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为情役     
徐牧 《天风》2006,(20):38-40
我们读圣经阅《天风》和《教材》或者欣赏画展、影展,都是用视觉器官去感知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目的,之后再用心去体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可是我们唱“赞美诗”、“赞美短歌”及其他灵歌,却不能只用眼看看词,看看谱唱会就可以领诗教唱了;实在地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除了要尊重原作外,还要认真学习理解诗词所涵示的神学思想,历史见证,时代背景,信仰真理,道德风尚,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唱好一首诗歌,才能教好、献好诗歌。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创作的《坚固保障歌》(原名《宗教改革战歌》赞美诗新编327首);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74首《新生王歌》;292首《我灵镇静歌》是芬兰作  相似文献   

2.
赞美别人     
正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指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别人的赞美。赞美更容易鼓励人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也不能忘了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因为人生需要赞美。英国喜剧演员卓别林小时候,有一年圣诞节,学校组织合唱团,卓别林落选了,他很沮丧。之后,卓别林在班上背诵了一段喜剧歌词,博得大家的喝彩。老师说:"虽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默的天分。"  相似文献   

3.
马晓春 《天风》2006,(5):40-41
繁琐的家务,琐碎的生活,三姐离我们的神越来越远了。虽然有时她在心里也默念着神的恩典,可她很少灵修亲近神了,很少去参加聚会了,很少唱赞美神的歌曲了。即使是这样,神也没有远离她,没有丢弃她,敬爱的神时时都在誊顾着自己的儿女——  相似文献   

4.
我很喜欢唱《诗篇》第三十四篇,特别是第一节:“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是的,神要求我们对他时时称颂,常常赞美。可是好多时候,我们你颂不起来,赞美不出来,其至认为自己是被神击打苦待了。心里  相似文献   

5.
唱赞美诗可比作灵命的补品,它和祷告、读经、遵行四者互相搭配,成为我们重生以后,灵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是我们与神交往所必须的。唱一首诗,既有神的话——吃粮,又是祷告——呼吸。神所默示的话语——诗篇,既是赞美也是祷告。神何等  相似文献   

6.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7.
庄国民 《天风》2004,(6):42-43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你给我安慰,彷徨时你给我智慧,虽然我不能开口唱一首歌,我却要对你献上真诚敬拜;每时刻你的手牵引我,你慈爱使我开怀。天上的云雀哪!会歌唱的人们啊!你们可愿意代我,歌颂上帝无比之美?我愿用耳倾听,我愿用心共鸣,这发自内心深处最美的声音--哦,主啊,我真爱你!"这首脍炙人口,催人泪下,使人奋进,发自内心深处的心灵之曲是黄美廉姐妹所作。黄美廉姐妹从小患脑瘫后遗症,说话不能自如,手脚不太灵活,然而她却得神的真爱,从她内心深处发出对神的感恩和赞美。这首歌被漳州东坂后堂聋哑人(天音)诗班弟兄姊妹们引吭高歌,而且是在2003年圣诞赞美会上扬声赞美,使全会堂二千多人听后无不为之感动、流泪、深思……  相似文献   

8.
郭克光 《天风》1996,(2):26-27
陈武钦弟兄是我们聚会点教唱诗歌的弟兄。他的音乐造诣非同一般,在教唱诗歌时,从简谱、歌词、节奏、语气感情上,都讲解清楚,引导弟兄姊妹们用灵、用悟性歌唱(林前14:5),心被恩感、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他是我所在聚会点全体弟兄姊妹所喜爱的人。他不但富有艺术才华、音乐恩赐。  相似文献   

9.
徐牧  方恒 《天风》1994,(10)
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神恩赐给人类的美好旋律。我们所信的福音是救恩的生命之道,是活泼的、歌唱的。圣乐工作是教会圣工中的重要部分。唱诗赞美,是我们基督徒向神必献的一种祭物,因为耶和华神创造的宇宙万物都在那里“歌唱”、赞美神的荣耀。辰星歌唱,天使天军歌唱。歌唱与神的作为紧密相连,当救主耶稣基督降生时,天使、天军高声颂扬道:“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这是普天同庆的时日。在旧约圣经中约有五分之  相似文献   

