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学彬 《天风》2001,(12):46-47
最近,拜读了已故沈以藩主教的第二本文集《论坛心声》,读后感受颇多。早在八十年代初,沈以藩主教已经意识到神学思想建设对办好中国教会,对进一步深入推动三自爱国运动有着重要性和指导性。为此,他于1983年写了“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考”一文,之后,于1985年又写了题为“中国教会在神学思考中”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中有关教会处境化问题和对圣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8,(8):F0003-F0003
本刊讯:今年复活节的次日,中国基督敦两会负责同工于2008年3月22日赴上海青浦福寿园踏青扫墓,缅怀吴耀宗先生、郑建业主教、沈以藩主教、李寿葆同工、施如璋同工、陈善祥同工等中国基督教前辈.坚定三自爱国心志。  相似文献   

3.
陈丰盛 《天风》2018,(6):63-63
1988年6月26日,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在沐恩堂为孙彦理、沈以藩举行主教祝圣典礼,这是中国基督教自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之后首次举行的主教祝圣典礼。祝圣典礼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王神荫主教主礼并劝勉,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丁光训主教讲道,参与按手的有王神荫、丁光训、薛平西、毛克忠四位主教与戚庆才、吴高梓、殷继增三位牧师。  相似文献   

4.
曹圣洁 《天风》2004,(8):26-26
沈以藩主教在山东威海海滨意外离世归天,转瞬已经十年。回忆他在1988年在上海被祝圣为主教后常说的一句话——“主教是牧中之牧,仆中之仆”,常感他那忙碌的身影,似仍在我们身边。 沈主教是我在中央神学院的同学。他1948年从金陵大学哲学系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进入中央神学院研究科。在我们那一代的同学、同工中,数他神学造诣最深、英语最好。可是他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  相似文献   

5.
马大 《天风》1994,(10)
我们聚集一堂,为神谦卑的仆人沈以藩主教的一生向神献上感谢。我代表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及其中央委员会,也代表瑞典教会,以沉痛和崇敬的心情,向中国教会和沈主教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出身于几代基督徒家庭的沈以藩是联系过去和将来、国际和国内、教派和合一的桥梁的一位建造者。他参与了中国社会及其宗教生活戏剧性变化的整个过程,经历过痛苦与患难、喜乐  相似文献   

6.
国内新闻     
《天风》2014,(5):60-62
会议活动傅先伟主席带领同工为教会先辈扫墓 傅先伟主席于201 4年3月28日上午,带领基督教全国两会同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同工,以及华东神学院师生约30人前往上海青清福寿园,缅怀安息主怀的吴耀宗先生夫妇,沈以藩主教,陈善祥先生、郑建业主教,罗冠宗先生、李寿葆先生、徐明涵长老等教会先辈,  相似文献   

7.
田雨 《天风》1994,(10)
8月28日下午,上海。 衡山路上国际礼拜堂内人头攒动,国内外基督教同工、同道及各界代表2500余人怀着崇仰、悲痛之情聚集在这里,追思为中国教会建设及神学教育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沈以藩主教。 在追思礼拜开始前,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会见了沈主教家属。 中国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丁光训主教,特地从宁发来了唁电。中国基督教三自副主席罗  相似文献   

8.
孙志蓬 《天风》1995,(8):37-37
我是从同学的来信中,惊悉沈以藩主教猝然而逝的消息的。这段时间来,我时常怀念起与他相见的情景。  相似文献   

9.
我是从同学的来信中,惊悉沈以藩主教猝然而逝的消息的。这段时间来,我时常怀念起与他相见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田雨 《天风》1994,(10)
今年7月,在宁召开了中国神学教育工作会议。记者就目前神学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神学教育委员会主任沈以藩主教,想不到这竟是与他最后一次谈话,现将谈话情况恭录于下。  相似文献   

11.
唁电唁函     
《天风》1994,(10)
沈以藩主教蒙召归天以后,全国基督教两会收到大量唁电唁函。 来自党政部门的有: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等共8份; 国内教会等方面发来的唁电唁函有:全国  相似文献   

