系等予以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郭刚 《中国道教》2006,(1):15-18
在古汉语中,“祭”之义为“祀”,《说文解字》称“祀,祭无巳也”。祭之字义从月(同肉),从又(同手),从示(祀神)。意思是说,用手拿着肉(祭品)献给神明享用。《孝经·士章·疏》的解释是:“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这种解释与《说文解字》的字义训诂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从古  相似文献   

15.
道教神仙不死信仰,反映了中国古人解决死亡问题的终极理想,可把它看作是我们祖先的"科幻"意识。道教神仙不死具有"魔幻""奇幻"的色彩,但其主要成分还是一种古代"科幻",具有所谓"‘原始’科学的一面",故与中国古代科技结为并蒂莲,命运休戚与共。道教那种把信仰与科技结合起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探险精神,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也是不难寻觅踪影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 ,道教中人和我们研究道教的学者 ,都先后收到了一篇寄自浙江金华的文章《病科学》。这篇二千余字的文章 ,以作者理解的道家哲学来批判当代对于“科学”的看法 ,批判科学的功能。这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今天是改革开放的时代 ,文章的作者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各人读了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以同意 ,可以不同意 ,也可以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 ,这些都是个人自由的权利 ,是正常的事。我读了以后 ,也认真想了文章有关的问题。这里 ,我把一些看法说出来 ,向大家请教。第一 ,这是一篇企图以作者理解的“道”的思想来解释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文…  相似文献   

17.
经常有这样的事儿,说话者所说的意思到了听话者那里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类事情常常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记得有一年复天,我领小外甥(当时还不到五岁)出去玩,路上给他买了一支雪糕,他紧着半边吃,另外半边眼看快要掉下来,我急忙说:“你吃雪糕要一边转一边吃”,他一听,也不含糊,一边身于转着囵,一边继续吃那摇摇欲坠的雪糕,看得我忍俊不禁,说,“你要转雪糕,不是转你的身子”,这下他才明白过来。当时想想有点恼他,怎么一点听不值我的意思,事后想来这不失为一种幽默,回来讲给别人听,让大家也乐不可支。这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神祠和道教二者的性质作了比较,尤其是从二者的最高信仰切入,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继而通过考察神祠宗教的最高神,以甲骨文资料结合传世文献,指出殷商的“帝”与周人的“天”之不同,以及周人将二者等同,其对后世深远的影响。最后讨论“道”的宗教化,回答了方仙道是如何脱胎于神祠而借由黄老道形成为道教的问题,认为答案有二:一是道与仙的结合,二是道的神化、宗教崇拜的对象化,是道教形成的最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日本修验道奉能够以咒术役使鬼神的役小角为教祖,强调山岳为灵域,主张通过入山修行来获得非凡的生命体验,故以修验为名。修验道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复合性宗教的特殊性格。本文将道教与修验道置于日本佛教文化视域中,通过对修验道教主役小角事迹的考辨、修验道山岳性格之形成,来研究修验道对道教的借鉴与吸收,由此来展现道教在日本传播方式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对于此论断,学界虽有不同见解,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说明了道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刻影响.而道教的"贵生"思想,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和最有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