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旭光 《美与时代》2007,(10):66-67
颜真卿行草书风对宋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中期书风,更是宋尚意书风的先行.笔者认为,代表宋尚意书风的文人士大夫书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所追求的艺术思想,在颜体中期行草书中已有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其作品是楷书风格的典范。颜书是中国书法审美研究的核心板块之一。但是古今书论中对崇高书风的研究一直语焉不详。因此,引入"崇高"这一西方美学范畴,尝试对崇高的书风进行新的阐释。颜真卿的书法不仅雍容方正,而且体现了崇高的书风与人格。颜书有雄浑之气、正大之象,书风的"尽美"与人格的"尽善"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3.
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米芾,其书风融晋代书风的"萧散简远"与唐代书风的"沉着厚重"于一身,影响深远。米芾一生所书作品颇多,就他的行书作品而言,较为著名的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研山铭》《多景楼帖》等。其中《研山铭》是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的代表作,米芾"入古出新"的书法审美观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另外,米芾将古人的优秀之处集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状态,为其今后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楷书老子道德经卷》,元代,鲜于枢(1246-1301)书,纸本。仅存部分,自“天长地久”始。  相似文献   

5.
宋以后七百年间,理学一直被奉为正统,在理学影响下,对道统学说的尊崇也影响到了书学体系,时人将王羲之奉为书坛正统,与孔子之于儒家地位一般。纵观明代书论能够发现,明代对于王羲之的推崇比元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大环境下,颜真卿仅仅只为书坛主流的一个分支,是以王羲之为主流的书坛分支派系,因此在关注度及影响上并没有十分突出。除此之外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风有较大的差距,在以王羲之书风为主流的明代,颜真卿的不同书风也成为当时一些文人批判的对象。而明末董其昌在道统理念中则以其独特的方式将颜真卿的行书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6.
邢馨月 《美与时代》2023,(3):129-131
《海岳名言》是米芾书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一句更是对后世学书者影响深远。而清代学者倪涛编撰的《六艺之一录》中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即“贵形”与“贵和”。通过借助对《六艺之一录》编纂过程的考辨,证明两种不同表述存在的可能原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贵形”与“贵和”各自的合理之处,以期对米芾的创作思想、以味论书、儒家的中和观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颜真卿作为尽忠之臣,以儒立身,佛道兼修。其书法一生凡三变,最终确立了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典范。对颜真卿的书风演变和思想变化进行探究,并着重强调其书风及书风风格形成原因,论述了其在书法创作上的开拓性贡献,对于当今书法创作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米芾是"宋四家"之一,能书擅画,精于鉴赏,其书法成就,不仅在宋代影响至深,而且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米芾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他如何出古,并对其作品进行研究,探寻米芾书法对后世书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唐代是楷书最繁荣的时期,颜真卿是这时期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是新书体的创作者。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至北齐颜之推入周后,世居京兆万年(陕西西安)。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升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颜真卿书法作品留世非常之多,我们所熟知的《雁塔提名》《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勤礼碑》等,每一个碑帖都是一种风格。书法不断变化的轨  相似文献   

10.
宋朝写字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除了有点儿癫狂外,米芾还有恋物癖加洁癖。不过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是一全才,文词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堪称奇人。  相似文献   

11.
黄君 《法音》1994,(11)
在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是一位占有崇高地位的大家,由于颜氏同时又是一位以忠烈之名垂世的士大夫,他的书法艺术,历来都被偶像化为正太君子而受到崇拜。然而,当我们全面、深入地剖析颜真卿的书法时就会发现,颜书的艺术形象在整体风格的统一性之下却蕴含了极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变化。他的楷书碑刻虽多,“而体制未尝一也,且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故现《中兴颂》则闹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州山坛记》则秀颖超群,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余皆可以类考”(朱文长《续书断》语)。特别…  相似文献   

