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仁学问题的思考是早期道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以二程高足杨时的仁学思想为核心,分析杨时提出的"求仁之方"的工夫论思想,及其背后蕴含的仁之体用的理论问题。杨时对仁之体用的思考,引发了其与程颐论《西铭》,程颐以"理一分殊"诠释体用关系。另外,杨时"求仁之方"的思想与程颢"识仁"工夫之间的紧张,南宋时期以朱熹、张栻等人察识、涵养的仁说之辨再次提出,成为理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亮在历史观上同朱熹的论战,为时贤所重。但对其思想“过渡阶段”的著作《西铭说》,却少有研究。陈亮一方面汲取了道学以“理一分殊”诠释《西铭》义理的理路,另一方面又持守经验论立场,拒斥道学所构建的道德进路的本体论,向道学以即超越即内在路向诠释“理一分殊”的思想提出挑战。《西铭说》由“以身体之”的角度,视“理一分殊”为整体部分关系,以“定分”思想创造性诠释了“理一分殊”。  相似文献   

3.
<正> 一、“理一分殊”的内在涵义“理一分殊”在宋代新儒家思想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程颐首先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他认为这是张载《西铭》的核心。因为“西铭明理一分殊”,从而得到了程颐的极力推  相似文献   

4.
李浩然 《世界哲学》2023,(1):114-123
杨时与程颐关于《西铭》的讨论在经过“体”与“用”、“理一”与“分殊”两层概念诠释上的演进之后,最终指向了何以在道德普遍性中实现差等这一问题。儒学东传之后,此问题得到了东亚儒者的关注与回应。韩国儒者李退溪把《西铭》视为“求仁”之学,并提出“求仁”的实践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等关系中展开,并由此形成了“亲切求仁”的主张。日本儒者山崎闇斋受容了李退溪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求仁”过程中发挥道德主体自觉的重要性,提出“仁之意思滋味”只能在“亲切处”得以体认的看法。在李退溪和山崎闇斋的这种回应下,东亚儒学之主体性亦随之凝塑。  相似文献   

5.
作为宋明理学最重要的观念之一,"理一分殊"一向受到学界重视。陆世仪关于"理一分殊"的思考在理论思维上对宋明理学作了发展,既扩大了此问题的论域,也深化了其理论内涵。"理一分殊"在陆世仪哲学体系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从根本上沟通了陆世仪理论体系中之本体论、工夫论、心性论等各层面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杨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杨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时是宋明理学南传的重要过渡人物之一,他继承洛学后开出道南学派,对闽学的思想有指导性作用。杨时曾以诚为中心,对《易传》、《中庸》及《孟子》的内容有创新,他根据《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推出"一阴一阳之谓善",进一步指出"善"是"顺性命之理"的本质意蕴;又根据《孟子》"尽心-存心"、"知性-养性"、"知天-事天"说出"知"与"存"的横向意义,配合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的直贯意义,补充孟子未尽之义,与孟子构成一套立体意义。本文以杨时对《易传》、《中庸》及《孟子》的阐释,以探讨杨时的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9.
杨泽 《周易研究》2015,(6):82-88
胡炳文认为:时不仅指时间和时机,而且包括事物当下所处一切具体情况的总和。《周易》的主旨是要让人"知时达变"。能正确认识"时",便可以自然行权而得中。"权"不能滥用,必须以"立"为前提。时—权—中在逻辑上有先后关系,在实践中则是一体的,统称为"时中"。"未发之中"只能通过"时中之中"来显现。"理一"与"分殊"血脉相通,"理一"就在"分殊"之中。  相似文献   

