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好几年前,《中国青年报》有篇题为《向青年毛泽东学习什么》的文章。该文向公众推介了青年毛泽东不同凡俗的先进思想和行为。其中提及毛泽东曾说过“我即神,神即是我”这句话。当时读来颇为惊诧。今天拜读李申老师的文章《无神论、宗教与道德》时,又一次引发对这句话的深思。“我即神,神即是我”,丝毫没有神化自我的用心。正相反,其目的在于淡化“神”,将人们想像中至高无上的“神”普通  相似文献   

2.
我在本刊去年第三期发表了《精神的试析》一文,提出佛学上所说的“受心所”即感情,“欲心所”即欲望,“思心所”即意志。这是不是牵强比附呢?——我对二者的比配,虽不敢夸耀缁铢悉称,密合无间,却也还看不到有何“牵强”之处。这里,我想依佛学对这三个心所的阐释,联系实际,再作些分析引发,用为前文的补充,对于我们认识自家的精神,或亦能起一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菩提一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得破而放不下(上联)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讲得好而做不来(下联) 这是我过去读过的一幅对联,回忆起来仍深有所感。 一个人经过挫折、遭遇失败、看破一些世事、明白一些道理,不算太难。但若能心甘情愿地放下一个“我”字,却真不容易! 弄懂具体的事理,需要聪明,从根本上觉悟,那是智慧! 前些时我似乎明白了自己“耳不顺”的由来,可是单靠在待人处事时克制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这固然真实不虚,不过这“自知”必须是针对全部的“我”。“我”还要认真在生活中修行,才能得到真智慧。  相似文献   

4.
张九成在二程和谢良佐的基础上提出“仁即是觉,觉即是心,因心生觉,因觉有仁”的思想。以觉为心的本质属性,将心与性(仁)连接起来,一方面解决了仁性从潜在到现实何以可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心(或觉)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心之所以在造化和认识宇宙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完全在于心之“觉”,从而开始了心学的创立。因为以心为本,所以他强调“正心”之学,以唤起时人麻木的心灵。张九成“觉即是心”的思想无疑受到了禅宗的启发,但因此断定其学为禅学却是不恰当的。正确认识张九成的“仁即是觉,觉即是心”思想,对于重新认识心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流感·有感     
计文 《天风》2009,(6):1-1
最近,在一次会议上,我不慎咳嗽了几下。旁人悄问:“怎么了?”我说:“可能感冒了!”谁知他马上拿我开玩笑:“不会猪流感吧?”“不,是人流感,不是猪流感!”我觉得这非得分清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相似文献   

6.
1)新的生物遗传研究 ,比如克隆 ,再次提出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这一棘手问题。您对此的观点是什么 ?您认为 ,“哲学”在这场论争中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伦理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我想我能说的不多。但对于伦理学我倒是可以泛泛地谈一些看法 :它是如何被研究的 ,以及它应该如何被研究。在此我想谈两点。第一 ,伦理学发轫于古希腊时 ,它研究的是道德层面上和社会层面上的优秀品行。不同的美德是优秀品行的不同形式 :从字面意思上讲 ,一个有美德的人是一个社会生活舞台上的优秀表演者。但在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规范莅临之时 ,社会上却出现…  相似文献   

7.
从沪返汴后,是“运气”或应当说是“机遇”。恰巧河大校医院张大夫因患白血病而住进北京某医院进行治疗。在此期间她不仅学练了郭林的新气功治癌功法,而且返校后正准备办郭林新气功学习班,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下了一场“及时雨”。当时由于我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很虚弱,但仍黎明即起,艰难地柱着手杖去学  相似文献   

8.
欣然·无憾     
5月21日下午 ,我在上海。一位江苏的朋友打电话给我 ,哽咽地说 :“朴老没有了!”这时刚过17点。两小时以后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布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在京逝世”的消息。朴老走了!朴老没有了!半个多月以来 ,我在外地经常打电话回京 ,打听朴老在医院的情况。不论得到的消息令我宽慰还是不安 ,都是一种生的联系。正当我刚刚买好22日返京的机票回到家中 ,还不到五分钟就接到了“朴老没有了!”的信息。生的联系就此中断 ,一切关于他个人的消息都成为回忆。这是生死的界限 ,无法回避 ,无法超越。22日我回到北京 ,听到了有关…  相似文献   

