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复数的“我们”与被排斥的“他人”之间——美洲的土著与诸人种群体阿马里尔·钱纳迪美洲人种的混杂性在《我们与他人——法国人关于人类多样性的思考》一文中,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出了下述问题:“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对待不属于我们同一群体的人?”[1]对于研究能促...  相似文献   

2.
“保教权”是帝国主义和罗马教廷相互勾结,利用传教进行侵略的一个手段,它的由来很久。四百多年以前,欧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两个强大的殖民国家。它们向世界不发达地区积极扩张侵略势力,进行海盗式的掠夺。一四九二年,西班牙女皇资助一个名叫哥伦布的水手漂洋过海,找到了美洲大陆。当时,葡萄牙根据教皇在十五世纪中叶曾经承认非洲西岸为葡萄牙殖民范围的规定,认  相似文献   

3.
“人之自由,是继生命之后,最为宝贵和最值得珍惜的;因而,也就成为最被人拥护的事业;当涉及到某个人的自由时,应当从有利于自由的角度去作出反应和判断。这个格言同样适用于黑人和印第安人。”──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论文集》1552美洲的黑人我们美洲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非洲大陆对于拉丁美洲文化和人种在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对自己历史中这样一种重要的因素并不熟悉,而甚至是从心态上就不想承认它的存在:这是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欧洲人的心态所导致的种族情结之延续。其实,美洲人文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揭示拉丁美洲文…  相似文献   

4.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近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群豹 《管子学刊》2005,(4):114-115
史学家把公元1840—1919年这一时期,称作中国的近代社会。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两次大的对外战事:一是由英国人发动的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二是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其结果,都以中国人的失败而告终。许多有识之士由此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于是,催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5.
“文革”时,某单位的汽车不幸轧死了一家的小孩。那时虽讲究经济赔偿,但从“阶级感情”观点出发,也得想法抚慰死者家属。偏巧派去的人是个惯会讲“八股”口号的人,他对死者父亲说:“这点苦对咱贫下中农又算得了啥?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展望未来,你一定能够挺直了胸膛!”对方难过了半天,最后讲道:“说啥呢?想想过去,咱有个儿子;看看现在,孩子没了;展望未来……”他哽咽地抹着泪说:“还不是个绝户?过去·现在·未来@江五振  相似文献   

6.
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死亡”、“艺术史结束”、“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呼声,在当代欧美美学界和艺术界越来越高,对中国本土的美学和艺术也开始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空洞口号”既非艺术家也非纯美学家所创,而是肇始于当代美国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的“艺术终结”(THE END OF AR  相似文献   

7.
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对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探险,成为最早科学认识美洲的欧洲人。耶稣会士是“天主教启蒙运动”或“耶稣会人文主义”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和参与者,是殖民地元老级科学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和精神领袖。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伊比利亚美洲启蒙运动未经历欧洲式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体现出明显的宗教与科学二元融合特点。耶稣会伊比利亚美洲科学探险为欧洲殖民开拓了路线,奠定了殖民的知识基础和统治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美洲原初的科学成就渐渐边缘化,欧洲科学文明借助美洲本土知识在美洲大陆形成具有美洲特色的科学文明。天主教亦借助科学在伊比利亚美洲发起了一场宗教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资产阶级的口号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水火不相容的;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彻底擯弃这些口号,而要达些口号就不能不是削弱和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为什么说,“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口号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水火不相容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简略地考察一下“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口号的历史内容和阶级内容。马克思主义者向来承认“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口号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是,又不断在指出了这些口号的极大欺骗性。在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主教》2005,(4):10-11
从1931年起,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进行疯狂侵略,所到之处烧、杀、掠夺、奸淫,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中国广大天主教友和爱国的神职人员义愤填膺,他们遵照福音的教导:“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怀着救国救教的爱国热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同仇敌忾,深恶痛绝,拥护中国  相似文献   

10.
广告定位的心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南方路边多广告,北方路边多口号。”进入90年代,广告联系沟通生产消费,加快商品流通的作用得到国人共识,广告点石成金的效果使人们对它刮目相看。那风起云涌的广告公司、铺天盖地的广告媒体、滚滚而来的广告浪潮把现代人淹没在广告的海洋之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里特有一生动形象的比  相似文献   

11.
论中医“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后发展”亦可称之为中医“后现代化” ,是相对于已经基本现代化的西医而言的。西医这种“先发式”的现代化是在其原有发展基础上自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它几乎与现代科技结伴而行 ,几乎没有遇到来自同类学科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其发展轨迹呈现出循序渐进 ,顺理成章乃至水到渠成的特征。中医的未来发展道路正好相反 ,它已经并且将继续接受西医的强大压力和挑战。墨守陈规 ,不思突破将会死路一条 ,因此中医“后发展”是当前历史背景下的必然抉择。美国学者艾恺指出 :“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 ,而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  相似文献   