12.
李思垚 《美与时代》2023,(1):105-107
自古文人士大夫以家国为怀。自宋以降,文人画开始盛行,强调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令中国画审美价值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北宋苏轼、米芾等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上题写诗文,增加画面情趣,南宋赵孟頫更是提倡“以书入画”,使得诗、书、画、印四美相得益彰。及至明代“题款美”更成了普遍风气。宋元是中国画题款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明代绘画题款艺术在宋元影响下更是发展到极致。以宋元绘画题款艺术通过文人画发展而兴盛这一现象为研究背景,解读在其影响下的明代绘画题款艺术。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书法练习指导教学用书将使用分别由欧阳中石、曹宝麟等编著的十一套教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人的楷书碑帖是其主要临摹范本。通过对比四家书法,从技法上看,柳体更适合小学生学习;从版本上看,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頫《三门记》更有优势;从字数上看,颜真卿《多宝塔碑》占有可供临摹学习的字数上之优势;从字体大小上看,首选范本应该是颜真卿《颜勤礼碑》。综合多个层面,柳体书法更加适合作为小学书法学习范本。  相似文献   

14.
邱艳敏 《美与时代》2023,(3):135-137
颜真卿是唐代时期著名的书法艺术家,被誉为书法界贯古通今的楷模。在继承前人创作精髓的基础上,颜真卿还独创了自己端庄宏大、雄伟浑厚的书法风格,展示出其豪迈大气的思想情感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其代表作《裴将军诗帖》更是被誉为颜真卿的怪诞创新之作,得到了后世书法家的一致好评。阐释颜真卿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裴将军诗帖》的艺术风格,探索《裴将军诗帖》及颜真卿书法的审美价值,旨在推动优秀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贺柳 《美与时代》2016,(9):124-126
从长安的《多宝塔碑》到陵县的《东方朔画赞碑》,当我们沉醉于《麻姑仙坛记》凝重之趣时,不仅要感叹颜真卿的书体之广,更要欣慰他为后世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宝贵文化遗产。将其早期和晚期的书法风格进行对比,探究颜真卿风格的转变,其中家世、师承、民间书法、社会状况都是影响其书风转变的重要因素。颜真卿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壮美磅礴的书风,把中国古典美学的见素抱朴、大巧若拙等美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他又在学习前人和古法之中开创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开宗立派,终成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16.
大唐盛世的气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女,生活在唐代的人们更是骄傲非凡,怀素就是其中最为骄傲的一位。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李斯的篆书,有"篆籀"古法之依存。怀素的书法与这些书法用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看出怀素书法中有"篆籀"之气。  相似文献   

17.
自晋代以来,行书创作在宋代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时期,而这次革命的精神内核是“尚意”,作为代表人物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他们在行书创作中的见解有求同存异之处.苏、黄的行书作品饱含人生的顿悟,而米芾的“尚意”之作,则是源于厚积薄发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学古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远山如黛。 如黛的远山下,便是米芾晚年隐居的“墨园”。 “墨园”,又称“山林堂”,它之所以闻名天下,与一个叫“洗砚池”的池塘有关。“洗砚池”原本只是一方普通的池塘,池水清澈,虽无沙鸥翔集,但有锦鳞游泳。米芾少时习字,便在池中洗砚,经年累月,池水成了墨色,甚至岸边的梅树,开出的花竟然也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书法作品中,“情调”通常指的是作品所表现出的氛围和情感状态。观米芾《蜀素帖》,其笔墨端庄整齐,气势磅礴而不失秀丽,用笔潇洒细腻,这不仅展现了米芾深厚的书法思想和文化底蕴,还体现了米芾别样的书法情调,给观者带来了特有的审美艺术感受。米芾的书法思想内蕴,启迪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人。基于此,通过《蜀素帖》研究米芾体现的书法情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佳 《美与时代》2016,(10):128-130
米芾(公元1051-1107年),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其沉着痛快的代表性力作《蜀素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影响。在"尚意"书风思潮为主导的宋代书坛下,米芾以其独特的个性抒发着其书学主张,从而成为宋四家中最具特色的书家。从其生平力作《蜀素帖》的艺术风格、笔墨态势、美学价值和米字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主要赏析以期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米氏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