9.
“明于天人之分”是苟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所谓分,是区分、区别或界别,它连带着的另一意思指“明”“分”的天、人范域(“份”)。所谓“明”,是内心对天人关系的澈悟,其目的是把天、人范域从幽暗中彰显出来,达到深刻而真正的区分。在苟子看来,“明”“分”实与主体的心性结构密切相关,这即是说只有从心注的了解和修养中才能达到对天人之“分”的根本洞察。因此,心吐论仍然是苛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由此,可以把礼义之统融贯、组织起来。一、明于天人之分与天道的下落在《天论》开篇,苟子就认为“天行有常”①。俞钱释“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十月九日《中国青年报·星期刊》上刊登了许谈同志写的一篇杂文,杂文的题目是《静下心读点书吧》。我读过之后,很有些感触。杂文是从一件真实的事情写起的。“一位青年汗涔涔地来到编辑部,送上一篇小说稿”,“当我知道这位青年是骑自行车从一百公里之外专程赶来时,便连忙接过了这叠厚厚的稿件。看了一页,就发现有很多不该错的错别字,勉强读了十几页后,我抬头看看那双期待的眼睛,说:‘你这稿子,恐怕……’‘不行是不是?’他打断我的话,愤然而起:‘咳,你们这些编辑老爷……’”  相似文献   

11.
雪·梅     
前几天班里组织了一次知识竞赛,学习部让我主持,并帮忙出语文题,我非常高兴,而且使我收获很大,尤其是得了一句非常有道理,又很美的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读着这一句诗。仿佛听见了梅和雪在对话。梅对雪叹息着说:“唉!你说,我要是能和你一样白,那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2.
表达·抽象·归类——关于概念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认识何以产生?概括论的说明遇到了困难。理论不是从有限的观察陈述中合逻辑地推论出来的。概括论是一种既成性的解释,而不是发生论的说明。表达产生抽象。替代对象物的替代物的出现产生了原始的概念。替代物对于对象物属性的分离,使人类能够在思维中独立地运演与把握属性,这是人类建立概念的基础。抽象由此产生与完成。人们按对象物的某一种属性进行归类操作,这即是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在表达产生的抽象替代物的参与下,人类对于制造工具中的“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有了有意识的选择,有了理性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因果关系意识。因果关系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理解与解释的思维框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表达了人们希望事情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振奋精神迈好第一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道业生活中没有迈好第一步的情况是常有的。这时候,是不是就“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了呢?现代青年道人以未学少见受挫,继而以悬梁刺股认真拚习的精神赢得好评。他们以雄辩的事实告诉我们:一步赶不上,并非步步赶不上!这里,首先要总结第一步失利的教训。对于弱者,这一步失利可能是一口毁灭的陷讲;对于强者来说,则是一盏引路的明灯。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  相似文献   

14.
关于道德价值的概念及其层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道德价值的概念及其层次龚群(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1对于“道德价值”的概念,先从概念外延上看,我认为有这样三层内容:一是指道德生活领域里具有正值意义的行为或事物,即是说,道德价值、道德领域里有价值的行为或事物。二是指道德生活领域里一切可以进...  相似文献   

15.
成败·选择     
一人,已到中年,一事无成。一日,他请教一位智者。“你说,你试做过很多事,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智者问。“我想,是不是我的每次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错误的选择,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中年人说。  相似文献   

16.
十分感谢贵刊1991年第10期刊登孙选中先生的《科学与价值研究概述》一文,对我关于科学与价值的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了较高的评价.但是,孙先生似乎没有细看我的文章《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把我的观点“张冠李戴” 了.为了在学术界不致引起误解,我觉得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7.
关于“星座与命运”,我曾对一位不到20岁的海外学子来信中,就他在“好易通”上的八字命评“此人般般事无成,得来即是去之时”而十分苦恼,回过一封信(发表在《科学与无神论》)。最近又有人写信给《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就当前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次我受江苏省佛教协会的委托,从南京到无锡来,传达中国佛教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议精神。昨天已将赵朴初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传达过了。今天,各位又要我来谈谈佛法。但“禅门深似海,佛法大如天。”叫我从何谈起?我想:就照赵朴初会长报告中提出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来讲一讲吧。赵朴初会长说:“我以为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又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  相似文献   

19.
埃里克·霍布斯包姆是一位启蒙人物 :难道不正是他将社会主义定义为18世纪理性主义的最后和最极端的后裔吗 ?[1] 因此 ,如果“现代”、“原始”或者“古代”之间的区别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毫不足怪。[2 ] 然而 ,如果检视他的某些著作 ,特别是 195 9~ 196 9年间论述所谓古老的反叛形式的三部著述 ,我们就可以发觉他的方法由于他对于农民反现代的 (反资本主义的 )抵制和反抗的“原始”运动的兴趣、同情乃至向往———这是他的原话——— ,显然不同于所谓“进步论”的经典。这三部著述即是《原始反叛者》(195 9)、《绿林好汉》(196 9…  相似文献   

20.
传统宗教·新兴宗教·邪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个月来,随着揭批“法轮大法”、“法轮功”政治斗争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这一非法组织的邪恶本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由于报刊上不断出现与宗教知识相关的内容,而国人一般对宗教所知甚少,因而也时常有人向我们这些专门从事宗教研究的学者“讨教”,希望澄清一些认识。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法轮功”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按我的理解,这个问题关涉到两方面的思考:如果认定“法轮功”的“邪教”本性,则不宜将它与正当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与我国的“五大宗教”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无本质联系;而认定“法轮功”是邪教同时又在逻辑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