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引言 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哲学.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而艺术是人类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她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并表示对世界和自身及二者关系的看法.她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表现情感和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相似文献   

2.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庄子和海德格尔都认为自由的生存是以理想和意志对抗现实不合理现象的生存.自然界是人类最原始的栖居场所,人是自然界的延伸,人应该尊重、亲近自然,并且葆有从自然界延伸而来的真实本性.现代社会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海德格尔扬弃了西方近代以来“审美救世”的观点,指出艺术精神正在被审美泛化“扼杀”.庄子虽没有“艺术终结”的困惑,但他也认为矫饰的艺术无法安顿人类的身心.然而,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安顿人类身心的方式仍然具有引导人类达到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张琪 《美与时代》2004,(7):55-57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的诗句既是对艺术的由衷赞美,更是对拥有艺术的人类的由衷赞美. 但是,艺术是怎样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呢?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人类早期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创作"和拥有它们的原始人来说,其主要价值并不在其审美属性而是在其实用功利属性上.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基本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5.
解伟 《美与时代》2005,(11):44-45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及其演唱方法都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基础上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文化、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识的制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和审美心理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艺术还要包括自然这已经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了.但是除此之外,什么还能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对象学术界似乎还并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学者已经将人生纳入美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并没有将其看做审美对象只是从外部看待审美和人生的关系.朱志荣教授认为人生必须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从审美关系入手将其和自然、艺术一起作为审美的三大对象.我们认为,在朱志荣先生的人生美学理论中,展现出人生美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本文就拟对这些可能性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思维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创造思维毫不夸张地可称为是这最美丽花朵的花蕊,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而构成认识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活动的发展史.没有创造性思维,人类就没有创造性活动,也就没有现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瓶画艺术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瓶画所处的历史背景 在人类历史上,陶器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用粘土为原料经工匠艺人手工制作,再经风吹日晒,这种艺术早在人类有文字、文学和宗教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随后,火的采集、运用,人类学会了制作坚硬耐久的陶罐;其后,轮盘的发明,使陶工得以将节奏与旋律注入他的形式观念之中.从此便有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彩陶艺术.大致东西方在没有找到可以耐火烤的颜料之前,陶器的制作流程均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象智力一样,是人类一种高度综合的能力。由于它广泛存在于人类全部活动之中,至今尚没有一个能概括出真正实质、特点、公认而满意的定义。许多研究者是用“倒转法”即从古今众多创造性的业绩成果(又多偏重于科学及艺术成果)中概括出特性、因素、和方法,以对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加深认识理解,并指导培养工作。本文式图直接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原型进行分析、认识,进一步摸索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要的愿望而产生,并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涵盖极广的艺术概念,它的内涵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真实性、含蓄性、创造性的特点.因此,把握这些特点,对我们在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把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加深对民族声乐作品的理解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壁画,是中国渊源流长的民族艺术之林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壁画作为民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为中国人民审美趣味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原始社会,当人类处于茹毛饮血混沌未开的状态时,壁画就开始作...  相似文献   

13.
满族萨满教艺术是萨满教信仰观念的外化形态和表现形式。满族萨满教艺术作为人类进程中的一种思想文化表现,不仅反映着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反映着早期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是我们探索满族先民及后代审美心理的线索之一。在提倡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丰厚资源的今天,如何确保萨满教艺术文化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文章运用文化产业理论论证萨满教艺术文化被产业化的意义,进而论证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8月 2 2~ 2 6日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青岛主办了“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荷、芬、美、日、韩以及中国两岸三地 130多位海内外与会代表 ,围绕审美和艺术教育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知识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 ,人类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以审美和艺术教育为主的人格素质教育 ,就成为一个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人类如何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达到一种审美化生存 ?对此 ,代表们首先就审美和艺术教育的背景、…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本质的问题,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情景之中.在艺术中的风景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生命的张力.从自然中的一隅到艺术中的风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是建筑在人的审美情感丰富化、多样化的基础上的,是人类自觉意识在占据主体性地位后的全面发展,且呈现出新的审美层面.  相似文献   

16.
韩瑜 《美与时代》2014,(4):87-87
“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贾平凹书画作品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其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而触摸到艺术家深层的心理内涵,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对自身所从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开拓新的视觉样式奠定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之魂,是人类发展历史沧桑的见证与积淀。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深远。当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巨大的发展前景是数字动漫技术发展的动力,通过数字动漫技术独特的优势开展宗教文化的艺术设计创新,促进传统文化适应时代性,进行数字媒体转化,利用数字动漫技术与艺术结合对宗教文化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绘画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两大审美体系:西方绘画以再现、摹仿、写实取胜.中国绘画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两者都对人类艺术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9.
爱情一直是艺术表现的对象,而很难成为认识的对象而不认识爱情.人类就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的超代际累积的基础上.进入幸福生存、审美生存.其实人类对爱情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如在我国明代冯梦龙所辑<情史>中便有对传统爱情哲学观念的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音乐欣赏教学是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自然也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围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新的境界。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自信、乐观、健康心理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