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个性结构则是个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个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各家各派对个性结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是从各自的基本观点出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是个性结构?个性到底是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个性的实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而且还能为个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个性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国外有关个性结构的几种理论,并加以简要的评述,从而提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人的个性是最复杂的问题,也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的复杂性,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本世纪西方关于个性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流派的产生,关于个性的观点也十分纷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是西方一个新兴心理学派的个性理论,近年来国内渐有所介绍,为了开展我国个性心理的研究,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3.
论个性(上)     
在现代心理学中,个性问题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性的心理学的理论问题已成为普通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纷纷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由于人才预测与职业选择的强大的社会需要,人的个別差异的探索与个性的心理测量,评价以及预断日益引起教育心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家乃至艺术创造心理学家们的高度的关注。现代,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与总结西方的以及苏联的个性的心理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实际需要,从心理学基本理论角度来探  相似文献   

4.
个性的心理结构问题是个性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正确理解个性的本质,而且对于全面认识人的积极能动性和特殊的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的个性心理学呈现了形形色色错误的观点,形成了混乱的和观点不够明确的状态。比如,在西方的个性心理学中,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到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把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或需要、潜能看成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内容,把这些生物性的驱力看作是个性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5.
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与个性的关系的理论探讨,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进个性心理学的发展,因而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苏联的个性心理学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指导思想,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出发,通过对“个体”和“个性”两个概念的明确区分,作为中介转换的对象性活动的进入,和对个性的系统分  相似文献   

6.
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实质上是指动物个性研究。文章首先探讨了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并就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对当代个性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联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个性问题是心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研究个性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摆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机能心理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心理科学紧密地联系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为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服务。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问题的研究还很不重视,这不论是从教学体系、内容、时数的安排上,或是从科学研究的课题范围上都充分地反映出来了,有鉴于此,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同志们扼要地介绍一下现代苏联心理学个性研究的动向,并附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从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来,人的个性就是许多科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自其宣告独立的一百多年来,对个性心理的研究虽有较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决。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论界不少人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对个性问题实现突破。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效果尚不明显,尤其在对个性的哲学内涵的探究上更是如此。本文拟在人们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内涵,以  相似文献   

9.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20年左右,以社会认知理论命名的个性新观点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重新综合趋势的重要反映。这一研究取向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并强调把认知过程看作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在个性心理学领域,沃尔特·米契尔(Walter Mischel)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并做出非凡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该文着重从米契尔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认知原型分类、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出发,详细阐述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并对其个性理论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心理学界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已有不少专论,但对自我意识在个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见到系统论述。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个性结构,对促使个性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也有积极意义。一、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重要内容个性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不少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重要成份。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从佛洛伊德创立他的个性理论算起,有关个性的研究距今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些年中,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十年前,人们对个性的研究还几乎是个空白,仅从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个性理论界便一跃形成如此众多的理论,其发展速度之快,理论分支之多使人难以置信。自佛洛伊德1923年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后,他的完整的个性理论基本确立。佛洛伊德第一个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们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此后的个性理论可以说都是针对精神分析而来的,他们因不能接  相似文献   

12.
心理科学有关个性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运动心理学中更是如此。我国运动心理学与苏联、日本、美国等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有关个性的研究,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要建立我国运动心理学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使之为体育实践服务,不能不认真探讨,研究个性问题。本文试图谈谈运动心理学为开展个性研究的一点构想。  相似文献   

13.
苏联心理学界从七十年代开始,日益重视对个性的研究,可以说,个性问题已成了现代苏联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仅就苏联六十年代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主要个性理论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4.
建设我国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取得实效,当前应抓住一些关键性环节以形成突破,而个性研究则应是其中的重点。这是因为个性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个性在心理学中是一个既古老又年青,既丰富又贫乏的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有对人心理的认识起,就有对人不同个性的认识。无论在哲学、文学、艺术、军事、医学等等方面都有对人不同个性的种种论述,有大量的材料可以发掘和继承;说它年青,是因为在这里时时都有新的命题和观点脱颖而出。许多心理学家在这里表现了他们的才  相似文献   

15.
周冠生 《心理学报》1980,13(4):81-88
近代,国外个性心理学具有不同特色的多方面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个性心理学分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在深究人们的交往活动时,不可能不涉及对个性心理结构的研究。有人说:“个性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遗传药理学致力于揭示人体对外源性物质 (主要是药物 )处置和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 ,从而引入了药理个性的概念[1] 。个性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用来表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与他人不同的精神面貌 ,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 ] 。药理个性抽取了个性概念的核心———与众不同 ,并将其定义在药理学的范畴之内 ,用以表明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性 ,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药理反应特征的总和。所称的药理个性应广义理解 ,既包括个体的药理个性 ,也包括群体 (种族 )的药理个性。1 药理个性的结构特…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个性发展某些特点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是教育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W·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个性结构问题是个性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科学地阐明个性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系统性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从新的视野和方位来透视和剖析个性结构。按照系统性观点,它要体现出结构的多层次,多水平、多维度、多联系、动态发展等特点。我们的分析就是从上面几方面出发对个性结构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Personality:人格还是个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瑜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6,29(2):487-489
Personality在我国心理学中的译名既可谓人格,也可谓个性。这一奇特的现象是中国的特色。文章考察了它们在中国的沿革及personality在西方的原意和演变,分析了其形成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张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