10.
圣乐侍奉     
李建平 《天风》2007,(2):32-34
在基督教漫长的传福音过程中,音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唱诗班的献唱更是在圣乐侍奉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因此,诗班的献唱能否唱出我们对上帝的崇拜,能否“口唱心和”,能否体现上帝的旨意,又能否唱出所有会众对上帝的敬拜和赞美,恐怕只靠一颗虔诚的心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作为一名用音乐侍奉的诗班成员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能力,以及怎样具备这些能力。合唱不同于独唱,合唱需要诗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达到一种共识——即合作。那么合作什么?怎样合作?我国合唱艺术泰斗马革顺教授在他的“合唱学”一书中指出了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徐牧  无为子 《天风》2012,(8):15
无论在神圣庄严肃穆的圣殿中礼拜,还是在聚会点及家庭中团契,只要是颂唱赞美诗,都应该怀着一颗敬畏、感恩的心,口唱心和地赞美上帝,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入境唱诗要进入到诗词的内容和它所创作的环境、意境、处境中,而不是追求高音量的喊唱。例如:奥地利作曲家格吕伯和莫尔神父的名曲《平安夜》唱遍全球,唱出了救主降生时的情景:天使报佳音,天使天军高唱哈利路亚;特别  相似文献   

12.
小芳 《天风》1995,(8):3-4
经文:诗30:4;诗135:1-3 我的心哪。要赞美耶和华。在每一次病愈之时,在每一次软弱得以刚强之际,在经过漫漫的长夜迎来光明的时刻,我们要赞美全能的上帝,因为赞美胜过祭祀。我们的赞美好像那高山上的花朵。在至高处达到神的面前,使上帝因着我们的侍奉而得到满足。我们自己也实在需要赞美,这是操练我们的爱心和敬虔的功课。我们在什么事上赞美上帝,我们在什么事上就得以坚固。虔诚的赞美好像那黎明的第一缕晨曦,划破了我们心里的暗昧,好叫我们的心晓得追求圣洁是多么宝贵,因为只有圣洁的心,才能常常发出赞美。  相似文献   

13.
幸福的天堂     
每当钟声响起的时候,我来到这圣洁美丽的殿堂,诵经文,谢主恩典,唱圣歌,赞美耶稣赐给安宁,圣诞的烛光,正义的太阳,日夜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说的好:“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际关系中,称赞和赞许也是必要的,正如油滑对轮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轮子转得快。”可见,赞美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 心理学家阿拉森实验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那些在心理上能给自已带来欢乐的人,喜欢那些同样也喜欢我们自己的人。这是心理上的相悦性在起作用。相悦性就是人际间情感上的相互接纳、肯定和接触上的频繁接近。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首先学会赞美别人,因为赞美是交际中产生相悦性常用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赞美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赞美的大能     
周道军 《天风》2007,(7):42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为我们所遇的困苦赞美神,让我们在神的丰盛中体会——赞美是祷告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感谢赞美神。无论在我们看来是好事或者坏事。如果不是神的许可,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雅各书1章2至4节中写道:“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练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相似文献   

16.
白有华 《天风》2005,(10):24-25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向耶和华唱新歌,在圣民的会中赞美他”(诗149∶1)。“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13∶15)。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日隆重,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了打造楚雄、介绍楚雄,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推向市场;为迎接川、黔、赣、滇四省十七地、州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能唱     
黄美廉 《天风》2011,(2):51-51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 你给我安慰彷徨时  相似文献   

18.
佛教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下大家都很忙的情境下,我们做人应该有点禅的心胸、佛的境地,使我们的人生,赋予更多的灵气和思想.因为佛的思想和智慧,是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 善于调心是智慧 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果我们能去提炼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那就是智慧了.所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用心的人.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6,(3)
正"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在基督教的崇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唱诗。从圣经时代至今,唱诗在基督徒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我们仍然在教会参与崇拜,依旧会唱诗,但是好像越唱越没有味道,找不到以前那种感觉了。今年假期,我回到家乡教会参与崇拜,看到会众唱诗的现状,不得不让我再次反思:  相似文献   

20.
颂恩 《天风》2000,(12)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 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中勉励基督徒,要常为各样的事感谢父神,用诗歌、颂词、灵歌互相激励,一同赞美主。不单用口唱,心里还要有共鸣。这段话之前,保罗特别提醒了一句:“要被圣灵充满。”被圣灵充满,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