12.
当看到今年第三期《天风》上刊登怀念英年去世的贺昌平牧师和邓有德弟兄的二篇文章后,我的心里似乎塞进了一块铅,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记忆的手把我牵拉到1994年8月7日,沈以藩主教突然归回天家,当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一个大“?”,上帝却因此唤醒很多牧长重视栽培年轻的同工。而今天贺昌平、邓有德两位同工在跨出神学院不久,年龄又都只在35岁,相继离世,归回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向广大神长教友泣告,我们敬爱的广州教区叶荫芸主教(圣名若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0年3月13日告别人世,蒙主宠召,安息主怀。在叶主教患病住院期间,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前往医院探望,叶主教病逝后,又立即组织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在省政协就办好叶主教的治丧事宜举行了会议,并成立叶荫芸主教治丧委员会,由省政协副主席陈子彬同志和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蔡体远主教任正副主  相似文献   

14.
今年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中国天主教与中国基督教应“加中友谊”组织的邀请,组成一个联合代表团,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一次世界基督徒神学讨论会。我们代表团成员共11人,天主教方面有傅铁山主教、王子澄神父和我本人,陆薇读教友因病未能成行;基督教方面有丁光训主教、赵复三、江文汉、韩文藻、陈泽民、蒋佩芬、沈以藩等同道。会议以“主召唤作一个新的开端”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事实上这次会议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开端,因为有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基督徒会议这是第一次。其次,会议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上海虹口圣心堂创建于1876年,有115年历史。老堂于十年动乱后期被拆,改建后的的小圣堂于1982年圣诞节开放。 1991年6月9日为耶稣圣心瞻礼日的后主日,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首次光临本堂视察教务并施行坚振圣事。上午8时,金主教为近百名教友举行隆重的坚振礼。礼毕,金主教亲自讲道,阐明圣心敬礼的直谛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天风》2016,(7)
正《系统神学讲义》作者:沈以藩主教本书是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的第一本由内地作者撰写的系统神学著作,也是沈主教生前在华东神学院教授系统神学课程期间所整理的讲义书稿。本书包括从神学的定义、神的本性、启示,到终极论等十个部分,作者用平实而深入浅出的语言,诚恳而有力的论述,使系统神学通俗易懂,又不失深邃的思考;结合社会现实,让神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用健康整全的神学来指导基督徒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郁成才主教(1917-2006),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一个天主教家庭,1946年6月被祝圣为神父。1959年11月,被选圣为江苏海门教区主教。郁主教毕生爱国爱教,奉献于"荣主益人、服务人群"的福音事业。2006年3月18日,敬爱的郁成才主教蒙主宠召,回到天主圣父的怀抱。十年来,每每想起郁主教的音容笑貌,心里就激荡着无尽的哀思。今天,我们回顾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缅怀他爱国爱教的功绩,就是要激励年轻一代的神  相似文献   

18.
安徽芜湖教区张凤藻主教于1990年11月16日来到宣州市水东镇圣母堂,受到皖南各县教友的热烈欢迎。17日张主教接见各地教友,並与他们促膝谈心。18日为圣母主保瞻礼,亦为水东堂主保瞻礼,主教为教友付坚振,这是建堂110年以来第一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沧州(献县)教区侯经文主教于1999年10月23日去廊坊视察教务途中,因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不幸遇难,于当日上午11时,安息主怀,终年七十二岁。侯主教圣名伯多禄,1927年9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留路村,自幼受到热心父母的良好教育。稍长后,先后就读于献县、保定小修院、北京耕革中学、北京大修院,1956年于献县晋锋。后在献县、河间、肃宁等地热心传教,1993年3月18日被祝圣为助理主教,1998年8月就任教区主教。侯主教良善谦和,待人热情。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并带病坚持工作,树立了善牧的光辉形象,深受教区内外广大神长教友…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2月15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天主教首届代表会议上,选出的天主教梅州教区钟全璋首任国籍正权主教,于今年5月7日上午在广东省兴宁县天主堂举行了隆重盛大的祝圣典礼。祝圣钟全璋主教的主礼主教是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代团长、教务委员会代主任、爱国会主席宗怀德主教,襄礼主教是广东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广州教区叶荫芸主教和全国天主教爱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