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安启念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思想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一场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者以哲学界为主,也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刊物之一《社会科学与现时代》,为此专门开...  相似文献   

2.
当代俄国哲学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国家教委的派遣,我曾于1988年10月去前苏联的列宁格勒大学(现名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11月学成回国。1994年10月再度赴俄罗斯考察。近些年来俄国哲学界惊人的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择要介绍于下。 1、对过去的反思。前苏联改革一开始就使哲学处于不利的地位。哲学界还未来得及“参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便被冷落了。哲学界对此十分茫然,而且,对从事多年哲学研究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面对危机,哲学界作出的最快的反应是对过去进行反思,对几十年来苏联哲学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构成了这个时期(80年代末)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进入70年代以来,台湾哲学界加强了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研究。研究中,除受台湾官方支持,积极为台湾官方哲学寻求“思想基础”这一值得注意的研究活动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活动,就是近期台湾天主教会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续)安启念三、批评民主派,呼唤新保守主义在俄罗斯,几乎没有人不把实现高度民主视为俄国现代化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被称为民主派的,是指在原苏联改革后崛起的、实质上是在谋求使俄国全盘西化的某些人。在近几年关于俄国现代...  相似文献   

5.
由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苏俄哲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研讨会于7月16日至1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代表就如下几个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一、俄罗斯哲学界的现状 与会同志认为,其主要特点是多元化。许多俄罗斯哲学家虽然不再亮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与苏联时期无异,他们是老一代的哲学家,至今仍占据着俄罗斯哲学界的主要领导岗位。此外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西方现代哲学及俄罗斯传统宗教唯心主义哲学的也大有人在。还  相似文献   

6.
近10—15年来,哲学解释学(释义学)在西方风靡一时,在西方哲学和社会各流派中,它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种情况引起苏联哲学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哲学解释学已经成为苏联哲学界研究和批判的重点对象之一,而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理解’则已成为苏联哲学界进行正面探讨的理论课题。苏联哲学界对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和“理解”问题的关注起始于70年代初。到了70年代中期,一些主要哲学刊物发表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多起来,有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80年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理解”的哲学理论问题进行正面、专题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7—8本之多。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7日到9月28日,根据中俄双方的学术交流计划,我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和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等单位,与俄罗斯哲学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会晤和交流。这次访问主要是围绕着90年代以来俄罗斯哲学的状况和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这两个问题而进行的。一、俄罗...  相似文献   

8.
<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理解,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诸如"实践唯物主义"、"人学"、"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生存论"、"生活哲学",等等。笔者认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揭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真实关  相似文献   

9.
围绕对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哲学的认识,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争论焦点是对苏联哲学的评价。霍鲁日称赞宗教哲学,但对苏联哲学即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其他多数学者否定米丁、尤金等人所代表的官方哲学,同时肯定具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有人提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哲学都是俄罗斯文化与历史的产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争论双方的共同缺点是没有把苏联哲学放到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期,当现象学在德国诞生时,美国哲学界盛行的是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20世纪30年代前后,现象学在德国达到了繁荣时期,并逐渐传播到了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现象学(以及在现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主义、诠释学)已经逐步被美国哲学界接受,并成为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之外的另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学研究存在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学研究存在的困境邹诗鹏(东北师大政治系130024)人学是哲学界近年来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学术界,尤其在年青一代的学子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瞩目。分析起来,这种状况与人学本身所陷入的困境是直接相关的。当前人学研究大体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13.
弗罗洛夫谈俄罗斯哲学研究概况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科学院院士弗罗洛夫1992年12月15日和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介绍了前苏联和俄罗斯哲学研究的概况:本世纪40年代,前苏联哲学界盛行政治哲学。以李森科为代表的一些假马克思主义者,用政治(如无产阶级遗传学、资产阶级遗传学)来干涉自然科学尤其遗传学的研究,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种情况在50年代得到了纠正。随后,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研究自然科学中具有共性、普遍意义的东西,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1994年的世界哲学大会将在莫斯科举行,弗罗洛夫是大会的筹委会主席,这表明前苏联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世界哲学界的重视。8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哲学研究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加强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俄罗斯成立了人的问题研究所,从哲学,生态、文化、遗传和环境、心理、性等方面,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定期出版机关刊物《人》。研究所有一个人的问题研究中心,负责协调各方面的研究。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并非完全一致,如文化选择就不同于自然选择,各方面的专家通过对话,以便建立一种既适合于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述要阮青(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100091)人学是近年来学界的“显学”。“人学热”的出现同当前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挑战有关,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进程中人的问题日益凸现的必然,是中国及世界哲学发展的大趋势。当...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主义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髦”哲学以后,一个时期也激起了台湾哲学界的巨大反响。这集中表现在六十年代后期以及此后一个时期台湾哲学界的两大派别的竞相研究上。近期台湾哲学界有三大派别:一是以吴康、任卓宣、崔载阳、周世辅等台湾官方御用学人为代表的、以台湾哲学会、国父遗教研究会、政治作战学校、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等为基地的官方哲学派。这一派的研究工作是以“心物合一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哲学界流行的“本体论”这一用语,除用来概括其哲学中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內容(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问题的理论)外,也用来概括某一学科、学派、学说对其自身进行本质性规定的理论或观点。1950年,台湾召开过“三民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学术讨论会,60年代末,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哲学本体论”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讨论的缘起,看来主要是考虑了在科学日益发达的条件下哲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但从讨论中首先提出和涉及的哲学本体论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看,可以说是本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一次论战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广东省社联等单位发起并组织的全国第二次苏联哲学讨论会,于1987年5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与会代表普遍认为,80年代,尤其是1985年以来,苏联哲学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和正在出现的许多新理论、新提法和新趋向,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一)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日本京都大学教养部教授、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会代表团秘书长小野信尔和京都大学教养部教授、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团团员滨田启介在成都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四川大学哲学系部分哲学工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日本学者小野信尔主要谈了如下问题: 1、日本哲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哲学界引起兴趣是在二次大战之后,到了六十年代研究的人比较多,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有所减  相似文献   

19.
经济哲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经济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话语之后 ,这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化。如果说 ,1999年以前学界更多地关注经济哲学的学科定位的话 ,那么 ,1999年度国内经济哲学研究则出现了新的进展。突出表现在 ,学界展开了对具体问题的探讨。现将 1999年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  相似文献   

20.
谈论俄罗斯哲学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里,“俄罗斯”和“哲学”的含义都不是自明的。人们首先可能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叫俄国哲学?的确,在很多情况下,俄罗斯就意味着俄国,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谈论俄罗斯时是指作为一个国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俄罗斯,否则,我们将不得不把经常被称为俄国的第一个哲学家的斯科沃罗达(乌克兰族)排除在俄罗斯哲学之外。但是把俄罗斯简单地理解为俄国并非总是一个方便法门,它在避免了一些麻烦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麻烦,因为众所周知,在西方乃至今天的中国最著名的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出生在基辅,而基辅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