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近年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一进程中,儒家德治思想与治理逻辑有着内在共通之处。儒家倡导的民本、官德、家风、中庸等思想,借助于适宜的转换路径,对当代治理体系的构建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传统观点往往将儒家德治主义局限在对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提出要求,忽略了儒家德治主义的核心是以统治者为表率,进而促进天下百姓的道德修炼。  相似文献   

2.
3.
学术界过于宽泛地理解“道德主义”或“泛道德主义”,如果以此来概括儒家乃至中华文明,则无疑是一种贬损,但这个已被污名化的标签在道德虚无主义时代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价值。道德本乎天,故以道德来评判一切的道德主义,实则道法自然。包括殷海光在内的一些思想家批判儒家的道德主义路向,以之为儒家的弊病,但这些批判不过是现代观念(尤其自由主义)的产物,而为儒家辩护者也因此被“观念绑架”,不敢承认儒家的这种优良特质。道德主义虽有一定的局限,亦不废其伟大。伏尔泰、黑格尔等西方人的毁誉恰好可以从反面佐证这样的事实:古典文明都是道德主义的。中国文化走向道德主义,一是历史因缘,二是圣贤之功,三是道德之于人世的根本意义。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主义正好可以克制现代的原子式个人主义,有助于重建人伦世道和社会共同价值,并进而可能为未来的大同世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良知”?人有“良知”吗?如果有,它又是怎样产生的?人的“良知”是否一样?“良知”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这是儒家“良知”理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些也是我们今天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美学中的"畅神"说,体现了魏晋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无疑是传统美学中自然审美观的真谛,其现代人文价值不可小觑。它能够调动现代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促使现代人自觉地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因而具有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畅神"说的现代人文价值,还在  相似文献   

6.
儒家诚信道德的现代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的信用伦理只能在现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诚信资源 ,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表明 ,以儒家为代表的诚信道德传统作为一种活着的有生命力的伦理传统依然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 ,而且必将成为建构现代信用伦理的根本和主要资源。但是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经济关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儒家的诚信伦理在内涵和外延上都需要转化和扩充 ,将之直接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难免捉襟见肘 ,这也正是时下人们在“人无信不立”的古训面前呼唤诚信的原因所在。儒家的诚信伦理要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儒家慈善伦理的根本是仁,它以爱亲为核心,通过仁政(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同情(仁者爱人),将无血缘关系的百姓、弱者纳入关怀、救济的范围。儒家慈善伦理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产物,在现时代面临新的转型,即由爱亲转化为博爱,将慈善从付之于情感(仁)转化为付之于义务和责任(义)。从个人美德转化为社会公正,从民本主义转化为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合理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文化叙述的基础上,以传统的意义阐释方式和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概要地追溯了以孔子原创模式为核心的中国儒家教育文化传统,在中西比照、古今出入的多向透视间,梳理儒家教育文化的基本理念,解析其现代意义。文章认为,以德主教、智德合一是自孔子以降两千年儒家教育理念系统的核心结构。这种教化传统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主要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实用理性”的典范表达,而且也是人类古代文明构成中一个为多种文化传统所共享的教化方式。在现代社会情势下,理解儒家教育理念的全部关键,在于解读作为其核心的智德理念结构,从中读解出其“智”、“德”内涵的历史意味和现代价值以及其与西方相应观念的内涵和潜力之差异。于此,儒家传统教育理念不仅可以获得较充分的理解,而且有可能成为现代文化和教育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9.
儒家“六天”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天”说是郑玄对周时祭祀制度的一种解释。郑玄依于《周礼》及《春秋纬》,把天分为实体与作用,认为昊天上帝是天的实体,其功用对应于五时而有五个帝。郑玄以为帝就是天,把它们合起来,就有了六个天。王肃把郑玄对周时祭祀的这种解释称之为“六天”,并站在古文学家的立场上对郑玄的解释提出了异议。后儒们则时有附郑、难郑之说,逐渐形成了儒家的“六天”之说。  相似文献   

