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饮食中界定了许多合法与非法的食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又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宗教,禁忌某些饮食除了它的宗教意义外,往往还包含有人们可能一时意识不到的道理。这一点在伊斯兰教显得格外突出。伊斯兰教规定,只有能使人强身养性的洁美食物才属于合法。正如《古兰经》云:“他们问你准许他们吃什么?你说:准许你们吃一切佳美的食物。”(5∶4)这里的“佳美的食物”就是指那些可以强身益智、纯洁心灵、可以培养良好性情的任何食物,反之,则被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经典对食物有严格明确的规定。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民大众,都恪守教规,在饮食上形成了自有的习俗。真主晓谕:“众人哪,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古兰经》2:168)有的古兰经注家解释,食物是指肉类食品而言。合法的食物,是指用正常手段获取的,或者是依教法规定而屠宰的;佳美的,就是清洁可口,有益健康的食物。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在食物选择上,没有明确规定。有的以死物、蛇、鼠、蝎及刺猬为  相似文献   

3.
食用清真食品是所有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和广大穆斯林群众饮食习俗的典型表现。笔者认为,切实保障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清真食品符合伊斯兰教教规、教义中的禁忌规定,既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现,又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以保障的体现。我国各级政府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制定并不断完善对清真食品全面管理的法律规范。一、食用“清真食品”渊源于伊斯兰教经典中对饮食的禁忌规定《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经》中反复规定:你们可以吃安拉赏赐你们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  相似文献   

4.
“克隆”技术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 ,本与穆斯林的饮食禁忌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也可就“克隆”的实验结果来探讨穆斯林禁食猪肉以及凶残禽畜的道理。《古兰经》中规定 :“你们可以吃真主赏赐你们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 ,你们应当感真主的恩惠 ,如果你们只崇拜他。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 ,血液、猪肉 ,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屠宰者。但为势所迫 ,非出自愿 ,且不过分者 ,那末 ,真主确是至赦的 ,确是至慈的。(16:114 -115)《古兰经》作为真主的语言 ,则是超越时代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才能解释和认识真主的全能。《古兰经》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清真食品以其卫生,清洁和制做精美而深受人们喜爱,一般对伊斯兰教了解较少的人,只知道穆斯林不吃猪肉,却不知道这其中更为深刻和广泛的意义。 《古兰经》云:“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5:3)“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2:168)。先知穆罕默德说:“一口不洁,废四十日功修。”虔诚的穆斯林谨遵真主的命令与先知的训诫,对食物的选择极为重视。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饮食篇中从不同角度对清真饮食做了较  相似文献   

6.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7.
上帝是爱     
高欣 《天风》2003,(9):43-43
回想在前一时期“非典”及“洪灾”肆虐,曾令一些人对生命及苦难产生了担忧与恐惧…… 然而,中国的基督徒没有退缩,在上帝的慈爱和眷顾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战胜和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使上帝的荣耀与爱普及万千。 “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 作为基督徒我们能否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基督徒的身份,不以借口直面困难和挫折。通过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与国家、人民爱心相连。事实上,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倡导精诚团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倡导的精诚团结,是以对真主的虔诚和敬畏作为核心理念和思想基础的。真主晓谕:“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3∶103)。又云:“你们的这个民族,确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我是你们的主,故你们应当崇拜我”(21∶92)。穆圣训示:“信士与信士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其各个不同的部分互相加固。”又说:“穆斯林就是让其他穆斯林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上得到安宁的人”。就是这种信仰与现实融为一体,以信仰为现实生活的基…  相似文献   

9.
“鲁侯莫”阿拉伯语“来哈莫”的复数名词,“肉类”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身上的肌肉。进言之,肉类一词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飞禽身上的肌肉。水生动物,普遍用不着屠宰就可以食用。《古兰经》里有“海里的动物和食物,都可以食用,以利于你们和旅客”(5:96)的明文。这里“旅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谕:“因为天地万物,确是真主的”(4:170),“真主是本真理而创造天地的”(6:73),“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10:101)。因此,研究科学是符合《古兰经》精神的。 为使我国穆斯林和世界各国穆斯林能在同一个时间,共同欢度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尤其是斋月的起讫,我们必需搞清公历、农历、伊斯兰教历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相似文献   

11.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0:26—27)上面这两句经文准确地指出了教会牧者的身份:“大”与“首”表明受主重托的身份,“用”与“仆”则指出作为牧者不能像世上的官长那样,以官自居、高高在上、受人服侍,而应效法基督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上一期学习了有关“小净”的知识,我们在这一期学习的内容有:“大净”以及与洁净有关的一些问题。“大净”是阿拉伯语“乌思勒”的意译,原意为洗浴、洗涤,即用洁净的水冲洗全身。《古兰经》云:“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应当洗周身。”(5∶6)根据伊斯兰教教法规定,凡无大  相似文献   

13.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4,(3):1-1
耶稣升天 耶稣与他们一起进食时,吩咐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许,即你们听我所说过的:“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几天以后,你们要因圣神受洗。”他们聚集的时候,就问耶稣说:“主,是此时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吗?”②他回答说:“父以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和日期,不是你们应当知道的;但当圣神降临于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向真主诚意悔罪,你们的主或许免除你们的罪恶,并且使你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66∶8)“讨白”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为:“忏悔”、“悔过自新”。即一个穆斯林当他犯了错误或干了罪恶。应当及时向真主求恕饶向真主真心忏悔,并立即改正  相似文献   

15.
约翰福音15章第7节记着主的话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神对人的话,都是非常肯定的,但人总是会有不肯定的思想存在。救主对我们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以上这些话是多么的肯定,是救主宝贵的应许,不是像一般人的顺口之言。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看月入斋、开斋的两段圣训艾布胡赖勒传述的圣训:穆圣说:“在见到它之后你们封斋,在见到它之后你们开斋。若果它对于你们被遮蒙了,你们把舍而邦月份的天数完全三十日”。欧默尔之子阿卜顿拉传述的圣训:穆圣提到莱麦丹时,他说:“你们不要封斋,直至你们看见新月,你们不要开斋,直至你们看见它。若果它对于你们被遮蒙了,你们定夺它。”艾布胡赖勒和阿卜顿拉是穆圣的两位门弟子。他们所传述的圣训,都是对于封斋、开斋要以看到新  相似文献   

17.
你们来看     
王敏 《天风》2006,(13):2-3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约1:38-39)  相似文献   

18.
经文:林前3:9—20 教会是神的工程。保罗说: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只是这房屋不是普通的房屋,而是神的殿。“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这殿有耶稣基督自己为房角石,为唯一根基,使我们这许多人“靠他联络得合适”(弗2: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的沐浴是与“五功”之一礼拜紧密相联的,也就是说穆斯林在礼拜之前,必须沐浴。沐浴分为大净(乌斯里)和小净(阿布代斯),在无水情况下可用土净。 古兰经和圣训对沐浴均有规定: 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古兰经》5:6)  相似文献   

20.
郭悦荣 《天风》2006,(14):14-15
腓立比书4章4节:“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经文:腓4:4 腓立比书4章4节:“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这节经文是使徒保罗对信徒的勉励,从三方面来认识信徒靠主应有的喜乐。一、因得救恩而喜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