12.
梵蒂冈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于10月1日举行“封圣”仪式,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中国政府和人民及中国天主教会对此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  众所周知,在近代史上,天主教的一些外国传教士曾经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参与者和帮凶。这次被梵蒂冈册封的一些人更是在中国土地上奸淫抢掠,为非作歹,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对此,梵蒂冈不仅不表示忏悔,反而要把这些作恶多端的罪人册封为“圣人”,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是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  相似文献   

13.
10月5日上午,我国部分史学家、宗教学专家在京举行座谈,批驳梵蒂冈利用“封圣”反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及中国宗教杂志社等机构的专家学者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主持了座谈会。他说,首都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举行集会,对梵蒂冈10月1日借“封圣”为名,歪曲历史、篡改历史,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辩护、翻案,向中国人民挑衅的行径,表示极大的义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任何人也否定和抹杀不了的。曾经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6,(1):48-48
·日本教会人士呼吁国民悔改道歉,希望中、日、韩教会圣徒们更加彼此相爱近来,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国家右倾主义上涨,军国主义抬头,使日本与亚洲临国关系日益紧张。作为负责调节侵略受害者家庭与日本关系的日本慈善团体“Agape”国际代表Keiko Holmes,此时在横滨大地教会以“和解”为题做了讲话。Keiko说:“日本曾向周边临国犯过滔天大罪,现在政府又美化侵略历史,领导人屡次参拜靖国神社。令人心痛的是,很多日本人对此并不知晓,也漠不关心。作为一名基督徒,我深深向神悔改,也向日本周边国家的人民致以深深的歉意。希望日本人能够悔改自己的罪,向受害者及其家属道歉并与他们和解。”Keiko Holmes曾在日、英两国就战俘交换问题上作出巨大贡献,并因此得到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颁发的OBE(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四等勋章。接着,Agape日本分部代表,小菅启子说,“只有通过真  相似文献   

15.
前言“文革”前夕,在中苏争论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一分为二”这个口号。这和后来提出的“合二而一”成了一对口号。中国哲学界针对它们哪一个是对的,进行了长期争论。结果,持“一分为作者石川贤作是日本爱知学泉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7,(8)
中国基督教协会负责人指出,近来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基督教(新教)进行攻击,把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说成是“政府建立的,用以控制基督教发展的团体”,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是一种恶意的歪曲。 这位负责人指出,“自治、自养、自传”,是在中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过程中,由中国基督教徒自发形成的爱国运动。19世纪,第一个到中国来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随后来的德国传教士郭实腊都为东印度公司服务,参与向中国人贩卖鸦片。马礼逊之子马儒翰与郭实腊参与了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  相似文献   

17.
方宏进:从这个阶段不断披露出来的李洪志的种种育行来看,国内的宗教界人上、新闻媒体包括一些国外新闻媒体,都把“法轮功”与国际上的一些邪教组织做比较。“记轮功”是一个非党非教的非法组织,但它在很多具体的做法匕,比如非法结社、崇拜李洪志一个人、对练功者的精神控制、宣传世界末日之说、对执政府、违反法律等等,都和国际上邪教组织的做法非常接近。自力年代开始,从美洲、业价到欧洲,邪教组织制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仁,特别是世纪之交,都有一些邪教组织兴风作浪。1978年11月18日“人民圣殿教”…  相似文献   

18.
李栋 《天风》2002,(11):8-9
经文:路10:25-37爱神爱人不是空洞的口号,而且两者截然不可分割;爱人就要从爱“邻舍”做起。这是我们通常从耶稣“好撒玛利亚人”故事得出的教育意义。但是耶稣将  相似文献   

19.
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不是认识论的命题“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口号,是认识论命题,还是政治性命题,或者既是认识论命题又是政治性命题?在一些哲学研究者当中,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意见是: (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认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发扬民主的政治口号。持这种意见的论者认为,一个口号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命题,主要是看这个口号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是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对象,与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中国外交部今天发表声明,对梵蒂冈于10月1日举行“封圣”仪式,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表达了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 声明全文如下: 梵蒂冈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于10月1日举行“封圣”仪式,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中国政府和人民及中国天主教会对此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 众所周知,在近代史上,天主教的一些外国传教士曾经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参与者和帮凶。这次被梵蒂冈册封的一些人更是在中国土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