10.
儒家仁学思想尽管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它包含了许多超越时空的合理内容,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道主义、群体主义、乐观主义、严于律己、笃实躬行、自强进取、重义轻利等七个方面论述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如何实现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发展是一项迫切的命题。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是其进入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将儒家伦理置入现代人的存在境遇,在公共伦理话语背景中对其进行现代存在样式的新诠释。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其一,儒家的入世是一种安身立命;其二,儒家的在世是一种自我圆成的场域。在此,人的日常世界与终极关切合一;其三,同心圆与礼作为儒家式共在的应然方式,蕴含着正向的价值也存在着局限。通过对儒家伦理价值及局限的存在论意义诠释,以期在价值的彰显与闭锁中探寻其在现代社会持守与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传统儒家道德体系的"总纲",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批评。一些人认为,"三纲"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是一种误读。其实,"三纲"体现了儒家"仁义"和"仁爱"的伦理精神,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秩序,其本质内涵是从整体利益出发,体现小我服从大我、个体服从全体、部分服从整体的"抽象理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视野下,应该抛开片面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全面地审视"三纲",从中汲取合理的价值资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儒家“仁”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及作用,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大题目,但统而言之又不过两个大的方面。首先,儒学自身必须有可以现代化的内容,其次,现代社会也应有这方面的需要。因此,发掘整理儒学中一切合理的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诠释,证明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正是我们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当然,儒家文化毕竟是一种过去时代的产物,它与现代社会不适应的方面学界同仁早已作过许多精辟的分析,许多观点笔者亦赞同。下面就儒家“仁”学的现代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8,(5):44-50
18世纪的欧洲哲人视孔子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而20世纪的中国启蒙者则要打倒孔家店。孰是孰非?或者一般而言,儒家与启蒙的关系到底如何?按照康德的说法,启蒙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根据福柯的观点,启蒙则是一种不断追求超越和逾越界限的态度,包括变为不同的自我。在启蒙理念演变的背后,其实是伦理自我转向了审美自我。不同于西方的自我图式,儒家自我带有焦点-区域的特性,且自强不息,可依情境而变。20世纪初,面对国家危机,儒家精神继承者舍身毁家而救国,以特定的启蒙方式谋求民族独立。进入21世纪,面对意义体系重塑的契机,儒家自我应继续启蒙,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顿于现代理念和文明秩序之中,实现儒家精神的再次转化。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将“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解决首先寄托在对大众具有精神感召力、能担当感化人生向上、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使命的圣贤人格造成上。他融合儒家和现代生命哲学思想,对儒家式的圣贤人格进行了理论重构,提出这种人格应具有思想力、能明辨是非,有真性情,为求真理而力行,富有创造力、意志力、宽容心。人格的道德追求已由传统的“至善”转换为“生命流畅”。他结合乡村建设实践,探讨了通过圣贤特质的人格范导功能,影响大众人格境界提高的人格培养模式。就现代人仍需要通过现实的模范体现的理想人格境界作为人生范式和价值取向导引来看,粱漱溟的理论和实践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体现着宇宙生成论、伦理学与人生论的统一。其伦理意义起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既有人文关怀又涵蕴着普遍性与必然性。从尊重生命的人权、维护人权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到坚持人与万物之间的生态平衡观三个层次体现其普世性。这种基于“天民”而自觉的“民胞物与”人伦价值与当今被认同的全球价值观具有基本的共性,可以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之玩以人与对象彼此交感、相互授受以成就为实质,其对象从实物(如玉)扩展到精神体(如《易》之辞占神明理义等)。相应地,玩由身心修养方法,发展为意义丰富的精神生活方式(玩心神明)、认知方法与经典读书法(玩味),从而确定了中国人玩的内涵。通过对玩的考察,既可以窥见古代儒者精神生活之丰富,也可领略其思想世界之深沉。  相似文献   

18.
儒家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儒家在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上,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其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仁生爱物、取物以时、取物不尽。该思想不仅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当代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建构科学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以为当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论“工作伦理”刘德春在儒家伦理与现代化进程关系的研究中,现代新儒家明显地受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学说的启迪。韦伯认为改革后的基督教(即新教或清教)的经济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源泉,藉此在欧洲涌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而其他宗教文化传统如儒...  相似文献   

20.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先秦儒家孝德思想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它发端于夏商,萌芽于西周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孝德思想内容丰富,养亲、敬亲、谏亲、安亲与丧祭等内容自成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当代价值作出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