10.
胡炳文认为:时不仅指时间和时机,而且包括事物当下所处一切具体情况的总和。《周易》的主旨是要让人"知时达变"。能正确认识"时",便可以自然行权而得中。"权"不能滥用,必须以"立"为前提。时—权—中在逻辑上有先后关系,在实践中则是一体的,统称为"时中"。"未发之中"只能通过"时中之中"来显现。"理一"与"分殊"血脉相通,"理一"就在"分殊"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由于概念的流动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学界对张载哲学的诠释与评价至今充满争议。这些争议既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问题,也有诠释方法的问题。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与诠释,一如庖丁解牛,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张载哲学,其结构之"理一"不外"意-象-言",其结构之"分殊"则为"太虚-太和-万物"。"一物两体"是其理论构架,"横渠四为"是其精神旨趣,二者共同勾画出了其独特的精神面貌。以《易》为宗、仁体礼用、内圣外王,彰显了其生生之德的大人境界。张载以其哲学结构之恢宏、理论内涵之丰富深刻,而为宋明理学之奠基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罗钦顺对人物之性的理解可以呈现为如下三方面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一个综合:其一,在受气至成形的这一时段气一理一,单就人性而言纯善无恶。其二,成形分殊之后,不同人、物的气质、形象各异,太极显现为不同物的不同分殊之理。不同的人、物虽然道不同,性理有差别,但是当体又都辩证地全具太极,当然,单就人而言此时还有善恶之分。其三,总体而言,这都是自然之理,也即这些有差别的分理又当体就和更广一层的天地之性同一。罗钦顺既用"理一"讲"受气之初",也用它讲"太极",还用它讲"善";既用"分殊"讲"成形之后",也用它讲"分理",还用它讲"恶"。在罗钦顺看来,善恶来自分殊而不是仅仅来自气。而且善恶只是人的事,与物无关,理禀多寡没有意义。朱子学中的理同气异和气异理异两个形式上矛盾的命题亦均被罗钦顺放弃,但其内涵都被融入理一分殊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13.
"理一分殊"这一命题体现出朱熹对同一与差异之辩证关系的思考。从"理一"来看,朱熹反对空谈"理一",而注重辨析"分殊"。因为空谈"理一"会局限于抽象的同一性,这并非天理的真实内涵。天理之中固有地包含着差异性,这个差异性从表面上看是"理一"与"万理""万物"之"分殊",从本体论看则是"太极之理"与"阴阳之理"的"分殊",即"理"自身就具有内在的差异性。有差异的万事万物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秩序结构,这一整体性的秩序结构与它内部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相互界定的关系。同一性在天理作为整体大化流行的统一体层面上,才脱离了自身在开端处的抽象性,最终成为了活生生的、具有实在性的实存。  相似文献   

14.
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古来解释歧义颇多,东汉末荀爽"大归虽同,小事当异"、魏王弼"同于通理,异于职事"、南宋赵汝楳"同于为善,制行则殊"三说大体相近,可以简单化为"理同事异"说。北宋程颐"同于人理之常,异于世俗之失"之"和而不流"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宋元明清易学家多从其说。总体上看,程颐的诠释与《大象》德教修养的主旨最为接近,体现了孔子儒家《易》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在意义上比较接近,"不流"更能体现出君子的人格修养。用"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来诠释"同而异"则于主旨有些疏离。全面来看,"理同事异"说也有其道理,"理事"问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到宋明理学与魏晋玄学在思想脉络上的重要关联。"同而异"不应理解为求同存异,这种现代理解没有古典依据。本于程传的精神,"君子以同而异"可以翻译为"君子因此要和而不流、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5.
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古来解释歧义颇多,东汉末荀爽"大归虽同,小事当异"、魏王弼"同于通理,异于职事"、南宋赵汝楳"同于为善,制行则殊"三说大体相近,可以简单化为"理同事异"说。北宋程颐"同于人理之常,异于世俗之失"之"和而不流"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宋元明清易学家多从其说。总体上看,程颐的诠释与《大象》德教修养的主旨最为接近,体现了孔子儒家《易》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在意义上比较接近,"不流"更能体现出君子的人格修养。用"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来诠释"同而异"则于主旨有些疏离。全面来看,"理同事异"说也有其道理,"理事"问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到宋明理学与魏晋玄学在思想脉络上的重要关联。"同而异"不应理解为求同存异,这种现代理解没有古典依据。本于程传的精神,"君子以同而异"可以翻译为"君子因此要和而不流、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6.
二程兄弟认为,邵雍的先天易学象数模式"无所用于世",与他们自己体贴"天理"以求明体达用的儒学旨趣迥异。他们对邵雍先天易学一边口上赞誉有加,一边却极不认可,甚至视之为术数。与二程兄弟不甚认可邵雍先天易学相比,其门人弟子中却不乏对先天易学非常认可者,如杨时、尹焞以及后期影响力较大的四传弟子朱熹等人。此中,朱熹立足其理一分殊的理气观,调和易学象数与义理,与二程视角不尽相同,但从侧面透出不尽认同二程对先天易学的理解。基于此,本文将考察二程兄弟及其门人对先天易学的两极态度及相关评论,以理解和把握邵雍以后先天易学的流传中所遭遇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程朱派与陆王派是理学内部势同水火的两大学派。这两派的分歧,与理学理论自身的矛盾是直接相关的。本文就两个题目讨论了理学自身矛盾与朱陆分歧的关系。一是"理一分殊"。这是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单从理论上谈论一与殊的统一,也许还比较容易,但要从理学的实践要求上达到二者统一,就很困难,而且势必会导致程朱派与陆王派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二是心与理的关系。心与理是理学的两个基本范畴。总的说来,理学必须承认心与理具有某种统一性,但要合理说明二者统一,特别是要在理学实践中确立二者的统一性,则是十分困难的。在解决二者统一性问题时,极容易形成类似朱陆分歧的矛盾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朱子的"太极"概念静态地说,有造化大源、理之极至、极好至善的含义;动态地说,"太极"概念又呈现为:开始只是一生理本体,即"月印万川",中间"太极"又演化为"类极",即"一实万分",最后,太极又成为"总天地万物之理"的表德或总名。"理一分殊"命题既表现为本体(理体)与现象(气化)之间的"月印万川";又表现为"类极"的"一实万分",即太极本体到宇宙万物之间各种"类极",也就是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一类事物之"类理"和其所包括的所有个体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表现为太极全体和宇宙万物的气质之性的关系,即"理同气异"。"月印万川"、"一实万分"、"理同气异"等"理一分殊"命题,其中所蕴含的"理一",既是本体、类理,即"形上之理",还是"生理"。因此,"理一分殊"既是作为"形上之理"意义上的"理一分殊",同时也是在具体事物中所呈现的生生而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学界关于湛若水与陈白沙思想关联的历史评定大多在"白沙宗子"与"出入有间"之间犹疑不定。本文则另辟蹊径,主要选取湛若水在白沙身后所作对白沙学旨的描述和体现其整体认识的祭文、碑铭等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内在的文本分析以及其间细密关节与具体分殊的扣问,揭示天理之学与自然之旨的互动与融合、继承与创新,从学问主旨与整体精神来把握二人思想的关系。可以看出,湛若水对自身学问归属有着自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对"天理"、"中正"与"自然"的融通在理论上建构起与白沙之学的实质学承,使之接续上孔孟学脉,从而建基于更加广阔深厚的儒学传统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20.
由于宋代杨时《三经义辨》的亡佚,学界一直未能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亦无法讨论其如何驳正王安石《三经新义》。今通过对相关宋元文献的全面梳理,详考各家征引杨时《义辨》的内容,对《三经义辨》进行辑佚,改变了该书无可详考的局面,亦厘清了杨时《三经义辨》的成书及卷数的问题。同时将其与王安石《三经新义》的对应条目展开讨论,揭示其对王安石《新义》的驳正,更进一步发现:杨时《义辨》中有受王学浸染之痕迹,其对王学的打击有限,实际上此书在宋代之影响未如历来宣扬之巨大。以此,对杨时《义辨》及其学术重新作出客观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